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碚:中国还不到弱化竞争的时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0:22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

  国内外关于竞争力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由于对“竞争力”这一基本概念本身就存在着理解差异,所以相关研究难以形成一致的理论框架和结论也就不足为奇。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研究员著,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03年5月出版的《竞争力经济学》,某种意义上终结了这一局面。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所说,“字字读来皆是血”,这部心血凝结之作毫无意外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如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以及近期颁发的出版行业最高政府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五年以来,超越这一著作的相关研究尚未出现。而其进行的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和企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近期,本报记者专访了金碚。

  竞争力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

  《中国经营报》:《竞争力经济学》这本书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和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当初你做竞争力研究的初衷是什么?这本书的成果给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带来了什么样新的理念?

  金碚: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竞争力的问题,这刚好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那时国内对竞争力还没有什么概念。中国1992年开始明确了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中国的企业要面临竞争,而对外开放就意味着面临着国际竞争,所以我们就申报了当时社会科学院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于1995年出了第一本书《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当时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后来还获得了“中国图书奖”。

  客观地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竞争力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它同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假定是不完全一致的。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和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经济学在实践中承认企业是异质的,但在学科研究上却只能假定企业是同质的——企业在现实行为中都是赤裸裸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是没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如果没有这个假定,则整个体系不成立。这同管理学恰恰相反,管理学家和研究现实经济的人是假定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同理,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战略、策略理论也是完全不同的。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是假定企业之间是完全一样的前提下最终的博弈结果,管理学认为每个企业的策略理念是各异的。所以一旦接触到竞争力问题,从学科上是需要有重大突破的,如果不突破这个东西,就很难用经济学来解释和研究竞争力。

  我认为,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实际上不仅仅局限于用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学科的工具不足以全部解释竞争力,所以最后的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以经济学为立足点,但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而是延伸到企业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层面,这实际上已经突破了经济学关于企业是同质的基本假定了。当经济学拓展到企业管理经济学的时候,实际上是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深入到企业内部。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假定最小的单元是人和企业,相当于最小的细胞。微观经济学不研究企业的内部,认为企业的行为是一样的,但管理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去研究这个细胞里面的东西,这就是企业竞争力经济学了。所以企业竞争力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学的一个延伸,也突破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假定。因为一深入到企业内部就一定会涉及到文化层面,这就同国际上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思路结合在了一起。

  《中国经营报》:目前,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对中国的企业意味着什么?

  金碚:对于企业来讲,中国市场经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现在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就是“竞争力来源于竞争”,从邓小平提出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就相信竞争力的增强是必须要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在竞争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微观经济主体的最强大活力,将每个人最大的努力都调动起来,这是中国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逐步认识的,特别是到今天,竞争力的研究对于当前和将来中国要走的路都非常有指导意义。

  中国要正确选择竞争路径

  《中国经营报》这本书出版已经将近五年,五年中,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出现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全球化的高速进程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短短几年的时间,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中国的企业如何应付这种快速的转变?

  金碚:经济发展是要有代价的,竞争是要付出代价的,五年以来中国的国情在发生变化,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来源正在发生变化。五年前中国刚从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时候,总体来讲企业都比较弱小,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调动所有的低价格资源来进行成本竞争,没有别的办法,企业面对的是一个能否生存下来的问题。

  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经济进入到一个各种成本要素价格上涨的局面,怎样保持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呢?成熟经济中的一些问题随之也开始显现在我们面前了。在国际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处理土地、环境、资源、劳工报酬等问题,大概有两条路来实现:第一,可以靠国家意志来实现,这就是不经过竞争,通过国家直接分配资源的办法,通过国家来规定微观主体行为的办法来实现;第二,就是通过市场逻辑来实现。

  我们不能说中国的竞争力已经强到可以弱化竞争的时期了,欧洲有一段时间认为自己的竞争力很强了,各种社会福利政策随之出台,可是没有想到碰到了崇尚高度竞争的美国,欧洲现在在全球竞争上显然处于弱势。因此,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要在竞争中实现,这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能犹豫的。

  但是,在实现竞争的路径选择上,现在看起来还处于摸索阶段。中国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是选择构造更加公平、更加势均力敌的竞争格局来实现我们的各项发展目标呢?还是更多地依赖于国家的管制和垄断企业的行为来实现呢?后者因为将有限的资源配给于垄断型的企业而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要考虑清楚,是准备构造大型的寡头企业的产业结构来获取中国长远的竞争力,还是相信需要更多的竞争者?美国相信的是后者,他们有了更大的企业,这就是相信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中国各个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选择,现在在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

  目前,推动企业竞争的主要力量是政府,中国很多问题是和政府的行为相关的。拿各界最为关注的医疗问题来说,多年来国家构造了一个不公平的医疗竞争产业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给了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者三甲医院,导致看病难、看病贵,不能为民众提供有效的服务。教育产业也是这样,大家都想竞争能够上像清华、北大这样拥有更多资源的大学。所以要求各地不办重点中学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国家政策构造出的必然结果。且不论对错,但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来使我们的企业竞争力更强是需要选择的。现在从指标上看垄断型的大企业都很好,但是通过这样的格局、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能够长期保持中国的竞争力吗?

  《中国经营报》:中国现在必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随着全球化对各个国家的影响,现在中国在国家竞争战略上或者企业竞争战略上失误的话,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

  金碚:现在的国际舞台是巨人竞争的时代,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策略付出的代价远远不同。韩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策转型的,之前韩国政府支持的是大企业,付出的代价是面对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发现这些大企业缺乏真正的竞争力;日本也是这样,日本在构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辉煌的同时,政府保护和扶持大企业的做法导致了日本经济产业结构的二元化。一部分国家保护的行业非常落后,如金融、化工等,一些没有受国家保护的诸如电子、家电、汽车反而发展起来了。国家没有保护的企业通过竞争壮大了起来后,拖累经济的是“另外一个被保护的日本”,以致付出了十多年经济衰退的代价。所以从长远来看,要培育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还是需要竞争——竞争是竞争力的根源,竞争力来源于竞争。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