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毕舸:让反垄断法的锋芒瞄准垄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 00:1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阳光底下无新事。近期热门新闻有这么两条:全国政协委员刘光复在发言中提到: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已经逼近2006年的国防开支。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郭荣昌委员回想去年持续两个多月的广东“油荒”,在政协大会上高声疾呼:对于垄断行业危害公共利益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有“四菜一汤”的标准,可“官肚”年吞1000多亿的油水。有过年过节将公车锁在
车库里、贴上“公用”标签的奇招,无数公车照样疾驰在去丈母娘家的乡间小路上。即使电、油、汽年年涨价,凶猛到似乎要吞噬民众最后一点生存资本,“涨价有利国计民生”的公开言论仍然在四处流散。

  无论是公车或更广义的公费改革,还是

能源“市场化”演进,正在形成激烈冲突与对立的两种立场、两种声音及两种行动。一种立场为某些行政部门及官员所主导,他们又分别在政府自我改革和民生改革中扮演截然不同的角色:在政府自我改革中,极力倡导“缓近式改革”,即改革充满了温柔与体贴的味道,惟恐对改革中的政府官员照顾不周,从公车补贴到下海后路的设计,都紧密围绕着“损失最小化、补偿最大化”的思路进行。在民生改革中,他们则摇身一变,成为“激进式改革”的号角先锋,谆谆教诲普通民众要懂得承受改革的必然付出,从国企改制到
房价
暴涨、再到如今没有价格底线的能源“市场化”,始终坚持“让一代人成为改革铺路石”的基调。民众则不然,民众希望在政府自我改革中,看到大刀阔斧、一革到底的破除弊端,在民生改革中,保护弱势群体,维持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本来,多元主体社会中的利益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家各自阐述观点,在交锋中学会妥协,从而达成某种利益均衡,都是我们在政治学和经济学课本上学到的理论常识。然而,现实世界往往不如纸上理论完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改革,我们看到是多元主体被单极力量所压制、强势集团左右改革走向的危险,这都要拜垄断所赐。

  在公车或公费改革中,所有的制度设计不过是皮毛,某些行政部门牢牢抓住的行政垄断权力才是根本。在能源改革中,巨头们享用着市场垄断的盛宴。垄断就像巨大的磁场,改革的指南针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吸住,让跟着指南针走的公众进入陷阱。公车及其他政府公费改革如此,能源价格改革也是如此。  

  《重庆晚报》3月13日的一则新闻,生动地揭示了垄断行业是如何绑架民生的。重庆民用天然气每方拟涨0.31元,消息传出后,立即引来居民囤气潮。重庆市燃气集团、凯源石油天然气公司出台规定,每户限量购买,最多不能超过200方,理由是遏制居民投机。

  为了减少天然气涨价对生活的影响,重庆居民退回到了十几年前的短缺时代,四处张罗着买一点天然气,这是面对涨价“霸盘”的无语反抗,也是多么可怜而仅存的民间智慧,但就是民众这样无奈的自救,还是被燃气集团以投机的罪名当头棒喝。民众的脆弱与燃气集团的傲慢,与政府公费改革中外界舆论大哗、内部暗流涌动的情形多么相似,也反复印证着另一条公共管理学理论:垄断力量一旦成型,就不会被公众所左右,而只会左右公众。  

  有消息称,《反垄断法》将力争在年内出台,其首要目标是遏止外资在华恶意并购。我想,外资在华恶意并购不过是芥癣之疾,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才是阻挠改革继续深化的心头大患。让《反垄断法》瞄准垄断,与《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合力,对那些利用“改革”自我增殖的行政部门、背靠行政力量保护而形成的市场寡头,首先要解除其违法权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8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