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鸡蛋该放那个篮子 投资实业还是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16:29 21世纪经济报道

  十年来最剧烈的股市单日最大跌幅,让中国的新富们,再次思考他们在实业和股市上的资产配置难题———鸡蛋放在哪个篮子里,这是个问题。

  “把电视关掉。”2月27日晚,北京某棋牌馆的包间里,牌桌上的四个人一片静默。

  他们是新生代的富豪。过去两年,他们陆续将手中的资产配置到股市而不是实业,坐享牛市行情,花更多时间娱乐。但就在27日,电视里几乎所有的新闻节目都在陈述一个事实———上证综指跌幅8.84%、深成指跌幅9.29%,双双创下1997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2007亿元的天量成交、268点的历史单日点位最大跌幅。

  由于沪深两市超过900只个股跌停,一日之内高达10438.6亿的市值凭空蒸发。数据是没有情绪的,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痛是真切的———蒸发的万亿元中,就包括牌桌上4人的300多万元。

  尽管2月28日沪深股市强劲反弹,但牌桌上的新富们都说,这样的巨幅震荡,正在提示他们重新思考如何配置他们不断增加的资产。一个投资者年代,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这些新富们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

  巨幅震荡的提示

  尽管一些相近的声音把下跌怪罪于基金减持,但客观地说,2月27日几乎是近年来传言最多的一天———各种没有任何官方渠道确认的利空消息满天飞:诸如管理层考虑加息、某位分管领导人可能离任、

银监会要查违规资金等市场传闻,被广泛传播。

  不管原因何在,一天9%的下跌在51.Com的CEO庞升东眼中,是“风险太大了”。股市对庞而言,并不陌生,但2003年以后大部分投资被他转去买了一些房子,“当时对股市没有信心了”。2005年开始出现一些房市的利空消息,于是房子又大部分被卖掉了,此后百分百的精力完全倾注于自己的企业里。

  “鬼知道2006年股市会涨那么多。”感慨归感慨,庞升东没有太多遗憾,“风险太大了,我是不会再进去了”,但庞也知道自己在朋友之中几乎可算是另类,“炒股的太多了”。

  “像我们这种已经有了原始积累的人,难道不应该让钱来生钱吗?”王京反问。王京1996年毕业,如今在上海拥有一家小建筑公司和一家制造企业,去年在股市之中投入上千万元,“翻一番是有的”。

  对于王京这样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身家千万以上的新富豪,2006年的火红行情既是机会也是困扰,而2月27日大跌的出现,使他们在实业与股票投资上比例分配的两难选择,难上加难———不投资股市可能错过高回报,而炒股则尤其在今年要接受大震荡的考验。

  以王京所处的上海为例,去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算是“继续趋好,利润增幅进一步提高”,去年1-10月,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70.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对纯粹做企业来说,已算是好消息,但对比股市投资的收益却显得犹如鸡肋。

  “去年一整年,我在实业投资上没有追加过一分钱。”王京说,他的朋友中几乎都是这种情况。

  微妙的关系

  上述资产配置的两难选择在研究和分析人士眼中,更宽泛地衍化为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探讨。

  “关于流动性的泛滥为何在2006年演化成证券市场的大幅上涨,其间重要的一环,在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不断回落,这实际上是繁荣后期实体经济动态无效的体现。”

  长江证券分析师周金涛认为,本轮市场繁荣的机制在于,当实体经济领域缺少投资机会或者被政策控制时,流动性的出路就是两个———要么进入虚拟经济即股票市场,要么转化为通货膨胀。流动性转化为通货膨胀,其中间环节在于劳动力价格提高之后收入的增加提升了消费的需求,这种机制会带来利润的反弹,而这些都已经在2006年下半年变成现实。

  “上述机制不可能无限期的延伸,而一种机制在其产生的时候就会自掘坟墓”,周金涛又看到,潜在的通货膨胀所引发的货币政策紧缩可能成为政策的常态,从而在经历了一定的延续过程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流动性。

  “因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极其微妙,所以在我们所言的基本面风险释放之前,实体经济的动态无效将使流动性发挥到极致,从而经济将出现短期的虚拟化现象,也就是我们可能还将经历短暂的资本推动型的上涨。”

  虚拟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过度的虚拟经济投资不仅将产生泡沫化和风险,也将最终损害实体经济,反过来也损伤虚拟经济自身。如何平衡这样的微妙关系,这个在国家政策层面时常出现的问题,同样是新富阶层面临的问题。

  尽管所面临的波动和风险可能会不断增加,周以及许多同行相信,全球资本市场的繁荣还没有结束,在新富豪们面前展开了一个投资者年代。

  “这与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情况是类似的”,在美国待过20多年的一位华裔投行人士回忆,在此之后金融资产在美国个人资产中的比例大幅上升。

  根据美林集团和凯捷咨询发布的《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富裕人士(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个人)人数达到32万,富裕人士的财富总额为1.59万亿美元,人均财富为500万美元,位居亚太地区第二位。

  资产全球配置

  正是新富阶层对金融资产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他们正成为中外资银行竭力争取的对象,而其中对这一趋势最为热忱的是外资私人银行。

  他们增设的服务项目包括独立财务建议、信托和税收规划,甚至包括家族财富转让建议。为了优化客户的感受,所有私人银行都为客户配备一名个人“关系”经理,而这位经理则是联接客户与银行所有资源的关节点,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这个联接点涌向客户———几乎全是与海外资本市场关联的产品。

  尽管“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全球通行的格言,但私人银行正逐渐通过吸引中国新富“把鸡蛋放在海外的篮子里”,有力地推动了后者的资产的全球配置。

  不过,尽管私人银行和

理财业务增长迅速,但还是有部分富裕投资者对理财公司持怀疑态度,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动手的方式,其中一些人对理财公司建议的质量和高昂收费有所顾忌。

  “不是说我相信不相信,有些产品对我来说,确实太陌生,”荷兰银行的一位北京客户说,“最新推荐给我的一个产品是,跟海外一个对冲基金有关的理财产品。”而去年三季度荷兰银行提供的3个产品选择———黄金挂钩结构性存款、可再生能源股票篮子挂钩结构性存款和日经225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起点都是2.5万美元,钱是不算太多,但实在是复杂。”

  而在私人银行提供的大量产品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在国外股市便捷开户的灰色渠道。如今投资者可以广泛地参与国外资本市场。而一些通过国内股市成长起来的新富,甚至考虑改变自己的创富轨迹,走向为职业投资者。

  “我准备把我的厂卖掉。”位于上海的袁融(化名)说。袁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中兴通讯上海汽车等股票成功地将自己的资产翻了几番,去年所有的投资转而投向美国股市,至今几乎又是一倍的涨幅。

  对于所有在海外有金融资产的投资者而言,熟悉相应市场与交易规则只是难度的一方面,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使投资判断的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

  2月27日晚,袁融登录经常浏览的MarketWatch网站时,惊讶地发现,这个惯常提供美国股市信息的网站全是中国A股市场重幅下挫的消息与分析,“A股影响了H股市场,接着又带动欧洲股市下跌,接下来是美国股市。中国股市影响全球股市,这是第一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