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文京:内心的召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13:00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迟宇宙 北京报道

  用友的确幸运,就像外界描述的那样,是中关村里运气最好的一个公司。王文京只做了两年,便将用友变成了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的老大。当各路英雄粉墨登场、鸣锣下课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始终站在舞台中间的那个,竟然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财富领袖

  访问者:用友一直比较顺利,没有经过大的波折,是什么原因呢?

  王文京:我从1988年开始创业,那种大的社会背景和政策背景还是比较好的,所以我们中间不会因为大背景因素受到波折。另外跟我们的经营理念有关系,我们强调立足长远共同发展,希望很多事儿立足长远去对待和把握,而不只是看到当前。

  我们还强调持续创新均衡发展,不只是创新,还要均衡发展,企业各个经营要素,研发、市场、服务、资本运作、内部管理要配合发展;要多项管理,不能单项管理。我们的财务软件经过几个时期的变化,包括技术的、产品的、市场的,然后转到ERP,然后又转到管理和科技,一直在不断地调整自己。

  还有就是我们比较专注经营,没搞多元化。我们一直专注于管理软件这个领域,然后不断发展,这样风险会小一些。

  事实上王文京也曾试图去搞多元化,只是他不幸地失败了。那是1990年代初的事,正是万千大军下海南的时候。已经挣了些钱的王文京经受不住诱惑,攥着手中的钞票也随着冯仑六兄弟的脚步去了海南。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酒店业和房地产业捞上一笔,不幸的是泡沫很快破灭了。很多年轻的富豪倾家荡产,其中有一个叫李书福的,他后来改行做了汽车;还有一个叫李成儒的,他现在是一位有名的演员。在泡沫快要破灭的时候,王文京嗅到了风险的味道,他收了手,决心从此不再涉足软件之外的任何行业。

  除了王文京自己,没有人知道他在海南的泡沫大潮中到底赔了多少,他只是告诉外界用友和他自己都“没有伤筋动骨”。然而创伤已经存在,幸运的是他得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创伤。他学会了如何专注于软件行业。

  诱惑持续不断地出现。在经历了柳传志、杨元庆、王文京两代企业家之后,中关村来了一批“海龟”,他们是第三代。他们导演了一场大戏。互联网大潮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一个草台班子,一个戏剧故事,一笔风险投资,一个神话传说,一批有钱人……就像是几年前的海南泡沫一样,很多人又开始了自己近乎疯狂的梦想,直到“互联网的冬天”出现。倒下的再没人站起来,挺过来的变成了商业领袖。

  王文京目睹了这一切。这一次他没有被蛊惑。他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旁观者,大潮来临的时候他可以去“赶海”,泡沫退潮的时候他可以站在潮头观风景。别人从潮流中看到了成功和失败,看到了成王败寇,他则看到了大时代的节奏和规律。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关村经历了三级跳,其实是说中关村从1980年代、1990年代到2000年代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核心,是体制创新,是打破旧的体制民营民办。那时候公司都是小公司,中心就是电子一条街。1990年代开始产业化,一些小公司慢慢变成全国性公司了,中心转移到了上地。2000年之后又进入了国际化阶段,一些世界级的公司会脱颖而出。”

 [1] [2] [3] [4] [5]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