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顾雏军失去人身自由 > 正文
 

骂声中旁观顾雏军事件 郎咸平也独自失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0:51 新浪财经

  熊奕

  科龙事发,顾雏军落马。这边厢,由于“采取虚增收入、少计费用等多种手段,虚增利润,导致该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科龙几位高管已被刑事拘留;那边厢,时隔大半年的“郎顾之争”的冷饭再次被炒热,“主流经济学家”“集体失语”这两个去年火了一把的词汇又飞满了各大媒体。

  有趣的是,不仅仅是主流经济学家“集体失语”了,朗咸平也“独自失语”了。科龙事发后至今为止,朗给外界只扔下了一句“自己不方便对此事发表看法”便没了下文。顾在焦头烂额,张维迎只说“我不太熟”,朗也不发表看法,朗顾之争的主角们都不参加讨论了,只有我们这帮大众们一边欢呼着一边往当年给主流经济学家们做好的棺材上又钉了一排钉子:法律出手了,正义伸张了,老顾倒台了,人民胜利了,又可以往“挺顾”的落水狗们身上抡棒子了。于是,一场如去年一般腥风血雨眼看又要推向高潮。

  幸运的是,这一次冷静的人要多一些。如田禾在“庶民的胜利还是悲哀 顾雏军符号意义的玩笑”一文中所言,在郎顾之争中,单纯的学术研讨因顾之事件而被简单的划分为所谓“挺顾派”与“倒顾派”。郎顾事件中所涉及的问题范围甚广,简单的区分一下,“国近民退”或是“民进国退”是第一个问题,是否采用MBO方式来“民进国退”是第二个问题,顾的收购与资金运作手法是第三个问题,顾的数字游戏和假账问题是第四个问题。应当说,国退民进与MBO没有必然联系,MBO与顾雏军的资本运作也没有必然联系;这里面任何两个问题之间都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然而从一开始这四个问题就被串成了一串。朗的事实根据是科龙以及顾雏军资本收购的各大企业的收购过程与扭亏报告存在问题,而郎的观点是应当“国进民退”而非“民进国退”。

  可以想见,郎会获得大量支持。一方面,关于顾雏军争议和疑点一直存在;另一方面,千千万万目睹或亲身经历了国企改革的人们,在这股改革洪流中被推向市场而境况并没有往好的方向转变的人们,自然而然的会站到“倒顾”一边。这时经济学家们坐不住了。顾雏军是如何收购的,扭亏的帐是如何算的,经济学并不那么关心;但是当矛盾扩大到“民进国退”这一他们十数年来坚信并且努力宣扬的理念的时候,他们也不能保持冷静了。因此有了张的一番“善待民营企业家”的著名言论,也有了抨击声一片。

  这种捆绑的争论进行下去,最后只能演化为骂场,理由是双方都理智的时候就讨论不到一起去,因为讨论的不是同一个问题。是时候把这些问题区分开来了。后两个问题已成基本定论,没有再论的必要;更为关键并且对今后影响更大的是前两个问题。

  到底该“民进国退”还是“国进民退”?对于大部分行业,经济学所给的答案都是前者。国企的经营者们或许不能决定自己在职位上的报酬多少,但是否好好地尽职尽责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而后果则是由整个企业乃至国家承担的。与其相信经营者的个人道德,不如让切身利益驱使他们努力干活,这是经济学的逻辑。但是在中国的改革,却也不仅仅是因为大家相信这个逻辑:国家并不是想要把国企交给民间,而是在渐进的改革与市场浪潮中,国企的担子越来越重,背负不起了,只好交给民间。逻辑上,经济学的逻辑并没有错;事实上,市场的洪流推进了二十年后的今天,要逆流而上已成不可能。

  国进民退的改革该用何种方法?对于已经被叫停的MBO,只能说几句关于它生前的闲话了。褚时健的悲剧让之后的国企经营者们的待遇开始得到关注,之前的又该怎么算?MBO或许是一个方法。毕竟,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然而这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方法。顾事件及类似事件说明,多年的改革让不少人练成了敏锐的嗅觉,MBO中的漏洞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机会。最后的路也被封死,应有所得而未得的前人们只好感叹生不逢时吧。至于替代的方法,各种兼并收购,WBO,或是正在进行中的股改,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是在这么多的国企的改革中,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国有资产这一块算不清道不明的肥肉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想着要分一杯羹。例如最近又有传闻,股改出现贿赂大股东牟取赞成票的现象。道路漫长,我们拭目以待。

  顾雏军事件时隔大半年的两次大讨论,除了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影响之外,讨论的环境不得不让人悲观。我们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猜度别人的行为的,所以我们有怀疑郎咸平动机不纯的,也有怀疑主流经济学家们有幕后行为的。这些都可以,但是如果让这些怀疑成为讨论的主体,让嘴巴和声带驱动大脑,那么一场所谓的讨论除了口水,谩骂和板砖,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爱问(iAsk.com)郎咸平 相关网页约288,679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