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危机与利润危机并发的背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 14:37 《财经时报》 | |||||||||
□ 黄文 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出版大国,每年推出的新书品种可以说浩如烟海。资料显示,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每年推出的新书品种从14万种增加到了20多万种。单从新书品种的出版数量上而言,我国图书业总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出版人、学者、权威专家们都在感叹,真正读书的人正在悄悄减少。
2005年,一个格外沉重的社会话题就是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调查表明:中国国民阅读率五年来持续走低,目前我国国民有阅读习惯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2004年的国民阅读率比1999年下降了7.8个百分点。尽管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确立了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中国的读书人也做出积极的响应,但10年之后,中国的国民阅读率仍一路走低,这是中国出版人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 “阅读危机”已经是中国当下社会的一种现实,而从整个出版行业而言,“利润危机”也已经是另一种现实。由于中国图书市场目前还不是一个良性运作的市场,恶性竞争大量存在,加上未能理顺的流通体制,不顺畅的发行环节,这些因素都使发行成本进一步增加,使图书利润不可避免地流失,再加上十分猖獗的盗版,图书利润的获取更是雪上加霜。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相当大一部分纸张都是用在了盗版盗印上,这些书的发行数额每年高达几十亿元。 时至今日,在生产方面,中国出版业仍停留在20年前的状况上,流通方面则是其他行业10年前的水平。中国出版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至今仍是依托高投入、高库存、高退货、低现金流转的粗放型扩张模式,如果不能彻底改变这种模式,有关专家预测,早在2007年,晚在2009年,中国书业从1995年开始的新的增长阶段将会彻底结束。 2006年对中国出版业来说是个临界点,2007、2008年将是中国出版业的彻底转折点。2006年中国出版业进入了其发展的“十一五”时期,一个产业总体发展的未来轮廓往往也选择在这样的时刻定下总体基调。 中国出版业将可能在今后五年或七年内上演发展模式的大变革,这次变革将可能以上百家公司或机构的“退出”为代价,中国出版业也许将为这次变革付出高昂的成本,但也将因此迎来真正的发展机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