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金入市当细思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4日 20:25 新经济导刊 | |||||||||
2005年12月份,央行发文原则上允许银行购买企业债。2005年修改的《证券法》,也已经摒弃了“禁止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的表述,代之以“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禁止违规资金入市”。 今年1月7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一方面金融系统有钱,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没有钱,中间的通道肯定有不通畅的地方,应该有一部分资金流到资本市场上。颇为引人注意
从政策面来说,银行资金入市限制的篱笆正在被逐渐拆除。但是,在笔者看来,放闸银行资金入市当细细思量。 于银行而言,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普遍严重过剩,国内银行吸收存款太多演变成困境,工行到去年年底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仅为56%,没有贷出的资金大量投向债券投资等交易类的资产,整个银行业都是如此。而银行资金的过剩,向股市寻求出路,并不是一个稳妥的办法。 从历史经验来看,银行资金、国企资金在股市上进进出出,教训深刻。再者,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公益性质,作为“百姓的银行”,有责任也有义务保障老百姓“钱袋子”的安全。如果银行资金放开口子入市,如何来控制风险? 于上市公司而言,银行的证券业务利润最终还是要来源于上市公司的利润,上市公司业绩已接连恶化,表现出整体下滑的态势,而且下滑速度有越来越快的趋势,显然中国经济的活力不可能来自于垃圾股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 再者,银行与上市公司关系密切之后,很可能衍生大量的关联交易,这将为银行的正常经营管理带来大量风险。从目前中国股市的情况上看,我们显然难以看到这样一个合理配置资源的环境。一个没有法制化、市场化、秩序化的证券市场,一个没有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的证券市场,一个资源并没有有效配置的资本市场,对银行资金来说,无疑解决不了银行存款资金富余的“流动性过剩”,而很可能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于市场环境而言,中国股市目前仍旧以投机力量占主导地位,投机性强,一旦银行资金在股票价格上遭受巨大损失,将遭受股票严重缩水的困扰。况且,没有具有避险性的做空机制,只有买进才能赚钱,股票市场定价也不尽合理,都为银行资金入市埋下障碍。 目前市场人士最企盼的资金来源,无非是银行资金、国企资金、上市公司资金及游资,而这几方面多涉及政策动向,在银行资金入市、国企资金入市这一政策上,证券监管与国有商业银行的重量级人士鼓动银行资金入市的思维,仍将摆脱不掉尴尬的“一放就热,一热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的监管困境。其实,中国股市一时的低迷其实并不可怕,但如果急于改变低迷局势而匆忙放开银行资金入市,仍救不出一个健康的、具有投资价值的股市,一个秩序井然、健康规范的股票市场,那才真正可怕。管理当局对银行资金入市,务必当细细思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