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陆新之:贝尔斯登的教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0:17 国际航空报

  陆新之:国际航空报报专栏作者。财经作家,财经出版人。

  “金融业现在的惨况,简直可用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来形容。”华尔街这个三月的初春始终笼罩着深重的寒气。

  一年之前,老牌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的市值还是200亿美元,在和内地的中信集团谈判参股的时候,还有135亿美元,三月中旬,虽然该司CEO说公司一切都好,但是已经有先知先觉者出货,市值减少到80亿美元,而在一个周五收盘的时候降至34亿美元,然后仅仅过了一个周末,周一摩根大通收购价只是2.4亿美元。

  金融机构因为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关系,彼此密不可分,一旦有公司出事,很容易形成骨牌效应。在以往,金融业就是百业之母,其景气程度,对其他行业每每有大影响。近年的全球化热潮之下,环球同此凉热,一地的金融业的盛衰,能产生蝴蝶效应,影响达千里之外。

  曾几何时,美国的金融机构枭雄辈出,十大投资银行可谓兴风作浪翻云覆雨,过去数年借楼市股市热闹机会,接连不断推出衍生产品,放大利润吸纳资金,连续大发利市。一年前这个时候,年终分红华尔街鸡犬升天,大发利市者多矣。在纽约,华尔街从业的职位只占全市职位数量的5%,但是收入则占全市总额的23%。一年前这个时候,金融业的中层年终分红达到二三十个月薪水数量者甚多,真是羡煞旁人。

  因此,金融业的企业管治问题,则是非常耐人寻味。例如,贝尔斯登的信息披露则大有问题,股价由80美元一直缩水到2美元,里面的不规范之处就太多了。这一回次级贷款坏账发展成为金融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局不得不几次赤膊上阵。美国社会舆论一方面觉得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另一方面,也指责金融业平时过分贪婪,不择手段扩张,而一旦出事,再丢盔弃甲,让社会全体来买单偿付,非常不负责任。而FBI一月份已经开始介入调查多家金融机构,或者能够给公众一个合理交代。

  本来,每家大的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投资委员会,对于投资的专业抉择进行把控掌握。但是,这回次级贷款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机构在衍生产品上过分沉溺,只懂图利而罔顾大局才导致。其中的问题,已经不是几个投资专家根据数据模型推演风险收益能够解决。这次,美国金融机构的董事会以及管治制度,在把握公司整体业务航向以及评估不确定性方面,严重不合格。就连在次贷风波之中,唯一沽空这些贷款衍生品种大获其利的高盛,也曾经是设计打包以及兜售这些次级贷款的主力军。最后不过是效法《投名状》里面的大哥,反戈一击把往日兄弟推入更深的苦海而已!

  当然,美国金融机构的事情,并非是幸灾乐祸,而是它山之石,用来警醒内地的金融业,提升企业管治水平已经刻不容缓。以一个简单例子来说,各大银行因为美国的次级贷款坏账要拨备多少?现在还是语焉不详。最近中信证券公布上佳的2007年的年报,盈利和增长都甚为可观。然而,以2008年三个月来的股市行情,与2007年比可谓天壤之别。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最好都不要用去年的眼光来规划今年的生意,否则,后果堪虞。至于允许各家券商创设各色权证,本身设计就不公平,对于普通投资者害大于利,这种生意,证券公司不可多做。再说一个现在A股市场人尽皆知的巨额融资事件,某保险公司表现出来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似乎缺憾太多。一家面对大众客户的公司,冒天下之大不韪,忽视众多基金以及数以十万计算的投资者的抱怨和愤懑,也不够理性和成熟。毕竟,生意是要长期做的,和气生财,一意孤行,肯定不是福。还有一些不检点的银行,配合无量地产商搞假按揭欺骗贷款,那就更是等而下之,应该以法律处置了。

  概而言之,因为传统原因,内地的金融机构,经常是政策保护乃至溺爱的对象。但是,在众多先进的同行都遭遇滑铁卢的时候,内地金融业的管治问题,必须提上日程,监管部门能够收紧尺度,内地的风险防范机制要及时建立和补充,这才是对于整个社会负责的态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