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住房事关国家经济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3: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一戈

  3月12日,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说,保留铁道部,是基于国防建设、维护国家民族统一、服从国家战略的需要。

  把保留铁道部上升到国防安全、民族统一和国家战略的高度,可谓高瞻远瞩。话说到这个份上,不保留铁道部就没任何道理了。

  我想套用一下这句话,表述为:住房和房地产,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金融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

  再转个小弯,举美国的例子。

  就在陆东福副部长发言的3月12日,美联储宣布联手欧洲五大央行救市,美联储向债券市场一级交易商出借2000亿美元为期28天的国债。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可怕的次贷危机还在蔓延。美联储连续降息还不够,还要连续向银行注资。否则,美国经济的衰退就会到来。

  去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的后果初露峥嵘时,我和很多太平洋此岸的人们还天真地认为,次贷危机离我们国家还很遥远。可没想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就在我们身边。譬如,中国建设银行(601939.SH)、中国银行(601988.SH)就买了不少美国次级债券,直到今天,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还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它们究竟买了多少美国次级债,此次损失的美元是几十亿还是几百亿。中国银行刚上市的时候,我还是它最小的股东之一呢。现在还拿着中行股票的人们,能不关心次级债风波么?

  如你所知,次贷危机的发生,缘于美国房价的下跌。2003-2006年,美国房价大涨的时候,不仅数以万计的美国中产家庭欢欣鼓舞,大批低收入家庭也提前圆了住房梦。这里就有房利美(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房地美(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这类有政府色彩的住房抵押担保公司的功劳。专家估计,次贷危机有可能直接导致4000亿美元的损失,而很多人的房子也面临被银行收回的危险。

  有关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及其对国际金融界的杀伤性影响,已是连篇累牍,无须我赘言。现在我说住房事关人民安居乐业、金融发展和经济安全,没人反对吧?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在美国。但事实上,这个论点在中国也成立。

  当央行论证良久才确定由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试点资产证券化的时候,我们还曾埋怨有关部门效率太低。现在想来,如果我们跑得很快,资产证券化全面铺开,继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火速发展,恐怕也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我国房价的上涨先于美国一步,但涨势更为疯狂。2003年以来的几年,是很多城市成数倍级数增长的几年,也是商业银行住房个人抵押贷款迅猛增长的几年。2007年底,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7万亿元。房价上涨,买房者个人、金融机构和开发商,皆大欢喜。但是,倘若房价下跌呢?

  近日,听到有全国政协委员说,我们的房价应该下降50%。对于等待买房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数字,但对于金融机构却是一个灾难性的数字。如果此言成真,金融机构将会出现大量不良贷款,而无数人可能也会加入负翁的行列。

  试想一下,如果2.7万亿元的抵押贷款有10%出现问题,会发生什么情况?金融领域和资本市场一样,任何问题都会成几何级数放大。谁能想到,美国次贷最初只是几十亿、几百亿美元的债券出现问题,结果可能演变成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呢?可以肯定,假如(整体平均)房价下跌50%,将无可置疑地发生金融危机,也就是经济危机。嗯,幸好我们的住房抵押贷款没有实行证券化和债券化。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银行会更担心房价的急剧下降。因为它们将是房价大幅下跌的最大受害者。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早在2003年,房价刚刚启动此轮大涨的时候,央行却要出台一个令许多人莫名其妙的121文件,因为,它的初衷是未雨绸缪,金融风险防范在先啊。

  房价大涨不是好事,因为一旦跌落,就会跌得很凶,后果很可怕。而理性地说,房价大跌更可怕,理由如上。所以,银行害怕房价大跌甚于房价大涨;所以,每次宏观调控最积极的总是银行。

  结论是:见本文第三自然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