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医药行业:追逐市场阳光 伸展成长活力(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6:04 顶点财经

  据悉,2008年用于新“医改”的财政年度投入总量将超过1900亿,到2010年则将达到4000亿左右,从而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同时,围绕着新“医改”可能涉及的如医院“医药分家”等重要问题解决的尝试也在各地展开。包括南京地区的医院药房托管、河南省的“全省医疗机构”同药同价,杭州药品集中招标同城同价等。尽管新“医改”的推出和真正实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和实行的效果尤其是对医药行业的影响目前尚有待观察。但随着新“医改”的完全铺开,其中,与医药行业关系密切的“医药分家”目标实现尽管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医院从医药流通领域逐步退出是未来发展趋势,可望促使医药市场的完全开放和医药企业的平等竞争,有利于医药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医药市场的开放规范,为医药行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2007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首批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企业;预计4月将公布国家基本药品目录草案;6月将全面推行。作为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基本药品目录,其中很多药品都是价廉有效的药品,药品包装上将明示药品价格,并且国家有关部门将给出倾斜政策,鼓励企业生产这些药品。尽管有可能进一步拉低药品价格,但是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通过降低医药消费门槛,有望刺激医药消费需求,激活市场,提升医药企业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

  行业继续全面规范稳固发展基础

  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政策更加鼓励创新,注重新药的科技含量。新药门槛得以提高将大大限制新药的审批速度和数量,将有利于已经拥有多个新药证书的企业和自主创新实力较强的企业。随着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出台和新一轮GMP检查与认证开始,以及治理商业贿赂、各地推行挂网招标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医药行业和医药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一部分不规范的医药企业退出行业和市场,为新的市场腾出了新的空间。

  成本上升推动药价结构性上涨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的药品价格调整决定,成为发改委在明确表示药品价格政策由大规模普降转向每两年微调一次后的首次药价调整。大部分产品调价方向是上调,最高涨幅接近三倍,涉及抗生素、抗肿瘤、激素类、镇痛类、基础输液产品,以及呼吸、泌尿、心脑血管、精神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药物,以输液类产品受益最大。虽然不能从这一次的药品价格总体上调就断定未来药品价格调整方向的改变,药品价格依然受到政策的严格控制,未来总体大幅上调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威胁的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推动药价结构性上涨的压力开始增加。

  外资产品主导国内市场增大竞争压力

  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中60%的产品由外资企业提供,并同时摄取了60%利润。国际医药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与速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各大跨国药企在面临各种复杂的经营环境不利的局面下,纷纷将市场拓展的重点转移到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仍有巨大增长潜力空间的新兴市场。各大跨国药企在中国的业绩与去年15%的行业平均增幅相比,多数达到20%以上,有些甚至到30%。如葛兰素史克大中国地区销售额增幅24%,处方药部分增幅高达30%,而其全球平均增幅仅为2%;阿斯利康全球增幅7%,在中国区则达25%;罗氏全球销售额增长10%,在中国则高达30%;诺华集团中制药部分在全球的销售额增幅仅有6%,营业收入甚至出现-9%的倒退,但在中国的增幅达24.5%,其中制药部分达27%。尽管各大药企在中国的销售额都只占全球销售总额的1%-2%,有些甚至低于1%,但都正在持续加大对华投资,通过兴建研发中心、扩充工厂与销售队伍,争夺市场空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