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银行卡国际化之路:在劣势中创造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17:06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谷秀军

    目前我国已被全球公认为银行卡产业发展潜力最大、业务增长最快的国家,但外来势力的各种手段正腐蚀着本土市场的良性发展。如果中国不在国际上树立与大国地位相称的自主银行卡品牌,中国庞大的个人支付体系与清算体系的经营管理权将很可能受制于人,这将大大削弱本国政府对个人支付系统的监管权利。

  8月28日,银联卡正式开通瑞士ATM受理业务;8月30日,中国银联新加坡代表处开业;9月5日,中国银联与泰国盘谷银行签署银行卡商户收单协议;9月9日,银联卡刷入澳大利亚。短短十天的时间,我国银行卡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可谓大步流星。

  “全球银行卡产业近年来的规模化、集中化发展趋势,时刻提醒我们只有实现品牌的国际化才能构建和巩固国际竞争优势”,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如是说。

  事实上,面对国内银行卡这块巨大而增长迅速的“

蛋糕”,中国银联与外资银行卡机构都已使出浑身解数。在VISA的标识开始越来越多地渗入中国的同时,银联也正在走着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国际化”道路,到2006年底,在原有的21个国家和地区基础上,又将有5个国家正式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

  “民族卡”的生存法则

  据麦肯锡预测,中国信用卡市场2013年利润将达到130亿元至140亿元。到2010年,中国内地信用卡市场的年收入可能高达30亿美元以上。如果全面开放信用卡业务,到2010年信用卡的市场收入有望超过50亿美元。

  根据VISA国际组织最新公布的去年业绩显示,去年中国内地VISA国际卡的交易总额达153亿美元,共发行VISA国际卡1000多万张,增长率位居亚太地区榜首。

  中国银联则透露,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银行卡发卡量已经达到9.6亿张,跨行交易笔数13.4亿笔,跨行交易金额已经突破7574亿元;全国联网POS接近70万台,联网ATM达到9万台。

  尽管拥有完全不同的企业背景,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场成为生存的惟一准则,面对民族性与国际化这对矛盾,一个品牌将不得不以融合的方式来营造新的发展空间。在中国银行卡这一领域,“国际化”已逐渐成为“民族卡”发展的必然选择。

  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面对全球银行卡市场基本被VISA、万事达等五大品牌垄断的现实,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全面开放的必然趋向,如果一个银行卡只能在一国通用,最终难免遭遇被区域性通用品牌或全球通用的银行卡品牌取代的命运。

  早先,台湾NCCC梅花卡品牌就曾在本地银行卡跨行转接业务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完全依赖VISA、万事达等跨国公司实现跨境支付,而没有去拓展自己的境外受理网络,很快其自有品牌地位就基本丧失,业务发展完全受制于人,沦为国际垄断卡组织的代工。

  相反,日本的JCB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同样面临VISA、万事达和美国运通登陆日本市场后对其市场份额和品牌地位的巨大冲击,但JCB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创建国际化品牌的艰难道路,最终跻身于国际性银行卡品牌之列。

  今天,中国银联选择民族品牌的国际化之路,无疑也是其寻求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银联的企业特性,万建华曾经给出这样的定义:作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建设和运营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的服务机构,中国银联虽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但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促进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好用,推动中国银行卡产业联合发展”的基本职责。而在万建华看来,“一国的银行卡组织只有在有效的国际范围内确立起品牌地位,才能实现民族银行卡产业的独立自主发展,才不会在国际竞争中丧失话语权。”

  “独特的国际化”路径

  尽管参与的是一场国际化的竞争,但银联所承载的却依旧是以本土为核心的市场争夺战。“银联的国际化是指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就跟随到哪里。”中国银联首席研究员林采宜博士指出,与VISA、万事达卡不同的是,银联的国际化道路并非是要将网络铺设到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而是覆盖绝大多数中国人所到达的消费范围,这也就构成了银联“独特的国际化”路径。

  在我国,从1985年国内发行第一张银行卡以来,银行卡市场同样经历了从封闭经营到联网通用,从分散经营到联合发展的过程。最初,由于银行间还不能相互受理,人们不得不面对拿着银行卡到处寻找相应银行的ATM机取钱的尴尬。而到2002年底,300个以上地市级城市行内系统实现了联网运行及银行卡的跨地区使用,100个以上城市的各类银行卡得以跨行通用,40个以上城市基本推广普及了银联卡。“314”目标基本实现的背后是中国银联及各商业银行的不断努力。

  “银联计划覆盖95%以上的中国人可到达的消费范围。今年,银联的服务国家和地区将很快扩展至26个。人们将会发现,银联卡不仅在境内畅通无阻,在境外同样好用,最终成为中国人的首选支付品牌。”林采宜说。目前,银联卡已能在亚太、欧美等21个国家和港澳地区使用,境外受理商户已达到近4万户,POS和ATM分别达到5.6万台和28.5万台。不断扩大的境外受理网络,无疑将给广大中国持卡人带来更多、更大的便利。

  直面市场竞争

  凭借全球垄断地位,VISA和万事达公司对于中国这个不可限量的市场早已开始进行渗透,并且,这些国际巨头一直视包括JCB、运通、大莱等在内其他所有银行卡品牌为竞争对手,禁止其成员银行发行其他品牌的银行卡。

  因此,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走国际化路线,银联的自我壮大过程无疑是一次艰难之旅。这条路,要想成功,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不畏困难的勇气。

  当巨头们一边极力推动全球银行卡市场发展的同时,却在更大程度上以各种手段限制着银行卡的业务多元化发展,而各成员银行慑于其全球网络的威力而无法反抗。

  截至2005年底,使用VISA的4字头BIN号发行的银行卡约2.8亿张,使用万事达的5字头BIN号发行的银行卡约1.3亿张,而中国银联自主产权62字头银行卡仅8600万张;在贷记卡市场上,银联标准卡的劣势更为明显,4字头贷记卡约1000万张,5字头贷记卡约600万张,而62字头贷记卡还不到20万张。目前,4、5字头信用卡已控制了我国信用卡市场95%以上的份额。

  据了解,2006年以来,VISA对中国国内银行的营销投入,是去年同期的3倍到5倍,2005年度VISA在我国的广告费投入位居第一,金额高达1亿美元。针对“银联”,VISA更是以50万美元的费用,委托专业公司为其制定专门的包括针对银联的竞争策略。同时,VISA等跨国公司通过强化对其成员机构的补贴,与银联争夺发卡银行和发卡业务。

  目前我国已被全球公认为银行卡产业发展潜力最大、业务增长最快的国家,但外来势力的各种手段正腐蚀着本土市场的良性发展。如果中国不在国际上树立与大国地位相称的自主银行卡品牌,中国庞大的个人支付体系与清算体系的经营管理权将很可能受制于人,这将大大削弱本国政府对个人支付系统的监管权利。

  对于我国国内发卡机构,不仅要付出高昂的品牌费,对广大中国持卡人来说,若持有VISA、万事达卡在境外消费,还需要额外支付交易金额的1.5%左右的外汇兑换手续费。

  “我们要在劣势中创造优势。”银联如是说,“跳出围堵,到竞争对手的后方,扩大我们的战场,变被动为主动,与国际垄断卡组织形成抗衡,这才是最终制胜的关键”。为此,银联在不断扩大境外受理网络、不断完善境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努力,而目前,“银联标准卡”持卡人在境外消费或取款时,银联坚持只按规定

汇率进行货币转换,不收取任何货币转换费用,这也是作为创建银联国际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就是促进国内发卡机构共同拓宽银行卡领域的国际业务,为国内银行实现银行卡业务的低成本国际扩张铺平道路,为我国银行业实现“走出去”战略创造有利条件。

  瞄准“世界第三”

  正是由于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及其在中国毫不掩饰地推行垄断性策略,才使得在银行卡这一领域,银联打造民族品牌的意愿和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并最终提出了“世界第三”的战略目标。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银行卡市场尽管在近几年发展得比较迅速,但与国外成熟的银行卡市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持卡消费的比例看,瑞典、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持卡消费总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3%、55%、27%和35%,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仅为10.2%。这说明我国银行卡消费水平还处于偏低状态,而这也恰恰蕴涵了银联发展的巨大潜力。

  从产业的总体

竞争力看,我国银行卡业务的经营主体比较单一,银行卡应用主要集中在传统的ATM取现、查询和POS消费业务。银行卡交易金额虽然达到49万亿元,但其中刷卡消费金额只占0.2%。发卡和收单业务的开展主要依靠商业银行;整个银行卡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低,规模效应还没有充分体现,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同时,银行卡的新兴支付渠道还有待创新和挖掘。

  因此,银联品牌建设对我国银行卡产业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品牌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关系到一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前途和在市场中的地位。中国银联自成立以来,在政府部门和成员机构的支持下,取得良好的发展业绩,已经为银联品牌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业内专家指出,在未来的国际银行卡产业竞争中,中国银联创建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支付品牌,不仅有利于提升银联企业自身的服务水平,更有利于不断激励产业内各方参与主体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的银行卡支付服务,从而最终带动整个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