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创新动力来自产业政策和竞争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2:08 中国经济时报

  单羽青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的主题为“中国2020: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而说到2020年的中国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就不能不提到“创新型国家”这一重要决策。

  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可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科技创新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科学发展是中国和谐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应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科技创新。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措施与进展”单元中,路甬祥做主题发言时说,科学发展必须要不断地认识规律,而且遵循规律,必须要开放合作,同时也要坚持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有全球的视野,同时要展望未来,环境问题要看半个世纪。“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对世界如此,对中国也是如此。因为工业革命到现在250年,只有不到10亿的人口进入了发达的工业化程度水平,展望未来50年,将有20亿—30亿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事件、大变革,会对全球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必然对全球的资源、环境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他指出,对中国来说,有限的自然资源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人均自然资源禀赋有的方面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能耗现在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万元GDP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生态环境近年有局部改善,但面临的压力很大。人口健康和老龄化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更新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管理,从关注量的增长转变为关注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

  路甬祥认为,制造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要努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通过积极引进先进节能技术,消化、吸收、自主技术创新,同时通过法律政策引导与管理的创新,推动节能减排、提高效率,促使中国单位GDP能耗和排放逐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而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

  “我认为要制定一个战略路线图。比如,2020年要达到什么水平,2030年或者2035年要达到什么水平。到2050年,我们要进入世界节能减排的先进行列。”路甬祥说。

  产业政策和竞争环境至关重要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在发言中指出,产业政策和竞争环境对全球化很重要。自上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的全球化,是全球资源和全球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此时展开。过去的30年,可以称之为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予以把握。

  诺兰认为,在工业竞争,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方面,中低收入国家的总产出、人均收入和财富积累与OECD国家的差距有所减少,但是,技术赶超还很有限。“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和政策制定者来说,技术方面的挑战比表面看到的还要大。”

  全球商业革命主要在航空、汽车、电信、制药及金融服务业五个方面。其中,都出现了很多的系统集成者;全球采购、研发投入带来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新型合作方式转变了商业模式。根据英国最新研究报告,按照公司行业和国家区分,全球的1250强公司都是非常集中的,比如,94%公司都在发达国家,美国有41%,日本有20%,只有一小部分的公司是来自发展中国家,或者中低收入国家。

  此外,一些公司在技术方面具有领先地位。比如,在信息技术的硬件方面共有225家企业,前十家大概占全球研发投入的42%,在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行业、制药和生物科技、电子和电气行业,趋势相仿,57%的研发投入是由五家公司承担的。所以,在创新的过程,竞争程度实际上并没有缩小,反而变得更加激烈,对技术的投资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源。

  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公司如何融入竞争?“金砖”四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人口总量达27亿,占全世界人口的43%,但全球1250强公司中,只有12强公司来自“金砖”四国,不足1%,在前500强公司中,只有16家来自发展中国家。

  “工业的竞争是不是公平的竞争?其实并不是。财富的分配是否平衡?也不平衡。”诺兰说,“即使在OECD国家内部,也是不公平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更仔细地分析这种情况,更好地制定产业政策。”

  诺兰强调,必须有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增长的益处不仅为发达国家的公司,而且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所享用。这方面,必须保证产业政策与公平、开放的经济要求相配套,保证产业政策不仅针对大企业,还要考虑价值链中所有的企业,包括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不同形式的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创新,自主发展,培育本土的企业。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 

  从四个方面加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在回答现场提问时,路甬祥表示,加快创新步伐,需要从四个方面加强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第一,加强创新源头的供给。中国要继续扩大开放,吸纳人类创造的知识和技术。

  第二,政府要增加基础和前沿探索、工业性探索方面的投入。这方面,不一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创新友好的市场环境,而且在所有立法中,贯穿鼓励创新的基本原则、公平的原则。只有当企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意识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才可能赢得优势,企业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角,才能努力地从国内、国外吸取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发展成为产品和工艺。

  第三,鼓励建立创新友好的文化环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还是基于观念的创新,很多观念都来自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正确认知,需要科学。社会的进步也来源于技术的支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来源于新的技术支撑,所以需要技术方面的创新。这个问题需要全民、全社会深入认识和了解,并且变成整个社会的文化观念和共同的行为准则。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在创新过程中的失败,特别要鼓励青年人创新,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习惯。

  第四,在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人的成长来源于教育的基础。中国传统教育中比较关注知识,而且是知识的早期灌输。教育中应该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实践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建设一个创新型社会,提供社会基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