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鞍钢:广东发展模式转型与金融危机应对(1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1:4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小企业是位于这次危机的风险前沿,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第二,广东省雇员规模在500人以下的企业占全国该类企业的10%;第三,倒闭规模大: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第四,融资渠道收缩:据银监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政府要通过金融、财政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对企业在岗培训进行补贴等方式,不但购买就业稳定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对员工(包括2600万省内外外来工)的人力资本进行长远投资,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4、扩大民生工程建设,促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

  扩大内需,富民为本,要坚持民生优先、环保优先,治标、治本相结合,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在保增长同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通过“家电下乡”等创新方式,富裕农民,启动存量消费。

  5、防止经济危机转变为社会危机。

  经济危机往往是社会危机的前奏,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可能会演变成社会危机。目前来看,中国以及广东省的社会形势基本上比较稳定,但是要非常警惕经济危机向社会危机转化的可能性:一方面,广东以及全国在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我们对这次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尚不能做出准确估计。比较而言,社会危机比经济危机对国家的损害更大,处理起来也更加复杂。因此可以说,经济增长率降低几个百分点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经济危机转化成社会危机。对政府而言,处理经济危机并不是最大的挑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非经济问题上。这方面我有几个具体建议:

  一是建立所属地一把手负责制,即一把手是所属地区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在社会危机事件的处理上,要充分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决策,对个别可能出现的事件实行地区化、法律化处理,防止全省化,更不要政治化。二是提高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开放条件下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要学会与媒体交流,利用媒体引导正确舆论方向;学会用柔性手段降低冲突事件的烈度。三是关注特殊群体、特殊行业的工作生活状况,比如下岗失业人员、停工人员、农民工、企业留退休人员、出租车行业等,对生活出现困难者,要及时救助。四是加大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扩大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加强公共信息传播,对居民生活条件和重要信息包括收入、失业、营养状况和社会指标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报告。

  五、扩大内需的宗旨是富民为本

  要通过扩大内需保障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实现,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富民为本”,“以民生为本”,将实现13亿中国消费者的福利最大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根本宗旨。

  首先,保增长,更要保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费,有了消费才有内需。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投资项目必须有直接就业、间接就业的具体指标,与创造工作岗位挂钩。这是成功的扩大内需的第一个标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