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扩大内需 改善民生是着力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4:05 金融时报

  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这足以说明中央对扩大内需的重视程度。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在过去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拉动,这种状况在今年一季度开始出现了新变化。从需求层面看,消费、投资和出口均有强劲增长。前10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1%,外贸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5%。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7%。

  应当说,当前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不少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目前,我国投资和贸易占GDP的比重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资本形成率为GDP的45%,贸易依存度高达70%以上。而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民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这说明,明年经济工作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任务仍很艰巨。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意味着要将过去的“内需不足—依赖出口—低价竞销—利润低下—工资增长缓慢—内需不足”这样一种恶性循环,转变为一种“收入增加—内需增长—降低对出口的依赖—避免竞销—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而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扩大内需无疑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战略调整期,这需要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新对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筹协调好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内需不畅,民生问题是主因。房价、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及水、电等资源性价格的上涨,加之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完全建成,居民工资收入低于GDP的增长,导致我国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加大了民众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的担忧,而这正是制约内需的根源。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必须依赖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这是维系经济系统健康运行的本源。只有依靠并发挥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作用,才能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使经济运行长盛不衰。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财政政策将更多关注民生议题,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同时,明年中央财政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另外,明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消除居民对未来收入不确定的预期,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涉及居民基本保障方面,要反思这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盲目追求"市场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政府的公共政策方面,采取尽快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制体系、加大对低收入者转移支付等多种措施,尽快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毋庸置疑,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中国经济要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态势,要推动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就需要从依靠投资的模式向消费模式转移,从高耗能模式向节约型和环保型增长模式转移,从粗放式重化工业向服务业转型,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增长模式转移,这才是解决中国经济的"近忧远虑"的根本保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