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鞍钢:广东发展模式转型与金融危机应对(6)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1:49  21世纪经济报道

  那么,广东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在哪里?从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新环境经济学理论来看,现代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创新经济、开放经济、绿色经济、集聚经济的交集。对广东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明确自己的追赶目标、发展定位和转型方向,具体来说要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实现以下四种转变:第一,从劳动资本经济向技术创新经济转变;第二,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第三,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第四,从相对分散经济向集聚经济转变。

  1、广东省的追赶目标与发展定位

  早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广东访问就提出,广东要力争在20年(指到2012年)内追赶上亚洲“四小龙”。这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目标,当然他并没有指出追赶的具体含义。但是广东发展的路径就是追赶新兴经济体,进而追赶发达经济体,最终要成为发达经济体。

  目前,从总量的角度来看,广东已经成功的赶超了“四小龙”的3个,下一步的目标应该十分明确的提出,就是首先从经济贸易总量上赶超韩国。目前广东与韩国的主要差距表现在:一是经济规模,按照汇率法计算,广东为韩国GDP的40%,按PPP法计算,为韩国的73%,广东可以在5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追上韩国;二是货物出口额,2007年广东相当于韩国的99.4%;三是城镇化率,相当于韩国的78%;四是服务业比重,相当于韩国的77%;五是研发投入,2007年广东的研发投入仅相当于GDP的1.3%,不仅大大低于韩国的水平(2.6%),而且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1.49%)(见表4),因此广东现在提出要“创新驱动”,抓住了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建议,广东省应做出更详细、更明确的分项目的追赶时间表:我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广东与韩国相比,最大的差异也是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巨大的内陆腹地,这就相当于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广东应该认真研究、好好利用这一巨大优势,成功地实现对韩国的追赶甚至超越。

  为了实现上述追赶目标,广东省要明确自身在全国和全球的发展定位,关键是广东能不能在亚洲再造一个韩国?

  现阶段,广东将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我基本同意这一定位,同时还要补充广东省的发展目标是努力实现三个率先:第一,“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全社会富裕位于全国前列,社会公平也要位于全国前列;第二,“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五个方面的和谐:区域和谐、城乡和谐、劳资和谐、贫富和谐、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和谐;第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其它地区做出表率。

  我认为,广东省珠三角洲的发展定位主要是“两个基地”、“两个中心”:

  第一,世界级大城市群集聚地。成为全球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聚集与分流之地,成为人口、非农劳动力和经济、贸易、消费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地区,创新能力强,高端人才聚集,基础设施一体化,最能体现国家竞争力的主体区域,成为特大、大、中、小各异功能相互补充、相互错位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群。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