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战略·经营 > 正文
 

企业的身份及领导者的能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11:17 和讯网-《财经》杂志

  就华源的产业扩张而言,国企的身份以及相应领导者的能力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华源的危机也由此而生。

  华源集团之所以能在医药、农机等几个领域中纵横捭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国企”身份。

  在银行看来,像华源这样的大型国企,其身份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份额与广阔的盈利前景。

  况且,在一些人看来,国有商业银行和国企都是国家的,前者放贷给后者,钱就像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国企似乎也摸准了银行这个脾性,投资项目弄得越大、越有声势,就越能得到银行信任。

  如此,银行的资金“放”得轻松,国企“借”得也轻松。等到毛病发作,银行和国企都难以收场之时,就只有国家来收拾残局。

  在华源案例中,银行除了看重国企的身份,当然也很在意领导者的能量。很多贷款都是企业领导者亲自出马而得手,这与其官员背景和所能掌控的行政资源大有关系。这种能量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能力有所不同,后者通常表现在企业家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以及有效进行决策和组织管理。

  当然,这并非说国企的领导者不可能具有这样的能力,但一旦人到国企,他的行为逻辑恐怕就不是单纯的企业家的了。

  北京 钱建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0,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