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私募基金盼来监管阳光 与公募分庭抗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 14:15 北京商报

  潘颖

  一直憧憬着走向阳光的私募基金们可能没想到,他们与梦想的距离会如此快地被拉近。

  昨日,从权威渠道传出消息,私募基金管理规则已草拟完毕,相应的监管设想也已经基本成形。在监管层的积极推动下,私募基金合法化进程至此迈出了颇具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十年“黑户”路 一朝上“户口”   

  “我盼这一天盼得太久了。”在得知此消息后,某私募基金操盘手对记者这样感慨道,“简直就像一个长期受人歧视的‘黑户’,突然在一朝之间就得到了能解决‘户口’的好消息了”。

  事实上,直到现在,已经有着10余年历史的私募基金还一直游走在边缘地带。这一方面与他们自身的形象有关,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往往把它们和“庄家”、不规范运作等字眼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私募基金的认识和了解有限,始终未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

  但是这一切,从今年开始悄然改变了。随着市场对私募基金认识的加深,规范和利用私募基金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包括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内的多位政府官员,今年都在不同场合纷纷发表支持私募基金阳光化运作的言论,并呼吁以立法的形式给私募基金以合法地位。

  在几乎一边倒的呼吁声中,相关部门的迅速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悉,私募基金的监管拟采取备案制,即私募基金管理人向监管部门提交详细的基金情况说明,包括发起资金额度、管理人背景、运作方式、投资策略以及一定期限内的收益情况等等。

  由于规则草案仍需监管部门审议才能最终得到确认,有业内人士预计,正式正名可能还需要等到明年。

  不过,与此前10年漫长的等待相比,现在的等待要幸福得多。

  阳光化的私募能带来什么?  

  “如果私募基金能够现在‘阳光化’,预计大规模的私募基金会有助股市增强活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这样分析监管层给私募阳光化提速的原因。“此前股市遭到新股大规模‘抽血’,管理层不愿降低股市‘发新’速度,故愿意扩大机构资金的入市比例。”该人士解释说。

  曾有学者估算,我国A股市场的私募基金规模大约有5000亿元,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刚更是推断,这一规模应在8000亿至9000亿元。

  不过,分析人士称,即使管理层赋予其合法身份,私募基金的规模也不会一下子放大很多。相关需求需要时间培育,以前积累起来的数千亿资金只是由“地下”转入“地上”而已。

  “对股市而言,私募基金合法化的最大意义不是充当‘救市’英雄,而是数千亿资金得到行政上的硬性约束,使之成为一位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并最大程度地规避‘洗钱’嫌疑。”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

  某私募基金操盘手则告诉记者,将私募基金“阳光化”还有另一层重大意义。按照WTO的协议规定,外资参股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比例可以达33%,3年后达49%,而到年底我国就要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本土投资基金要想与海外基金竞争,就必须发展并规范化可能参与竞争的各个领域,私募基金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海外,私募基金有较为成熟的运作和管理经验,国内的私募基金如果徒有需求而无成熟的运作经验和规范,必将在竞争中失去市场,因此将私募基金合法化是其规范运作与管理的先决条件。

  与“公募”分庭抗礼?  

  当私募基金阳光化不再有悬念后,未来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之间又该如何并存呢?

  对此,昨日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一笔最大单的私募基金恐怕远不止一些媒体所称的一两个亿。虽然私募基金在近期不能一下扩张起来,但在投资风格上,却有一种与公募基金分庭抗礼的味道。

  “比如,公募基金出于规则要求和投资策略等因素,经常长期建仓某只

股票,而目前还不成熟的私募基金则喜欢短线套利,频繁进出;公募基金好价值投资,建仓股票时往往好卖不好买,而私募基金为追求与公募不同风格,偏好投机,买卖股票时好买不好卖。”该人士称。

  不过,公、私募基金之间也有“情投意合”的时候。有私募基金人士透露,在私募基金尚未真正成熟的时候,尽管有法律规范,“私募”与“公募”之间的利益输送问题也恐怕很难避免。从国外经验看,真正成熟的私募基金,其利益与客户是完全一致的,不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但在合法化初期,私募基金不够成熟,监管层的能力注定面临考验。但是,私募基金的成熟不仅是基金经理和相关规范的成熟,客户作为互动的另一方,也需要成熟起来。

  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林伟荫也认为,私募基金在募集对象、操作方式、风险控制方面与公募基金完全不一样,其表现更激进和极端,可以满足部分偏好高风险、高收益投资者的需求。

  “美国的对冲基金就起到这个作用,他们已经发展成为活跃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伟荫说。

  “他们对价格的发现甚至比公募基金更敏锐,资金调拨的灵活性和速度更有效,可以大大增强市场的活跃度。而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欠缺的恰恰就是有效性。”某基金经理表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