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权转移:请放弃李嘉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冯启若/文 我听见有人在远方鼓掌 为什么用定价权转移来命名2005年的中国商业图景?它与我们2004年的主题辞——争夺定价权——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吗?是不是真如诗中所说:
“扫过一天的园子第二天还要重新清扫 因此我从不夸耀每天都有新生”? 答案是貌合而神离。不错,问题的基本风貌依然是定价权,但是请注意,问题的内涵已经从“争夺”变成“转移”:去年我们还是潜在的全球市场价格“争夺”者,而现在,主动权已经相当程度上操诸他人之手。 构成定价权转移的清单如下:能源以及原材料价格——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氧化铝等——继续积极向上;中间产品——钢铁、水泥、铝以及化学制品等——相当沮丧地发现,他们必须通过降价才能赢得市场;终端产品——纺织服装、家电、消费类电子产品等——继续浮沉于价值链条的最低端,像风中的枝条一样身不由主,摇曳不定。 在这个价值链条上,去年的定价权争夺者是中间产品制造商,他们试图以国内旺盛的需求为讨价还价的砝码,逼迫海外上游供应商做出让步,下游制造商接受高价格。但是在2005年,这一策略的基石已经不复存在,雪崩发生了。中间产品与终端产品双双跌入地狱,以价格战彼此蹂躏。 新基石是国内供给开始大于需求。这一逆转是多么的惊心动魄呵,乃至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感叹道:“如此短时间内发生彻底的角色转变,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原材料市场大逆转。” 陶冬的立论依据如下:2004年中国净进口钢铁1500万吨,2005年上半年中国净出口钢铁为300万吨左右,估计全年净出口额为500万—800万吨。自然,价格厮杀也从国内席卷到全世界。 愁眉苦脸的还有澳大利亚的BlueScope、德国的ThyssenKrupp、卢森堡的阿塞洛(Arcelor)等国际钢铁巨头,他们抱怨说,中国同行足以影响全球定价趋势,从而使利润下滑。 “我们脸对着脸,彼此辨认 我听见有人在远方鼓掌” 那些鼓掌的人就是上游供应商。在一个梵高式的世界图景里,他们是世界的盐,是世界的光,是价格游戏的最终制定者。 我抓住什么,什么就变质 中国的中间产品制造商会重复终端产品制造商的噩梦吗?答案是很可能。过剩的产能将转化为又一波的出口浪潮,反倾销的乌云正在重新积聚。 10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宣布对中国钢管业的421特保调查结果,认定来自中国的非合金焊缝钢管对美国市场造成扰乱。 这会成为多米诺骨牌中倒下的第一张吗?长期从事特保诉讼的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洛伊说,“如果钢管特保措施实施,也许在明年1月到3月会出现更多的钢铁业特保诉讼。 届时,一场钢铁贸易危机将会到来。” 如果中间产品制造商最终重复了终端产品制造商的噩梦,那就让我们重新温习纺织品贸易的噩梦吧。不错,我们彻底改变了全球的价格体系,但是我们能否说,中国价格体现的是中国定价的意志? 很遗憾,中国制造并没有体现出中国定价能力。统计资料表明, 全球70%以上的纺织品进出口都是由若干家以香港为总部的公司所掌握,并由他们完成定价。在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以及微薄的利润。 你可以把它定义为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价格优势,但人力资源的低成本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个国家追求的目标,相反,合理的较高的收入才是一个国家竞争能力的根本体现,也是它的道义所在。 请放弃那些低成本制造、低价格销售的呓语吧,它就像 “一支午夜的钢琴曲犹如我 抓不住的幸福,为什么如此之久 我抓住什么,什么就变质?” 因为我们用来抓东西的规定动作,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如果按照比较优势,那就请美国纺织业20万的就业者另谋高就,让中国2000万的纺织工人横扫全世界。 但我们看到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比较优势之争,而是演化成波澜壮阔的贸易之战,是20万人对2000万人的就业之战。 中间产品制造商会进入李嘉图陷阱吗?注意,他们的第一只脚已经踏入,在他们的背后,上游供应商又猛推一把,推动中间产品制造商进入高成本低价格的时代。 脱离李嘉图陷阱,脱离比较优势理论,重新思考国家竞争优势,那就让我们看看日本、德国以及意大利,看看他们如何确立全球竞争优势。 他们没有成本优势,没有能源优势、没有原材料优势,日本、德国是如何确立自己在全球的精密制造优势?意大利如何用十年时间,把北部七省建设成第三意大利,建设成全球顶级服装品牌设计商与制造商? 他们的答案是国家创新,我们的回答是自主创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