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股市政策厚积终将薄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12:10 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万鹏 2004年2月,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制度攻坚战正式打响。 一年半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包括证监会、保监会、国资委、人民
一 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践表明,每一次认识上的新突破,都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资本市场有多重要?资本市场到底应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在这两个事关资本市场前途的重大问题上,市场曾几度陷入迷茫。 在资本市场建立初期,就遭遇了“姓资姓社”之争,证券市场面临随时关闭的危险。直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这个结才得以解开,资本市场也因此获得了第一次大发展的空间。 2001年来,围绕股市有无泡沫、是否应该推倒重来的争论,客观上也使得不少人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和发展资本市场的紧迫性产生了怀疑。对此,《国九条》则给予了明确的、令人振奋的回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94个字的突出篇幅规划资本市场发展。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再次表示:“我虽然很少就股市发表意见,但我却每天关心着股市的行情。”而今年6月,温总理在南开大学视察期间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资本市场。”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半年之中,国务院总理三次公开论及资本市场,充分肯定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开证券市场之先例,不仅表明了高层对发展证券市场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高层对证券市场现状的密切关注。 二 除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各项政策的迅速落实,还离不开有关部门统一思想,通力合作。 以难度最大、涉及部门最多的股权分置改革为例,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各级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及大力支持,确保了股改工作的初战告捷。 股改启动伊始,证监会、国资委就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改革试点工作的平稳推进提供有力支持。在极为敏感的对价支付上,国资委更是两度突破了净资产的底线,深圳市国资委还以政府信用为农产品股改工作保驾护航。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联手出台了关于股权分置试点改革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股改中因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而发生的股权转让,暂免征收印花税,因支付对价而支付的股份、现金等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就股改涉及的外资股东股权转让事宜,商务部也以采取了变通的做法,侧面配合。 而第二批试点以来,上海、重庆、辽宁、广东等地的地方政府加紧了股改的部署和动员工作,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划定了股改的时间表。 权威人士认为,在这一事关资本市场发展大计、事关国民经济战略部署的重大决策上,全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的落实,更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三 在这场制度攻坚战中,有关方面迅速成立了六个专题工作小组,逐一落实《国九条》。从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来看,成效显著。 在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方面,《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稿)相继出台,央行再贷款、向券商注资都已紧罗密鼓地展开。在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方面,印花税、红利税双双下调,券商营业税也已获得优惠。在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方面,保险资金、企业年金都已获准入市,社保基金再度追加投资,银行系基金公司业已闪亮登场,基金公司抵押贷款、养老基金入市也已被提上议程。 在债券市场建设方面,国债买断式回购、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间债市金融债发行、远期交易、企业短期融资券等新的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在完善QFII试点方面,QFII投资额度不断增加,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在股权分置改革方面,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内,股改取得重大突破,并即将全面铺开。 此外,新股询价制度赋予了机构投资者新股定价的权力;分类表决制度赋予了流通股东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的否决权,作为股权分置全面解决前的过渡性措施,有效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利;强制分红政策将上市公司再融资与现金分红挂钩,提升了市场的投资价值;股份回购制度则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维护市场稳定;证券投资保护基金的设立,为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无疑是最为关键的。然而,做出这样一个重要决策也绝不是偶然的,与历次政策救市的“权宜之计”更不可同日而语。 业内人士指出,从长远来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增强我国经济自主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工具,也是满足公众和各类机构的投资需求、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历史证明,缺乏资本市场有效支持的经济体缺乏弹性,也很脆弱;资本市场能推动产业实现迅速地转型,资本市场的重新定位将推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指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一个能够高效率配置金融资源、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如果说中国的银行体系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的话,那么,随着中国经济体系的市场化,许多现实的金融需求在当前的银行体系中是不能得到满足的。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此外,中国经济运行中资本利用效率的低下,现实地提出了要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的要求。 五 前一段时间,市场中出现了一种短视的论调———简单的以股指的涨跌来看待政策的成败、评判政策的效力,而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论调无疑是极为狭隘的。 这一年半来,投资者不难看到,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已取得显著而积极的变化: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铺开及最终解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更趋于一致,大股东融资饥渴症得到有效遏制,股票市场的定价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均将逐步恢复;伴随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质量将明显提高,证券市场的基石将更加稳固,投资环境也将进一步净化;伴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逐步壮大,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将得到显著改观…… 上述已经落实的各项政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据权威人士透露,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在内的三个指导性文件已制订完毕,有望在近期颁布施行。在制订政策过程中,有关部门充分考虑了“治病”与“救人”的关系,“对于既有利于市场长远发展,又有利于当前市场稳定的措施就要加紧实施。” 近一个月以来,政策面、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也逐步获得了市场的认同,股指在千点关口悄然止步,并逐浪攀升,中国石化、长江电力、宝钢股份、招商银行等大盘蓝筹股力挽狂澜,市场信心迅速恢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党中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各项制度安排高屋建瓴,这些制度必将厚积薄发,引导中国证券市场走向繁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