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小股东集体脱手 上海国际再度增持浦发银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陈恳;实习记者 邹靓 上海报道 仿佛一场戏。 股改前夜,花旗增持前夕,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600000.SH)股权再次变动。
2月27日,浦发再次公告,有19家小股东的股权易手。 此举距离第一次转让仅有30多天。 两次转让前赴后继,中小股东集体“出走”,政府调控之手隐约可见。但是,第二次转让并不能全部归结于政府“点拨”,而是部分的市场操作,两次转让的意义迥然不同。 火线转让 根据公告,此次有19家股东转让股份,其中包括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16家企业把股份转让给上海国际集团(下称“上海国际”),上海国际直接持有24.992%。包括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等3家公司把股份全部转让给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国投”),上国投持有8.903%。 而上海国际持有上国投66.33%的股份,为上国投的控股股东。转让完成之后,上海国际将直接和间接持有浦发33.8950%的股份,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已经绝对稳固。 经过股改对价(10送3),上海国际的直接持股比例仍然高达22.755%,加上上国投间接持有的8.104%(稀释之后的股份)。这样即使花旗在股改完成之后入股19.9%,上海国际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至此,花旗、浦发话语权之争暂划一个句号。 浦发董事会秘书沈思称,花旗增持之后,按照协议,将派出一位副行长级别的高管。同时也不排除派遣部门负责人等中层干部的可能性。 而对于此次转让股份的中小股东而言,赶在股改之前集体出走,显然是为了规避可能长达12个月的禁售期,实现“胜利大逃亡”。 转手幕后 但是,话语权之争似乎并不能解释众多小股东集体“出走”的全部原因。 实际上,早在1月18日的第一次股份转让完成之后,上海国际持有浦发法人股的20.81%,加之上国投(持有8.1%)间接持有的股份,已居第一大股东的交椅。 不过,上海国际仍然担心。 支付对价之后,上海国际持有20.79%,上国投持有8.09%。一上市公司的知情人士称,为了避免对价风险,保证上海国际集团稳坐大股东的头把交椅,具有国资背景的众多企业在股改方案出台之前“湊巧”般向上海国际转让全部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两次集体“出走”的均是上海本地的国有企业或者国资控制的企业。 不过,第二次转手,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前述人士称,浦发股改的计划在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征求意见时,部分中小股东就萌生退意。原因或因为投资组合调整,或因为本身业绩的压力,支付对价存在一定的难度,希望提前变现。上海国际也为保证控股优势,希望增持股份。 如此一拍即合。 价格之迷 一家上市公司的人士称,转让浦发股份对该公司而言也是利大于弊。该公司所持有的非流通股虽然数量不多,但支付对价依然需要一定的成本。加之该公司上一年度的业绩并不理想,转让浦发股份,可实现利润7000多万,对2006年业绩将是一剂定心丸。 而转让价格方面,各方都保持缄默。上海烟草公司投资处郭处长说是机密,无可奉告。记者辗转从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处获悉,转让价格统一为5.5元。他告诉记者,这一价格尽管比市场价格11元至12元低,但已经远远超过该公司的成本。该公司为浦发的发起股东,原来以1元一股的价格持有1000万股,后经过配送,持有1500万股,加上历年的分红,早已收回成本,而此次以5.5元的价格卖出,估计整个投资已经翻了8至9倍。 不过,从希望卖出到最终卖出似乎都在和时间赛跑。 这位董秘续称,春节前公司就开始和浦发谈,春节之后基本确定,上周左右所有的手续,包括转让合同等基本办好。 值得一提的是,浦发股改过程中,还有包括东北证券和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部分公司因股票被100%质押,根本无法支付对价。这两家的对价由上海国际代为支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