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鞍钢:广东发展模式转型与金融危机应对(10)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1:4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总体判断

  金融危机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冲击,属于外部总需求冲击,突出表现为出口需求下降,并且这种危机又会进一步扩散和蔓延,从而造成心理恐惧,在短期内引起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或出口增长率的突发性的下降。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具有突如其来、越演越大、迅速蔓延、影响和后果不确定等特点。这次金融危机是个随机事件,不可测、不可预见也不可控,因此只能随机应变、相机抉择。其发展的范围主要是从危机发生国(美国)扩展到危机冲击国(欧盟、日本及亚洲一些经济体),而后再扩展到危机影响国(中、印)。其发展阶段是首先从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而后发展为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影响全球实体经济。

  有一些观点认为这次危机是192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对此,我们认为实际情况未必如此。1929年时,世界上约有数千家银行破产,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0%,失业率提高到25%,而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却还远未达到这种程度。

  还有一些观点提出这次面临着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此,我们需要慎重地审视。怎样来判断经济衰退?通常来说,我们应当根据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之间的缺口来判断,当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时就认为是衰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看,经济衰退是指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根据这一定义,欧美日确实已经进入经济衰退,但是否已经出现全球性经济衰退,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加权平均全球GDP增长率将降至1%左右(按各经济体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加权,以市场汇率计算),下滑幅度远远高于2008年,并直到2010年才会复苏。同时,世界银行还预测全球实际进口贸易增长将从2007年的7.4%降至2008年的5.8%,而2009年将会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事实上,从全球来看,西方的太阳在下降,东方的太阳在上升,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出现相对温和的下滑,而发达国家却面临严重的衰退,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判断,我同意这个判断。经过这次经济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而发达国家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我的基本判断是:新兴经济体遇到了强大的外部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中断了从2000年以来的高速成长,感受到相当的困难,但是发达国家更困难、更严重。

  根据我们的估计,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为9.3%-9.5%之间,IMF专家的估计在9.2%-9.5%之间,因此如果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这一潜在产出增长率的话,如果在3个百分点以上,我们就可以认为是经济衰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过两次这样的衰退情况,一次是1981年,为5.2%;第二次是1989年为4.1%和1990年3.8%。即使1998-199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8%和7.6%,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左右,但也还没有进入经济衰退的阶段。因此实际上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时间,真正出现经济衰退的年份只有三年,而且都还是正增长而非负增长。

  我们利用简单模型估计,广东省GDP的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13.3%,工业长期潜在增长率为17.0%。2008年前三季度,广东省GDP增长10.4%,比潜在经济增长率低2.8个百分点。我预计,2009年,广东省的GDP增长速度可能会在9%左右,比潜在经济增长的4.3个百分点,出现短期的经济衰退。根据广东省统计局预测,今年经济增长率10%,明年可能降到9%左右;2008年预计增长12.5%,2009年为8%左右;2008年,社会需求增长率20.0%左右,2009年为18.0%左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