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A螺旋 中国基因之商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1:0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有时候有些东西是不可逃避的。

  就像全球化,中国无法绕过。

  清政府为了管理广州的对外贸易,同时又阻断外国商人直接与大清子民的接触,而设立了奇特的十三行制度。但对于正在上升的日不落帝国来说,什么制度并不重要,关键的
是如何解决每年巨额的中英贸易逆差问题。在谈判无效,武力时机并不成熟的情况下,鸦片粉墨登场。

  在经过了一场胜负早已确定的战争之后,中国极不情愿的打开了国门。为了将战争中的胜利果实永久化,租界开始出现在上海。当一个崭新而痛苦的时代出现时,古老的中华帝国也开始了转变。奕䜣和文祥等人主持了清政府第一个近代外交部门——总理衙门,并显示了杰出的才能。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初时,一向被视为国家命脉的关税却一直无法自主。20年代末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了艰苦的关税谈判,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部分实现了自主的目标。这虽然与几十年之后,中国制造席卷全球,小小胸衣引发贸易大战的情形有着天壤之别,但却都是中国参与全球贸易,争取自身利益的表现。

  今天中国已经入世四年,无论悲观派和乐观派如何争论,中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既然没有选择,就向前走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