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皮海洲:保证客观公正性 经济学家应该远离独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 09:40 新浪财经

  皮海洲

  新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第10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我不赞成经济学家大量担任独立董事”。成思危认为,经济学家本身不是搞企业管理的,所以面上的东西能说,具体企业的猫腻看不出来。为此,成思危建议股市应该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出任独立董事。

  笔者非常赞成成思危的观点。笔者以为,成思危不赞成经济学家大量担任独立董事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笔者进一步认为,经济学家不仅不应该大量担任独立董事,而且根本就不适合担任独立董事。

  众所周知,经济学家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经济学家们可以说是内行。但独立董事所要负责的是企业里的一些具体事务,这一方面的事情,显然不是经济学家们的长处所在。这正如成思危所说的,经济学家“面上的东西能说,具体企业的猫腻看不出来。”因此,经济学家出任独董,不仅不是扬长避短,相反却是在“扬短避长”。岂不说经济学家的这种做法能否履行一个独立董事应尽的责任,就从其经济学家的本职工作来说,这也是不利于他们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与研究的,不利于他们认真做学问的。

  也许有人认为,经济学家出任独董,可以利用自己之所长,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这种说法固然有道理,但错就错在经济学家在企业里出任错了角色,他们应该出任的是企业发展的顾问,而不是独董。因为独董有独董的职责,特别是要承担起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任来。因此,作为经济学家来说,即便他为企业的发展献出了再多的计谋,但只要他没有履行起独董之职责,那么他就是不称职的。而且,这也进一步表明经济学家是不宜出任独董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目前上市公司的独董队伍中,经济学家占据了相当的人数。曾经有调查表明,有43.5%的独董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这么多的经济学家在上市公司里担当着独董之职,如果他们都称职的话,那么这上市公司就都该自觉地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了。可现实是,上市公司在损害投资者利益方面丝毫没有收敛之处,甚至变本加厉起来,这能说这些担当着独董之职的经济学家们尽到了自己该尽的责任了吗?

  不仅如此,经济学家出任独董之后,不仅不能为中小投资者说话,相反倒成了大股东的代言人。加之经济学家们特别的社会地位,以至经济学家们为大股东的代言很容易造成对高层决策的误导。正如成思危所分析的那样,独立董事确实有一些毛病,一个独立董事的聘请,都是大股东请的,请的是好朋友或支持他的人,就容易站在大股东一边说话。而经济学家出任独立董事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毕竟经济学家出任独董是大股东们请来的,其目的无非是想为自己脸上渡渡金,撑撑门面罢了,压根儿就没想过让你监督来着。加上还存在着利益的诱惑,上市公司付给经济学家们的津贴远超出一般的独立董事。如此一来,这些经济学家们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大股东的代言人了。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经济学家们的社会形象,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论有可能误导社会,误导决策层,以至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也正因如此,为了保证经济学家的客观公正性,也为了独立董事能够切实地承担起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重任来,笔者认为,经济学家应远离独立董事行业,以不担任企业的独董为宜。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0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