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券商集合理财:卖得比春运车票还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 10:4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牛丽静

  2007年春节后发行的首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创造了这类产品销售的最快记录。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缘何如此受投资者热捧?

  时间:2007年2月27日,上午9点30分。

  地点:中国建设银行一家营业网点。

  原本只有在认购国债才会出现的排队场面,竟然在证券公司发行一支集合理财产品时也出现了。

  《财经时报》调查得知,当天,由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发行的”中金股票策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开始认购,原定募集期为一个月,至3月26日。但这款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从正式发行到结束认购,仅用了十分钟。

  不少投资者甚至早上8点半就已开始在此次发行的独家代销中国建设银行的代销网点排队,以免空手而归。

  这是2007年春节后发行的首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它同时也创造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销售的最快记录。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缘何如此受投资者热捧?

  进入黄金年代

  自2006年3月9日,光大证券发行中国首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来,不到一年时间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截至2007年1月31日,市场上共有24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目前,券商集合理财的规模超过350亿元。

  券商集合理财是目前中国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的券商的营业收入中,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的占比普遍较小。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黄伟文向《财经时报》提供了几个数据:2006年,东方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2.35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12.6%。这是所有券商营业收入中,资产管理业务占比最高的。

  “但在欧美国家,资产管理业务是大型券商的几大核心业务之一。以美国四大券商之一的美林证券为例,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在其营业收入中占四分之一。”

  在黄伟文看来,这说明中国的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有巨大发展空间。

  随着股市转牛、财富效应显现、券商形象转好,同时,中产阶级的形成以及人们理财观念的增强,券商集合理财业务的市场需求在迅速扩大。加之政策的支持,券商集合理财业务将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规范类券商欲分羹

  目前,只有创新类证券公司才能发行集合理财产品。迄今为止,在18家创新类证券公司中,只有平安证券、上海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和中银国际证券尚未推出集合理财产品。

  不过,规范试点类券商在不久的将来也有机会品尝这一业务带来的甜头。

  据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透露,证监会将于近日出台《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细则》出台后,规范试点类券商将与创新试点类券商一样,按照同样的规则申报相关资格,开展集合理财业务。

  事实上,规范试点类券商对集合理财业务早已跃跃欲试。春节前,已有十数家规范类券商在相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做好了准备,甚至已经制定了具体的产品方案,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批文”一下,就可将产品推向市场。

  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1月14日,共有29家规范类证券公司。

  资产管理模式转变

  2001年上半年曾是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高峰时期,也是综合性券商的业务支柱之一。据估计,当时,券商接受委托资产管理的规模超过600亿元。

  但那时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来自核心客户,尤其是那些以往与券商有深入的业务关系和其他关系的上市公司。

  在2001年上半年之前的牛市中,资产管理业务为券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股市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深幅调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遭受重创,并把一些曾经非常知名的券商拉到破产边缘。

  其实,那时候的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名为资产管理,实为资金拆借,名为集中资金投资,实为操纵股价;同时,券商对于资产管理业务没有规模控制意识,缺乏风险管理手段,最终使其成为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

  此后,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向标准化产品模式转变,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应运而生。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