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余丰慧:金融股权外卖盲目跟风不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14:20 证券时报

  余丰慧

  到目前为止,18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30亿美元。其中对国有银行,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投资建行54.6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行36.75亿美元;对股份制银行,亚行、花旗和汇丰银行等投资了交通、光大、民生、兴业、浦发、深发以及筹建中的渤海银行,投资额为26亿美元;对城市商
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荷兰国际集团、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等投资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以及西安市、济南市、杭州市和南充市商业银行,投资额为12亿美元。中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构想,起步很好。

  笔者认为,中资商业银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目的,在于增加资本金,改变股权结构,引进海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获得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技术和网络支持,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

竞争力,最终实现中外资银行“双赢”。但是,面对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汹涌而来,面对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进海外商业银行购买股权,“商业银行是否被贱卖”了的质疑声也不断涌现。质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国有银行股权出售估价过低;第二,出售股权给战略投资者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例如:三家境外投资者以36亿美元购进工行10%的股份,工行股权的溢价约在16%;而中行和建行出售股权的溢价分别约在10%和17%。由于是上市前入股,所以所谓溢价是针对净资产而言的。贱卖之意在于,这个溢价还不够高。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正在‘出卖’整个银行业。外资总共花了多少钱?可以说非常之少!100亿美元换来国内三大国有商业银行10%-15%的股权,这简直会成为世界银行界的历史性事件!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我们还在求着把股权卖给别人!而这种毫无顾忌的渴望正迫使国外各投资银行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态度压低价格。”笔者相信,如果不切实处理好  这个问题,类似的质疑声会越来越多。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近日表示,中国银行业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应该是注重长期利益、与所入股银行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只有坚持五项原则、符合五个标准,才是合格的战略投资者。这五项原则是:一是要保持国家对大型银行的绝对控股;二是中外双方应按市场原则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三是为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四是投资入股中资银行一般应当是大型金融机构;五是要坚持严格的资格审查,并跟踪和评估实际效果。五个标准是: 一是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二是股权持有期在三年以上;三是派驻董事;四是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超过两家;五是技术和网络支持。

  这五项原则和标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进一步明确了中资银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总体要求,必将成为今后我国银行业引进海外投资者的指导方针。同时,笔者认为,当前还必须注意到几个具体、细节问题。首先,不要跟风、不要赶时髦。中国目前跟风现象很严重,一旦出现跟风现象,国家利益和原则就会被放置脑后。特别是在中资银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上切不可跟风、赶时髦,否则,就是在拿国家、人民利益开玩笑。其次,必须根据市场化原则和行为,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谈判,坚决避免“拉郎配”和一味妥协、让步、削价。再次,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能仅仅限于国外,应该给国内投资者和国内优秀银行以同样的机会和待遇。比如,管理比较好的招商银行就应该允许其投资入股于国有商业银行,一些大企业和资金实力雄厚的私人投资者应该逐步允许其投资入股银行业。在这上面,海外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应该是同等待遇。

  总之,中资银行是否被贱卖,必须引起高度关注。金融股权出售浪潮值得警惕!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