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2015年商业十大热点

绽放2015年商业十大热点
2015年07月10日 18:25 《中国商界》杂志

  “虽然2015年总体经济形势仍较严峻,对消费增长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但外部经济环境有稳中趋好的迹象,国内就业压力不大,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增长。此外,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增长成为政策重点。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将总体上有助于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在201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发布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据了解,素有中国商业发展“晴雨表”之称的“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选发布活动已经有12个年头了。本刊记者也有幸参与了最近两年商业热点展望的评审和执笔工作,深知其出炉的不易。本期特将“201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摘编成专题,以奉献给读者一顿春节大餐。

  热点一: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

  2014年,在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换档为中高速的宏观环境下,国内消费品市场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上升,贡献率超过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然略有回落,但增长额依然可观。1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3118亿元,同比增长12%,名义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8%,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比投资贡献率高出7.2个百分点。当年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乡村消费品市场增速较上年放慢,但仍快于城镇。1至10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比去年同期降低0.6个百分点。同期,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名义与实际增速分别为11.8%和10.6%(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0.9和0.7个百分点),名义与实际增速均低于乡村1.2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的推进使农村人口及其消费有所减少,同时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继续领先于城市居民。

  2.餐饮业市场有所回暖,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由负转正。1至10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限额以上餐饮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而去年同期是下降1.7%。

  3.不同渠道表现“冰火两重天”。许多大型百货商店销售继续出现负增长,网上销售增速则快于上年。在经济增速减慢,反腐倡廉、大力压缩“三公消费”的环境下,实体零售商业中的大型零售企业,特别是大型百货店的销售进一步变冷。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1至10月份,10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是百货店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仅0.15%,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9个百分点,其中增速下降的有7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8家,增速下降10%以上的有3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7家。网上销售则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至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5.6%;2014年“双十一”,仅天猫销售额即达571亿元,同比增长62.7%。

  4.大众化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在高档商品、高端餐饮消费增速大幅下滑的同时,大众化、中低端商品和大众化餐饮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部分消费相当一部分在小型或微型商业企业中实现。据测算,1至10月份,限额以下单位(包括个体商户)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1%,均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销售和餐饮收入的增长幅度。

  5.绝大多数大类商品热销程度降低。1至10月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3类商品中,零售额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的有12类,只有通讯器材类增速快于去年同期。近几年快速增长的热点商品如金银珠宝、汽车、石油及制品、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等,增速均下滑到10%以下,分别增长-1.7%、8.6%、7.7%和8.4%。

  6.下半年以来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缓缓下行。随着经济增速的降低和物价指数的回落,从6月份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逐月减慢走势,由5月份最高增速12.5%,徐徐下滑到10月份的11.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1至10月份比1至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在12%至12.3%之间,实际增长在10.8%左右,均低于2013年。

  专家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快创新,减速提质为特征的新常态,消费品市场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其市场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率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主要原因是:消费品市场增长最根本的源泉是居民收入,经济减速必然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减速,并伴随商品消费增幅的降低;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快速提高,2013底65岁以上人口已达1.31亿,占人口比重升至9.7%,一般老年人消费趋向保守,意味着消费能力下降的人群不断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新增消费更多地表现在服务性消费上,而服务性消费绝大部分没有统计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此外,销售额基数已经很大,增速降低一些是正常现象,既便增速下降绝对额的增长依然是递增的。

  2.政府不再直接刺激商品消费。前几年政府补贴家电、汽车消费,对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其中,2009年至2010年,由于补贴消费,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销售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分别增长1.62、2.59和3.24个百分点。今后,随着观念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加之补贴消费往往不仅边际效用递减,而且会透支未来销售,大规模直接补贴消费的政策将不会再现,未来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不会再依靠外部拉动,市场内生力量将成为消费品增长的唯一动力。

  3.消费品市场趋向健康化发展。多年以来,中国消费品市场上公款消费比重很高,腐败性、奢侈性、炫富性消费氛围浓厚,虽然拉动了消费增长,但这种消费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对社会风气的腐蚀作用也很大。中共“十八大”以来,严控“三公”消费、严厉反腐、倡导节俭已常态化,公款消费,以及腐败性、奢侈性、炫富性消费必将受到持续抑制,从而促使消费品市场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4.大众化消费品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前几年,消费品市场高端化消费热度较高,高端的百货店、专卖店、餐饮店普遍以30%左右的销售速度增长。自2013年以来,高端商品和餐饮消费增速大幅下滑,市场开始向大众化、理性化回归。这一发展趋势将延续下去,今后大众化消费保持热度,将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常态和主要“引擎”。

  展望2015年,多数专家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值可能放缓到7%的环境下,消费品市场增幅也会随之小幅回落,不过仍会高于GDP增速四个百分点左右,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不低于11%。大众化、理性化、网络化消费特征将进一步凸显,全年消费品价格涨幅稳定可控。做出这些判断有以下几点依据:

  1.2014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工业增加值、货币供应量消费、物价等增速不断走低,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5年某一时点,由此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2.从中央调控目标和转方式的进展来看,各项政策已经开始见到效果,服务业比重在提升,就业状况较好并将保持下去。虽然明年总体经济形势仍较严峻,但外部经济环境中美国有稳中趋好的迹象。国内就业压力不大,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增长。此外,以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增长成为政策重点,宏观调控亦有较大的余地和空间。

  3.2014年10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要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能”消费;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重点推进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相信随着这些政策要求的落实到位,将从总体上有助于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物价涨幅继续呈现回落态势,1至10月,居民消费价格仅同比上涨2.1%,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9、10两月只上涨1.6%。预计明年投资增速在“微刺激”方针下不会很高,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同时网上购物的快速增长,对商品价格上涨也会起到抑制作用,这些都将为明年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热点二:内贸体制改革再启动    

  在中国,国内贸易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购销业,即商品的批发零售,也包括商贸物流、拍卖、典当、餐饮、住宿等生产生活服务业,是一个多行业的庞大体系,而按照业内约定俗成,流通业与国内贸易行业在概念上等同。

  1992年原国内贸易部成立之前,内贸流通主要分属原商业部和物资部管理,流通体制改革也由两个部门在生活资料(包括生活服务)与生产资料(包括生产服务)两大流通领域各自推进。原商业部系统的流通体制改革起步较早,但最初的改革如1979年开始的农副产品提价、开放城乡集贸市场、允许个体经营商业等,仅是商品购销政策和经营政策的局部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国合商业计划经济流通体制。全局性的商业流通体制改革始于三十年前的1984年,当年的国务院92号文件对商业流通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之后国务院又于1986年发出国发56号,1987年发出国发55号两个文件,对各项商业改革的目标及政策加以补充、重申和细化。

  历经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十年的流通体制改革,计划经济的指令性流通体制被完全冲破,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自由流通体制初步形成;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不断丰富,买方市场逐渐成为常态;流通行政管理也彻底实现了政企脱钩,不再直接管理系统内企业,而是面向全社会流通业实施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回望总结,这一段流通体制改革在有些方面并未实现初衷,也付出了一些社会代价,留下了一些历史遗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就内贸工作又下发过几个文件,主要有2005年的国发19号文件和2012年的国发39号文件,对行业进步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鉴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这两个文件也包括201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内贸工作所发的文件,其主要内容是指导并促进流通产业加快发展,解决流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而对内贸流通体制这类上层建筑改革问题涉及不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这标志着中央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号角,所提目标与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相呼应,同时也准确体现出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在流通行政上的应有作为,抓住了影响国内流通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

  据了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将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任务交由商务部牵头,为此商务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对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是疏理总结以往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先进的流通管理方法,以建设法治健全的营商环境为主要目标,形成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二是按照总体思路为国务院代起草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指导文件,上报国务院审改后正式发布。这次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将超越以往仅涉及内贸自身发展的局限,强调贸易服务经济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定位;将重点在流通主体、客体、载体及行业管理上依法立规矩;将加快推进政府内贸管理转变职能、搞好服务。

  三是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考虑到中国国内贸易在立法上的缺失,此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又是改革的主线即中心任务,商务部拟选择若干个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开展试点,要求每个试点城市选择1到2项条件较为成熟的改革内容重点突破,为面上的改革创造可资借鉴的经验。试点周期一般为1至2年,难度较大的改革项目可酌情适度延长。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标,是在整个内贸流通领域基本理顺政府内贸行政与国内市场、与参预流通的企业、以及与涉商社团组织及服务机构的关系,形成流通领域各个主体依法参预流通治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内贸流通格局及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提供正能量和新动力。

  在商务部指导下,上海、南京、青岛、厦门、广州、成都、黄石等一批城市已经完成改革试点方案的起草,几个城市的试点方案还赴京汇报并通过了专家论证。据曾经参加上海方案论证的专家介绍,其方案在指导思想上聚焦于“市场规则、营商环境、流通创新”三大领域。其中前两个领域是纯粹的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流通创新则主要是发展问题,但也涉及了流通体制中内贸管理职能的转变,如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公益性建设等。

  上海还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某些做法应用于本次流通体制改革,拟构建一个“市场决定、政府有为、社会协同”三位一体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青岛的试点侧重于商贸流通的地方立法,厦门侧重于探索完善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南京侧重于商务行政向行业组织让渡部分管理职能,成都侧重于理顺各政府部门流通治理的权责划分,广州的改革方案则突出了促进行业诚信自律及行业组织去行政化等内容。

  可以预见,2015年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将在选定的城市全面展开,国务院关于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文件也将适时出台。目前,由于这个改革文件仍在起草过程中,其所涉及的内容或要点均未披露,因而无以置评,但业内专家对此次深化改革仍充满期待,故提出以下希望及原则建议:

  流通体制主要涉及上层建筑,因此,一是要用法治理念统领改革方案的制定;二是应把转变政府内贸管理职能作为此次改革的主要抓手;三是要将推进政府内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流通体制健全化和营商环境法治化的重要手段,并纳入流通现代化建设内容。最终应改变内贸行政管理职能与权能不对称,微观越位与宏观缺位并存的局面。

  改变内贸流通行业管理由内贸行政部门独家承担的局面,建立“五位一体”的内贸行业治理结构。即在遵从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内贸行政的商政管理(含公共服务)、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管理、流通社团组织的自治管理(含行业自律)、内贸流通企业的自我管理、媒体及消费者等各方面的社会监督管理,划清各自职责,形成协同机制,使流通行业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信息反馈有机统一,衔接紧密,提高管理效能。其中,内贸行政管理仍是行业管理的决策核心,依法行使提供流通基础设施、制定规划规章及流通行业政策等法定职能;政府各相关部门应执行统一的流通行业政策,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依法履行职能;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职能应下放给行业组织或实行政府向专业机构招标外包,内贸行政部门对后者履行职能的情况实施指导监督。可先由试点城市通过修订地方法规,对“五位一体”的内贸治理结构依法明确,在试点中改进完善总结经验后予以推广。

  按照“三原则”推进流通管理法治化。即法无禁止的流通主体即可为,包括流通主管部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不得干预;法无授权的流通管理部门不可为,一般情况下不出台管理性规定;法有规定的必须为,流通管理部门必须依照已有的相关法律规定出台管理规章,把流通管理中的法定事项管起来。

  此外,还应当在试点城市完善地方流通法规的基础上,对国家层面的内贸流通法律抓紧填补缺项,可先以行政法规的立法形式缺什么补什么,综合性的流通大法从长计议。今后,有关内贸流通的规范性文件应逐步做到:直接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或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条款,依法发文,推进政策管理法治化。

  内贸管理职能应逐步从管理社会流通行业向管理社会流通行为延伸。即商务行政部门不仅管理专门从事商品流通和提供服务的内贸流通行业,对所有进入内贸流通领域的经营主体、客体、载体和交易行为,只要属于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无法有效解决的事项,都应考虑以不同方式纳入内贸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范围。例如,工业企业的自销,其它非商务部管理的商品流通的某些共同行为规则,等等。这既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继二十年前内贸行政转向对全社会流通行业管理之后,又一次“破茧成蝶”式的职能转变。

  热点三:大众化消费成为主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用这句话来形容2014年的中国餐饮行业,可以说恰如其分。

  2013年,餐饮业在上年创下1991年以来(不含非典的2003年)最低增长率之后,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全年销售增长率进一步下滑,大批高端餐饮企业被迫加快转型。2014年餐饮行业总体销售有所回暖,但从总体上看,高端餐饮仍未走出困境。然而,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找到适应消费变化、并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转型途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市场稳步回升趋势明显。1至6月,全国餐饮收入12989亿元,同比增长10.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相较一季度,二季度增长明显加快,增速重新回至两位数。餐饮收入增幅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由一季度的2.2个百分点降至2.0个百分点。更为可喜的是,上半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3773亿元,一改去年以来持续的负增长颓势,同比增长2.9%。

  进入下半年,餐饮市场继续表现出企稳态势。1至9月,全国餐饮收入19934亿元,同比增长9.7%。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2%,转型成效开始显现。

  中国烹饪协会预测,全年整个餐饮行业发展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继续维持正增长。

  专家认为,国内餐饮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这就是更加注重大众化市场,在销售策略及自身建设上积极探索、努力加以改进。

  高端餐饮业态向多元化发展。如小南国集团,在高档正餐小南国品牌之外,推出更为轻量化的新品牌南小馆、小小南国,并与美国知名多业态餐饮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上海开设一家主题西餐厅,同时还拿下日本Oreno品牌的中国独家代理权。

  以“美食头等舱”为口号的净雅连锁餐饮公司通过收购海鲜火锅品牌,将一部分业务转向中等以上收入大众消费群,并将部分高档正餐店改造成精品海鲜火锅店。此外,净雅还向自助餐和地铁站点餐饮市场拓展业务。总之,在业态上高端餐饮正在以各种方式形成高中低端多元化系列。

  在产品提供上大力弘扬“群众路线”。被称为“北京餐饮名片”的全聚德近两年开始尝试卖早点、自助餐、鸭肉包子等,有的门店甚至开到社区。原来以打造“餐饮界的LV”为宗旨的俏江南,近年来除了推出网上订餐服务外,2014年更是开始卖盒饭,每份售价最低仅为26元。高端餐饮企业湘鄂情已成为北京多家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的服务商。京伦饭店、西苑饭店纷纷开设了便民外卖。

  积极拓展婚庆喜宴、团餐、休闲餐及家常餐等市场。许多中高档餐饮企业将其作为转型升级的几大突破口。如上海知名餐饮企业绍兴饭店,将一个门店转型做喜宴中心后,单店营业额升至近亿元。与高端餐饮店门庭冷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特色休闲餐和团餐往往需要排队、生意红火,而南昌的中高档餐饮企业丹凤轩正着手向“老百姓的家庭厨房、企业主的食堂”转型。

  推展体验式特色餐饮。不少餐饮企业在满足一般传统消费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满足目标客户群体的多样化、体验性需求。

  深圳的“海鲜超市”餐馆就类似一个小型超市,顾客可以直接提篮子选取刺身、寿司、高档海鲜等,然后在门口餐桌上直接吃饭。这类餐饮店既无厨房、又无厨师、也不需服务员,体验式餐饮让人力成本得以“减负”,顾客乐此不疲。

  5、加强中央厨房建设。一般大众化餐饮企业往往在大中城市开出若干个连锁店,而为了实现标准化和低成本,中央厨房就成为必然之选。中国饭店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饭店企业将中央厨房建设列为战略发展重中之重。如杏花楼中央厨房经过QS认证,加速向食品加工业延伸。广州酒家的食品加工业占总营业收入的73.86%,达10亿元以上。

  6、调整用工结构解决“用工荒”问题。近两年来,各地餐厅招收了一大批四、五十岁左右的“大嫂大妈”服务员,不仅填补了用人缺口,控制了人力成本上升,而且相比于青春靓丽的80、90后服务员,这些人以对客诚恳、责任感强、做事稳重踏实、工作细致等赢得了客人的信赖。

  7、信息化提升订餐效率。2014年,如同购物、打车、家政服务等行业移动网购风行APP一样,众多餐饮企业也加快开发智能手机APP订餐,以适应网购者需求,增加消费粘性,满足移动互联时代新的购买方式。中国烹饪协会表示,未来几年,中国餐饮业O2O在线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2亿人,使用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将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订餐和付款的主流方式。

  专家认为,国内餐饮市场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主要动力,都正在进入新常态,即从以往畸形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高端消费为主要牵引,回归到大众化消费成为中流砥柱。

  2014年6月,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大众化餐饮占全国餐饮市场的比重由现在的80%提高至85%以上,并提出21条引导性措施。

  按照《意见》中的表述,大众餐饮主要包括早餐、快餐、团餐、特色正餐、地方小吃、社区餐饮、外卖送餐、美食广场、食街排档、农家乐以及相配套的中央厨房、配送、网络订餐等多种业态及服务形式。有专家评论道,在上述大众餐饮中最值得注意和重视的是快餐。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国内快餐业营业额已超过2000亿元,连锁网点突破100万个,并以每年20%的速度发展。商务部的调查也显示,东部省市快餐营业规模已明显超过正餐,广东更是高达90%。

  也有专家认为,社区餐饮、老年餐饮、休闲餐饮、团膳市场等,需求都十分旺盛,餐饮企业走“大众路线”选项很多。但与此同时,大众餐饮对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竞争十分激烈。

  特别是随着租金、人工、食材、能源等成本不断上涨,餐饮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据中国饭店协会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该协会监测的重点企业总成本费用均同比上涨超过10%,利润率同比降幅近10%;其中上海餐饮企业人力成本上涨15%至20%,租金平均上涨10%左右。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毛利率较低的大众化餐饮必须要有足够高的上座率和翻台率才能有利润。据调查,当前餐饮企业的上座率要达到125%才能保本,而前几年75%就可达到盈亏平衡点。

  对此,专家建议,发展大众餐饮并不是一味地降低价格,大众餐饮市场也有着不同的消费层次和价位档次,。即便公务消费减少了,中高端餐饮仍有相当的私人客户。餐饮企业在变局出现时,一定要依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经营定位和价格取向,“大众化”不是“随大流”式的盲目从众,不要从一种倾向走向另一种倾向。

  对于2014年政府有关部门“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的规定,以及所有申请上市的餐饮企业同年全都遭遇“所请不准”的挫败,专家们提出了两点建议:(1)对于前者,希望政府部门与相关行业协会共同磋商,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2)对于后者,希望证监会支持一下大众化餐饮公司上市融资,毕竟这方面百姓需求旺盛,且我国餐饮业每年新增就业在百万人以上,占全国每年计划新增就业比重达十分之一。

  热点四:轻奢品消费越来越热    

  按照国际上的定义,奢侈品(Luxury)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典型的商业性奢侈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时尚设计、产品质地和品牌声誉,有些还具有经济学中所说的“凡勃伦效应”,即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认同是高价而非低价,以此作为炫耀身价和成功的象征。

  类似于军事术语中的“战场迷雾”,中国奢侈品的总体销售规模也存在着令人无法看清的“商场迷雾”。2014年10月,美国贝恩咨询公司联合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监控》报告(以下简称贝恩报告)预计,今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为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78亿元,将比2013年下降2%。以此数据倒算,2013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在1202亿元人民币左右。然而,按照中国奢侈品协会的统计,2013年国内奢侈品消费总额为19458亿元,竟然比上述数据高出15倍之多。又据中投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专家预计,2014年中国奢侈品行业销售额将达到20209亿元,此数据相比于贝恩报告中的同年预计数字则高出17倍,而照此对比上述中国奢侈品协会公布的2013年行业市场规模,2014年国内奢侈品市场规模不仅不会像贝恩公司所言下降2%,反而增长9%。显然,以上各方在对中国奢侈品的统计范围和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更令人感到迷惑的是,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副主席Armando Branchini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称,2013年中国所占世界奢侈品市场份额从1995年的1%至2%,上升到29%,折合630亿欧元,这个数据与该协会和贝恩公司共同发布的贝恩报告中的150亿欧元则出入甚大。

  尽管各方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说法不一,但业内人士对2014年国内这类商品市场发展趋势的看法基本一致: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销售呈现出“冷缩”状态,而且这股“冷空气”从2013年就已出现。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严格控制“三公”消费,以及从严治党持续打击腐败等,都导致奢侈品消费中公款支出及礼品销售部分极大减少。据中国奢侈品行业协会公布的分析数据,以往10年国内奢侈品消费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13年仅增长6.1%,是历年增幅最小的,而2014年更下一层楼,某些奢侈品实际增幅只有2%至3%。前述的贝恩报告也披露,从劳力士手表到阿玛尼西装再到法拉利跑车,今年在中国都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此外,法国烈性酒制造商人头马君度宣布,2014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15.5%。法国名贵白兰地马爹利、顶级葡萄酒拉菲亦在中国市场遭遇拿破仑式的“滑铁卢”。继上年市场增速下降,2014年中国的茅台等高档白酒销售也继续下滑。2014年10月前后,各大奢侈品集团陆续公布的财报也印证了中国国内奢侈品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奢侈品巨头LVHM(路易威登)前三季度销售增速大幅下跌到4%,意大利PRADA(普拉达)称中期业绩比去年同期下降21%,其中利润大幅下降20.6%,英国皮具奢侈品牌Mulberry(玛百莉)上半年营收下跌7%。据国外机构调查,中国男姓是奢侈品购买的核心人群,而他们购买奢侈品大部分是为了送礼而非自用。世界著名奢侈品公司首席财务官Stacey Cartwright坦承,中国的送礼文化是该公司在华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言而喻,国内持续的反腐行动对奢侈品在华销售造成强烈冲击,贝恩公司的报告也认为“反腐倡廉”对中国奢侈品的礼品销售造成了致命重击,尤其对官场送礼的典型产品高级手表和高级男装的冲击最为明显。

  国内奢侈品市场销售“遇冷”除了反腐方面的因素,海外购买取代国内购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14年,相对于奢侈品国内市场“遇冷”,国人的海外购买热度依然不减。2014年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奢侈品市场虽然增速也在下降,但总体情况却远好于中国,其中就有中国出境消费和“海淘”购买两大因素的助推。奢侈品研究专家劳迪姬·达尔皮齐奥就说过:“中国人在国外的奢侈品支出比在国内多出2倍。”中国奢侈品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则认为,2013年中国人买走了全球47%的奢侈品,总计1020亿美元,而只有280亿美元消费留在中国内地,消费外流率高达73%。201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进一步转向境外,其中美国、欧洲将分别比去年增长7个和6个百分点。显然,这种现象与国内奢侈品进口综合税负过重导致价格过高、跨国(境)电商的发展、全球物流便利化,以及国人的海外旅游继续升温等多重因素有关。有外媒指出,一件英国Burberry(博柏利)风衣在中国网站标价2.9万元人民币,而在日本仅售33万日元,在法国为2395欧元。

  近年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轻奢侈品正在奢侈品市场中异军突起,成为一个更大消费群体的“新宠”。

  所谓轻奢侈品一般由顶尖设计师原创设计,工艺及品质优异,但价格仅为高端奢侈品的几分之一、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在中国大陆,这类轻奢侈品从普通白领到“金领”各层次人群都十分喜爱并在价格上能够接受。

  2014年,越来越多的这类轻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热销,除了牌子不如高端奢侈品声名卓著外,许多轻奢产品质量并不逊色,设计上极具个性,而价格十分“亲民”,有一些本身就是一线时尚大牌开设的副线产品。有专家指出,略显遗憾的是,中国本土企业轻奢侈品牌的开发起步较晚,气候未成,唯愿加快研发、竞相面世,成为“中国创造”的一个分支,扩大消费新的“蓝海”。

  按照瑞士信贷银行2014年10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大约有118万人资产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其中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人数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而在该报告定义的全球10亿中产阶层人口中,中国人占据了三分之一。专家预言:尽管2015年国内高端奢侈品市场有可能继续降温,但外购市场将仍是增长的势头,会继续呈现出“内冷外热”、国人奢侈品消费大于国内奢侈品销售的局面;奢侈品中个人消费比重和总额会持续上升;假以时日,高端奢侈品在华市场销售曲线也将重新向上并蒸蒸日上,而包括国产品牌在内的轻奢侈品,将会以比前者快得多的增幅,在中国大陆创造出一个几千万消费者的巨大市场。

  热点五:社区店便利店受青睐    

  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崛起,中国实体零售店的原有业态格局出现了强弱易位。百货店、大型超市这两类大型店铺的强势地位不断下降,多年称雄于零售界的光环逐渐消褪。与此相反,社区店、便利店的发展则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按照联商网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在国内就已关闭大店超过158家,创历史之最。其中,百货店12家,大型超市146家。有专家分析说,这个数字远不能反映全国大店关闭真正的严重程度;也不说明百货店的处境好于大型超市,实际上百货店的困难比大型超市更大。按照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服务公司CBRE的调查,2014年上半年中国关店歇业的商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

  2014年下半年,以百货店、大型超市为主的大型零售店关店潮仍在持续。7至10月,上述联商网统计范围内的主要实体零售企业又有超过21家门店关闭,连同上半年关闭的158家,2014年1至10月共计关闭超过179家大型门店,是2013年全年35家门店关闭数的5倍之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显示,2013年拥有大型店铺最多的连锁百强企业的门店增长率只有7.6%,为十五年来最低增幅,而2014年预计仅在5%左右,将再下一个台阶。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大面积关店潮,很多企业的新开店数量尚不及闭店数量,全年大店铺增长率可能比以上预计数字还要低。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还发现,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等大型店铺愈来愈沦为“商品展厅”、“试衣间”或“电商仓库”。业内有专家称,未来5年百货店业态将会消失。这个观点甚至在美国媒体上也有知音:“新一代消费者认为百货商店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思维方式”。

  然而,多数专家认为,网络购物不可能完全取代百货店和大型连锁超市,网购冲击虽然是现实存在的,但零售业态的代际更替往往是渐进缓慢地发展,此外大型实体店也有自身难以替代的优长,只要创新转型得法,仍然会有自立于世界零售之林的重要席位。

  实际情况似乎正在印证上述看法。自去年以来来,传统百货店、大型超市面对电商等渠道的销售分流,正将转型、融合作为创新求存的手段。

  按照专家的梳理,目前传统百货店和大型超市的转型创新主要从消费者、门店和供应链三个层面展开:在消费者层面,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线上线下贯通给消费者更多权利、更大便利,运用大数据了解和预测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以精准营销提升销售并开展个性化服务;在门店层面,强化各种消费者体验,重新打造并优化会员管理系统;在供应链层面,重在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强流程衔接,降低总体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和体系竞争力。

  值得点赞的是,2014年百货店、大型超市的转型普遍选择了“重塑实体店核心能力”—提升商品自营能力,改善购物环境和商业诚信;增加各类生活服务功能,与商品零售形成互补互动效应;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做好数字化配套,开展全渠道营销等 。

  放眼全球,发达国家的网购对实体店也造成一定冲击。

  例如,美国过去三年内排名前100位的大型零售商中,店铺数量增长速度从原来的超过12%下滑至不足3%,但大型零售店中的佼佼者依然保持成功发展的态势。比如90%以上商品自营的梅西百货、90%以上为自有品牌的阿尔迪折扣店、以最低价格为会员提供高品质商品的好市多会员店、以差异化自有品牌成为区域零售标兵的赫伯、美国消费者最喜欢的零售商魏格曼等,其共性都是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努力把商品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极致,从而“粘”住了消费者。

  排名美国百货连锁零售第5位的诺德斯特龙,2014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北美最受欢迎的时尚零售商”,其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不断提供附加服务,时刻关注并改善用户体验,尽管美国大约有8%的退货具有欺诈性质,诺德斯特龙仍坚定不移地允许顾客无条件退货。

  过去两年来,与百货店、大型超市日益式微相比,购物中心和社区店、便利店却日见红火,前者无论投资开发量还是供应规模均在国内均呈爆发性井喷;后者即社区店、便利店发展向好,则主要因为社区商业日益受到重视与扶持;网购中的O2O模式迅速崛起;80、90后人群成为消费主力;为使物流“最后一公里”降低成本并在时间上方便网购者,需要增加最贴近消费者居所的实体店铺作为“自提点”等。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13年连锁百强企业中百货业态与大型超市的销售额整体增长分别为9.6%和8.7%,而便利店主要代表企业的销售增长率为18.2%,增幅在整个零售实体业态中位居榜首。

  专家们普遍感到,除了购物中心这类综合消费场所,2014年实体店铺发展“大慢小快”的局面越发明显,并将在未来几年得以延续。

  2014年,不少主要业态为百货、大型超市的零售企业纷纷向购物中心转型,并以此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切入点。沃尔玛在2014年9月开始将其在国内自行投资建设开发的首个购物中心落户珠海,总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同月,步步高集团举行全球招商大会,启动投资50亿元体量达70万平方米的“新天地”系列长沙梅溪购物中心。按照计划,步步高的“新天地”购物中心系列在明后两年将陆续开建13个,总建筑面积达617万平方米,分布在湖南、江西、四川、重庆、广西、贵州、云南等中部及西南二三四线城市。

  此外,各地的欧尚超市有些升级成高鑫广场购物中心;而英特宜家购物中心、永旺梦乐城购物中心、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中心、主业为肉类加工的雨润集团等,都提出百亿投资或百个项目的超大开发量。

  对于百货、大型超市公司热衷于转型购物中心,专家分析说,一方面,这是因为大型零售店现金流充足但近几年商业物业租金和人工费用水涨船高,致使利润微薄,不得不寻求转型,摆脱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则是购物中心聚合了超市、百货、电器城、服装、餐饮、娱乐休闲等,这个“大盒子”比传统大店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更有聚客能力,也更能适应消费者对现代生活的新期盼。此外,去年以来许多购物中心“去百货店”的举动,可能也是大型零售店企业自建购物中心的一个原因。

  专家预计,2015年购物中心仍将是大型零售商热衷投资的热点领域,同时警告说,国内大型购物中心存在着不少城市总量过剩、全国在建规模过大、“同质化”竞争过度三大隐忧。

  世邦魏理仕指出,2013年全世界建造大商场最多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9个。英国莱坊房地产经纪公司说,中国正在建设多功能综合商业地产项目有800多个,总面积达3亿平方米,相当于1000多个美国最大购物中心—“美国商城”的规模。

  目前,在我国购物中心存量和在建数量已占据全球近一半规模的现状下,招商难和营业场所大量空置现象已经出现,未来问题可能会发展得非常严重。

  回顾去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专家们对于社区店、便利店发展势头作出了乐观向好的预见,而2014年商务部的典型调查似乎也在支持这一判断:上半年小型业态的便利店销售同比增长13%,主要设在社区的超市销售同比增长11.9%,在所调查的六种主要实体零售业态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位。

  尼尔森在2014年最新发布的《购物者趋势》调查中指出:比起其它的零售渠道,中国便利店的年度门店数量增长高达17%。这个比例在三线城市(21%)和四线城市(26%)更高。

  此外,当年国内社区店、便利店的发展还展露出了一个新的热点:便利店依托网点密集、贴近社区等地缘优势,愈发成为电商O2O模式和社区物流服务的有效载体,线上互联网巨头、线下零售巨头甚至物流快递巨头、各路风投资本都开始热“抢”便利店资源。

  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1号店、大润发、步步高、顺丰等纷纷与便利店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智慧城市建设对社区商业模块的重视,也使得便利店的业态地位日益提升。

  专家们认为,目前,社区店、便利店都在尝试加载更多的生活服务功能,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营销,开发自有品牌以提升毛利,增加鲜食比重和餐饮面积以吸引更多客流,一个社区店、便利店蓬勃发展的春天正向消费者走来。

  热点六:电商与店商融合发展

  2014年以来,国内电商零售市场延续了超高速增长趋势,预计全年网上零售的增幅至少比上年高出8个百分点。从2008年到2013年,尽管每年网上零售绝对额的增长都大大超过上年,但随着基数的扩大增长速度逐年放慢:2008年为128.8%,2009年为105.2%,2010年为75.1%,2011年为70.2%,2012年为66.1%,2013年为42%。

  然而,2014年前三个季度网上零售同比增长幅度重拾向上的走势,达到49.9%,考虑到四季度“双十一”网上促销再次“火爆”,全年网上零售增幅超过50%已成定局。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增长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2014年国内网上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首次超过10%。其中,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用户网购增长极为迅猛,远远超过PC机网购的增速。

  与此相伴随的是实体零售商所受冲击继续增大,经营更加艰难,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一方面是电商继续攻城略地,另一方面是店商设法反击图存,双方开始呈现出集团性对垒PK、手段上相互渗透、资源上合作共赢等“竞合”局面。

  1.实体零售商实施抗争电商的“莲荷行动”

  “莲荷”即联合的谐音。该词语出典于南宋诗人杨万里描写西湖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14年10月为迎战电商“双十一”大促销,在零售门户网站联商网倡导下,银泰、步步高、天虹、银座等10家国内区域零售商联合行动发出盟誓:在11月11日至16日,以同类商品不高于电商的价格开展联合大促销。

  此倡议发出后又有100多家国内大型零售商加盟,截止11月5日参加联合促销的企业门店总数近1.65万家。有业内专家评论道,从感情上对于实体零售商的这个行动表示理解,毕竟被电商年年“蚕食”无路可退,但从理性上并不认同,从后果看可能事与愿违。

  首先,仅仅比拼价格未必能够击中对手要害。以天猫为例,其恃强的最大因素并不在于参与它“双十一”促销行动的店铺比“莲荷行动”参加方多出一万家,也不在于价格有多么低,其最新的“杀手锏”是,今年天猫“双十一”将通过其面向全球的国际版“两大在线平台,实现国内消费者可以买到全球的商品,全球消费者也能买到中国商品,这一点是“莲荷盟军”无法做到的。

  其次,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真的“血拼”价格,必然导致双方不惜代价的非理性竞争行为,但愿“莲荷行动”追求的“别样红”,不要以商品所有者账簿中的“红字”,换取一时业绩的红火,透支市场未来的销售“红利”。至于那些虚假的价格战,诸如“先提价再打折”、“头戴三尺帽,不怕一刀砍”的把戏,则是对商业诚信的亵读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2.实体零售与垂直电商加快探索O2O模式

  2014年初,永辉超市在福州的8家门店开始上线微店业务。苏宁云商与国美电器在完善线上销售平台的同时,O2O结合促销的痕迹日益明显,苏宁甚至提出线上线下同价的销售策略。迪信通、中复电讯、乐语等传统手机连锁买场都在天猫或京东商城开设了官方旗舰网店,以“在店中体验,在网上下单”或“网上比价,店内下单”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流程的对接。

  2014年底“触网”的步步高将正式上线云猴网平台,通过其5个子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的“四流”协同与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信息收集、定单收处、物流管理、货款支付、商品交付等综合能力的升级。

  国内最大的自营垂直电商京东商城把O2O的整合对象瞄准了线下便利店,分别与上海、哈尔滨、温州等15个城市的一万多家便利店达成战略合作。参加的便利店如快客、好邻居、良友等,在信息系统、会员体系、消费信贷体系及服务体系等方面与京东深度整合,京东则利用自身平台为上万家便利店搭建入口,消费者在京东下单后,由便利店的后台信息系统指导商品的分拣配送。京东O2O模式的合作对象不仅有便利店和药店等小型店铺,还包括在生鲜产品上与标准超市和大卖场合作,与服装鞋帽、箱包家居连锁店的品牌实行专卖合作。专家指出,这类O2O模式在媒体及各种论坛上很“热”,虽然电商平台与实体店的结合已成必然趋势,但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只有大约六分之一的连锁零售企业O2O效果明显,四成已开展O2O的连锁企业效果未彰,仍有四成多的连锁企业没有开展O2O。可见,此项探索尚在途中,目前尚难言已获得广泛成功。

  电商平台以两种方式“接地气”

  所谓“接地气”即电商平台与线下结合。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商平台与线下零售商融合形成O2O模式。

  2014年国内这方面的标志性事件,当首推万达与百度、腾讯的O2O战略合作。三方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万达电子商务公司。该公司由万达持有70%的股权,百度、腾讯各持15%股权,合资公司将打通三方线上线下一体的账号与会员体系,建立通用积分联盟平台,同时在大数据融合、wi-Fi共享、产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深度合作,据称其合作将带来三方共赢的好处:万达借此由单纯线下模式转变为O2O模式,百度流量得以变现,腾讯则开拓出除京东以外的O2O第二条战线,分散投资风险。

  另一个令人瞩目的标志性事件,是阿里巴巴计划以53.7亿港元对银泰百货集团进行战略投资,双方联合打造O2O全渠道流通链。其中,银泰百货集团将银泰网注入双方新建立的平台公司,打通双方会员体系、支付体系、商品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商品交易、会员营销及服务的融合通联。

  第三个标志性事件是群体性的,即国内大部分一线电商开始选择网购商品后的快递与顾客就近在实体店自提商品“两条腿走路”。京东商城与好邻居、顺丰优选开设了社区“嘿店”;1号店与全家连锁公司在上海的300家便利店达成合作,开展定单包裹顾客自提业务;天猫、苏宁、当当网、亚马逊等也纷纷推出商品自提业务,以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运输成本高、送货时间不便民等难题。

  有论者指出,尽管这项“网订店取”尝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快递配送依然是主流,但毕竟拓展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渠道,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的电商在这方面早有探索并有着许多成功的案例。

  另一种“接地气”的方式是电商平台直接开设实体店。今年以来,许多国外电商平台开始直接开设实体店,如美国最大的服装定制网站Bonobos开出了线下实体店,可试衣后网上下单,隔日送货,其效果是回头客和成交单价都高于单纯的线上销售;亚马逊宣布将于2014年圣诞购物季之前,在纽约曼哈顿开出第一家实体零售店;英国时尚奢侈品电商My-Wardrobe在伦敦Whiteley购物中心开设了首家实体店;日本电商巨头乐天株式会社在东京繁华地段开设出占三个楼层的实体咖啡店,等等。这种平台电商直接开店的模式在国内也已出现,专家预计2015年这一类尝试将增多加快。

  通过O2O实现C2B个性化定制,家居厂商尚品宅配是这方面的典型,其详情可参阅本报告热点之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评述。

  2014年国内电商震惊中外最大的热点,恐怕莫过于两大事件。

  第一件大事当属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先后在美国成功上市。其中阿里巴巴上市的影响轰动全球,并创造了两项纪录:(1)成为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IPO;(2)在10月28日其股市市值超过了世界最大零售商沃尔玛。

  第二件大事是2014年中国“双十一”网上促销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购者参预,阿里巴巴当天销售达571亿元,国内电商当天销售总额预计超过800亿元。有业内人士预言,未来不排除“双十一”将变成世界性网购节的可能性。也有专家提醒,今年的“双十一”网购投诉量继续上升,其中上海投诉量已超过去年两成,退货难成为投诉的重点之一。尽管新《消法》已确定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原则,但天猫预售仍拒不执行。这个问题必须解决,网购在退货、纳税等问题上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国内媒体喜欢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首个字母组合成BAT一词,用以指代这三大互联网公司,而我国流通业界则往往习惯于把它们仅仅看做是网上零售商。有趣的是,英文BAT的词义之一是蝙蝠,如果将零售业比做鸟类的话,这三大互联网公司确实很像似鸟非鸟的蝙蝠,因为除了网上零售外,它们还有着社交媒体、支付工具、P2P网贷、金融理财、拍卖、地图、娱乐、医疗、教育等极为广泛的业务范围,阿里巴巴还正在试图介入好莱坞的电影业。即使是在网上零售领域,这三家互联网公司也只是为零售商家提供平台及相关服务,说他们是零售商家的服务商更为贴切。从严格意义上看,只有京东、苏宁易购之类的垂直电商才是真正意义上线上的零售商。

  然而,尽管零售只是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个业务分支,以阿里巴巴为主要代表的网上零售平台对于实体商业的冲击,也大到了令后者难以招架的程度,并形成日益猛烈不可逆转的全球性“风暴”。因此,顺应时代潮流,减少百货店、大卖场等大店铺总量、优化线下门店体验性功能,实现线下门店与网上平台的合理配置与整合互补,将成为未来实体零售商业的理性选择。沃尔玛在美国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一方面,它在减少新开店铺的数量、增加电子商务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它已将一批大型店铺改造成电商业务的中心仓库。

  热点七: 商品市场转型新空间    

  商品交易市场是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以及批零兼营市场三种类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交易市场建设快速发展,为搞活流通、扩大消费、衔接产销、调整结构、增加就业与税收、促进城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3年全国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即达到5089个,年末出租摊位数348.8万个,营业面积28868万平方米,成交额为9.83万亿元。

  近年来,国内市场建设和发展呈现出以下变化和特点:

  一是,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数量略有减少,但总体成交额持续上升,表明市场平均销售规模和辐射能力不断提高。2013年全国亿元以上市场数量比上年减少105个,下降2%,但总成交额却上升5.74%。

  二是,专业性市场发展好于综合性市场,表明市场细分的专业性趋势增强。近几年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的数量都在增加,但后者增加的数量数倍于前者,市场出租摊位,营业面积和成交额也呈同向变化。截止到2013年全国综合性市场数量为1381个,占27.1%,成交额为2.03万亿元,占20.7%,而专业性市场数量为3708个,占72.9%,成交额为7.8万亿元,占79.3%。

  三是,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多数集中于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明显呈现东多西少,东强西弱态势。2013年亿元以上市场分布前10名的省份和百分比分别为:浙江767个,占15.1%;山东558个,占11.1%;江苏547个,占10.7%;广东364个,占7.2%;湖南327个,占6.4%;河北253个,占5.0%;辽宁217个,占4.3%;河南170个,占3.3%;湖北169个,占3.3%;上海164个,占3.2%。这10个省市亿元市场数量合计达3536个,占全国总数的69.5%,其余21省市合计为1553个,仅占30.5%;而如果用商品交易额加以对比,则悬殊更大。

  四是,网上批发零售对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的“现场、现货、现金”交易方式冲击明显。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监测数据,截止2013年底,仅浙江省已登记的商品交易网上市场就达157家,当年全省市场网上网下共实现总成交额3.74万亿元,同比增长30.3%,而据该省义乌小商品城反映,其线下市场近两年成交额增幅趋缓以至于基本持平,两相对照,不难想见网络市场分流力度之大。目前义乌市已经注册21万家网商,每天发送70万个快递包裹,数量之巨与国内京、沪、穗、深、杭等电商最发达的城市同处第一梯队。

  五是,一些大城市批发商品交易市场出城外迁,按照规划集聚发展。易址迁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市场周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噪音扰民等问题,同时腾出市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或开展绿化等。

  上海市2011年在青浦新建占地1680亩的大型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将市区部分农产品交易吸纳;2013年发布的《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规划》中,又明确将这个市场作为“一主一副”两个中心批发市场中的主市场;该《规划》还提出“中心城区不设置区域批发市场”。

  南京市2010年在江宁区新建众彩农产品物流园,将主城区8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体迁入。武汉市2010年在黄陂区新建占地3000亩的汉口北批发市场,将汉正街等市场转移迁入。杭州市于2008年即已将市区9个农产品专业市场全部迁入郊区余杭新建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其中,供销社的一个果品市场实行了买卖双方全部使用IC卡开展交易和结算,即交易和结算的电子化。

  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考察北京市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当疏解首都的非核心功能,其中包括“疏解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此后,北京市动批、大红门等批发市场开始加快向河北等地转移疏解。河北白沟、永清、天津武清等地正积极承接转移市场迁出的商户。

  六是,公益性农产品批零市场发展加快。自2010年国务院39号文件提出“支持建设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以来,许多城市如上海、北京、杭州等纷纷通过新建、回购、投资控股、增资改扩建、公建配套、税费减免等方式,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网点。

  有专家认为,国内商品交易市场的转型升级主要沿着五个方向:(1)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化;(2)城区内批发市场外迁发展集聚化;(3)批发市场交易与电商融合化;(4)交易结算电子化;(5)传统落后市场减量化,存续市场品牌化。许多专家指出,目前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上仍属粗放型发展,数量型扩张,设施配套不足,交易方式落后;布局和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市场占地面积盲目求大,出现招商不足,出租率低;许多市场群定位不合理,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秩序混乱;绝大多数市场品牌集聚度和国际化程度不高,等等。

  对于2015年国内商品交易市场如何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专家提出以下建议:加快传统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步伐,实行线上线下市场有机融合。从信息发布、商品展示、订单处理、资金支付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义乌购”、浙江塑料网上交易市场、临沂商城市场等,都已经实施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战略,效果初显,势头良好。还有一些商品交易市场对于采集的商品成交价格信息,在分析整理后,以信息指数的形式向外发布,范围包括小商品、女装、童装、纺织品、丝绸、蔬菜等,深受业内欢迎。此外,还应大力推广实体批发市场的电子化交易及统一结算,继续支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化追溯示范工程。

  引进新的交易形式,实行品牌化经营,规范化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场重视品牌建设,引导经销商实行品牌化经营,改变市场低端形象,树立品牌市场声誉。

  2014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已在国家工商局进行商标注册,以此促进义乌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化经营和品牌形象传播。上海、深圳、寿光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则试水拍卖交易,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具有示范意义。拍卖方式对于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标准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今后应当在更大范围、更多市场推广。将市场摊位交易者由个体工商户向公司制法人转变,有利于市场规范化经营,应从政策上予以鼓励支持。

  加快大型商品市场国际化进程。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推进市场同时开展内外贸业务;二是走出国门办市场。商务部外贸司已在义乌小商品城、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海宁皮革城试办了第一批内外贸结合的商品市场。

  2013至2014年义乌市场的外销率已达65%,商务部确定在义乌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临沂的市场也在大力发展出口业务,2013年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5倍,2014年1至6月同比增长80%以上。多年来,中国特色的小商品市场越来越多地走向全球,在中欧、南欧、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开办市场200个以上。随着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业内应敏锐地抓住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走向世界出现的新机遇。

  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大型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政府应当继续予以扶持,但也要防止批发市场建设中“泛公益化”大包大揽的倾向。总之,应当根据政府财力的可能与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的初衷,开展公益性批发市场建设,合理把握公益性市场与营利性市场之间的“度”。

  热点八:快递业领跑商贸物流   

  2014年,国内快递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整个商贸物流业中一枝独秀。据国家邮政总局统计,截至10月20日,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业务量突破了100亿件,超过了2013年92亿件的全年业务量。快递全行业前三季度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已接近2013年的全年水平,分别达到2294.1亿元和2555.8亿元,同比增长23.9%和34.3%。我国快递业务总量从2006年的10亿件增长到2013年的92亿件,年均增幅高达37.3%,市场规模升至全球第二位,而2014年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突破百亿件业务量和高速增长数字的背后,是近年来促进快递业迅速成长的两大动力。

  一是“改革红利”。2009年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经营许可的方式放开了民营快递业务,国家邮政在快递业中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民营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由于体制机制障碍被扫除,民营快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壮大。

  二是网络购物快速发展。2014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仅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就达到了2888亿元,增长了54.8%,加上限额以下企业的网上销售,以及网络C2C销售,网购总额的巨量增长成为快递业务“爆棚”的主要推手。

  目前阿里巴巴在中国在线零售总额中已占据近90%的份额,2013年其快递合作伙伴为其投递了50亿个网上交易的包裹,而2014年“双11”促销当天,在阿里巴巴销售额突破571亿元的背后,也产生了2.78亿元的快递物流订单;加上其它电商所带来的巨量快递业务,快递业迎来了“春运”般的繁忙:邮政与快递企业在“双十一”当天共揽收快递包裹8860万件,接近日均处理量的三倍。

  在中国的快递行业中,民营快递企业的经营实力已有了极大提升,成为举足轻重的主导力量。20世纪90年代初在广东顺德起步的“顺丰速运”,至2014年7月已拥有15架自有全货机、1.2万多台运输车辆,其9100多个营业网点遍布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并延伸至部分海外国家。“申通快递”、“圆通速运”、“中通快递”和“韵达快递”被业内称为“三通一达”,除了申通初创于1993年以外,其余三家都是在2000年左右成立的。这几家最初的小微企业的营业网点已遍布全国,均成为员工人数达到10万以上,年业务量超过10亿件,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块头”。

  此外,还有“天天快递”、“百世汇通”、“宅急送”、“国通快递”等快递公司活跃在全国各地。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德勤共同发布的《中国快递行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民营快递的业务量占比已经达到了全国的79%。以上提到的9家民营快递,再加上国有企业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构成了国内快递业务量的前十名,其业务总量占比达到87%。

  虽然成长迅速,但民营快递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东重西轻,城强乡弱”。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快递业的三大重点区域,2014年前三季度其业务总量68亿件,占全国比重高达72.4%。民营快递网络主要覆盖城镇地区,农村市场的配送范围非常有限,绝大部分的农村消费者仍然难以享受到廉价优质的快递服务。

  专家指出,国内快递业向着城乡无差别覆盖、区城平衡式发展、海内外市场通开转变,将成为今后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一大看点。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首先,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逐渐普及,密集的城市公路网和“村村通公路”的实现,三、四线城市和县城以及广大农村均已经具备了发展网络购物的配送基础,电商企业也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片蓝海。

  2014年7月,阿里巴巴的菜鸟网联合日日顺物流宣布,全面激活2600个区县的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全国93%的区县家电送货入户。日日顺物流目前对这2600个区县的快递配送网已深入到乡镇和村,做到了“销售到村,送货到门,服务到户”。专家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的民营快递企业加以仿效,启动快递网络下伸和下乡战略。

  其次,政策导向十分“给力”。国务院2013年《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支持农村的物流快递配送点建设。

  2014年初,国家邮政局提出了“快递西进”和“快递下乡”工程,对快递企业在农村和中西部的网络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加以鼓励。国务院在2014年9月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支持快递业整合资源,与民航、铁路、公路等运输行业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第三,“双向开放”带来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海外投资的不断增加,以及淘宝等跨境电商的发展,迫切呼唤其与包括快递业在内的中国物流携手“走出去”。国务院要求“要让国内外快递企业同台竞争,倒逼国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我国国内快递市场已经对外资放开,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欲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先机,必须一方面抓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抓紧在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农村市场布局。

  专家提醒,面对新的形势,包括快递业在内的商贸物流企业除了要更多地采用精细化管理,提升信息化水平,改进经营效率外,尤其应注重提升体系化竞争能力。物流活动有着明显的规模经济、网络和协同经济效应。

  商务部《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运行意见》中将“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作为提高物流社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借此思路快递行业也可以考虑探索“共同快递”,即在同业或技术关联企业间实现优势互补式的业务整合。这种整合可以包括多种形式,既可以是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可以是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前述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与日日顺物流的业务整合就很值得关注:由于有大数据支撑与及时提供的信息,能够使物流快递公司根据现场情况来选择合理高效的路线与方式,完成物流递送,从而借“信息之手”扮演调度员的角色,适时准确高效地指挥快递物流。

  此外,物流快递企业另一个加速进军的领域是城市社区,其新的运作方式为“电商平台+快递+便利店”。顺丰速运在推进O2O过程中已经开始发展“快递+便利店”模式,2014年人们看到了顺丰“嘿客”等快递企业在跨行业经营与社区便民服务等方面做出的初步尝试。

  最后要说的是,快递的包装问题已经变得不容忽视—相对于实体商业限制塑料购物袋的行动,以及反对过度包装、鼓励回收利用包装物等节能举措,网购快递在这方面几乎毫无作为。专家建议,政府及快递企业应鼓励有偿回收包装物,积极推动逆向“绿色”物流,使快递中的堪用包装物尽量回收循环使用,借以保护环境,降低物流成本,造福社会与民众。

  热点九:商业模式创新潮涌动   

  近年来国内经济主体的创新活动进入加速期,涵盖了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其中,流通领域的创新呈现出高频度、综合性特征,尤以商业模式的创新最为活跃。

  萨缪尔森说过:“商业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文明”;另一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市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企业家精神,而创新正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管理学“教父”德鲁克则把创新与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有业内专家指出,已存续几千年的商业之所以至今依然是朝阳产业,呈现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气象,压力和动力缘自市场竞争,提升和进步出自不断创新,而创新的推手和“灵魂”则来自流通领域中的企业家精神。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借助于有限度的零售业开放试点,中国本土零售商业开始了最初模仿性的业态创新。之后的几十年,国内流通领域的创新活动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逐步从零售领域扩展到物流、批发和各类服务行业,渗透到流通业的经营思想、技术手段、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本土流通企业的创新活动逐步摆脱单纯的学习模仿,愈来愈多地增加了自主创新元素,而在华外资流通企业在商业模式的本土化创新上也愈发深入,双方共同推动着中国流通业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不断迈进。这方面成功的创新案例不胜枚举,以下仅从创新商业理念的视角做一点归纳分析,以求起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1.从售卖商品到售卖生活方式

  这是近年来大型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商业理念上的重大变化,为此推出了众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例如杭州大厦在继续其高端定位的同时,正在以“售卖生活方式”为新的经营宗旨,将其巨大的高档商品卖场改造成向中产阶层和白领提供综合消费的生活场馆;它还在周边城市高档社区推出了全新的业态—城市生活广场,其中既有超市,也有许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服务项目,以此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及休闲。

  在“售卖生活方式”的理念下,许多原以百货为主的大型零售场所正在大量增加服务项目,以“一站式生活消费”挑战大卖场的“一站式商品购物”。被称之为中国首家“未来超市”的合肥乐城超市,则提出“贩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快乐的生活方式”。从理论上说,消费的概念要大于购物,传统零售业从售卖商品到售卖生活方式,是商业理念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创新,由此增加了许多连带消费,尤其是生活服务和娱乐消费,从而为吸引客流、扩大销售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2.业态深度细分与业态业种融合

  前者以百货店最为典型,主要目的是按照不同的客户群设计不同的百货业态,以增强销售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客户黏性。

  例如,大商集团以“全景式现代商业”为目标,通过合资、并购和自建,形成了麦凯乐这类高端百货、千盛这类时尚流行百货,以及各种老字号的现代综合百货等,从而使其百货业态在细分基础上系列化,覆盖于各类不同的客户群。

  又如,王府井百货推出了“四下一上”的百货业态,即地面上有综合百货、精品百货、时尚百货和准购物中心百货等四种百货业态,“天上”则有百货网店,从而构成多维度、立体化的百货业态集群。

  华润万家作为超市业态细分的“标杆”,其创新的最大亮点在于不断创造出适合不同消费层的新业态,并成功营造出多种业态的协同互补效应。

  此外,业态业种相互混合与随情变异,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另一条重要路径。如今随着不少商业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变迁,已经很难将其归入某种“国标”业态,许多零售企业混搭了大量服务类经营项目,而相当一部分购物中心服务性消费尤其是餐饮收入已超过购物销售额,从而使购物中心业态的称谓显得有些名不符实。可以肯定地说,伴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和服务性消费比重的上升,未来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将破除业态界限并融入更多的服务业种。

  例如,发展极为迅速的孩子王就实行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不仅经营准妈妈和0-14岁儿童所用的全部商品,而且提供婴儿游泳、儿童游乐、早期教育、摄影及才艺培训,以及产后恢复等系列化服务,称其为服务性零售商业当不为过。今后,这类业态业种融合、“非标准化”的商业企业会越来越多。

  3.逆向思维、错位竞争、内功制胜

  打破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是创新思想得以产生的逻辑起点,而独辟溪径的逆向思维往往成为制胜关键,纵观流通行业中的成功创新主体几乎都是从思路到行为“与众不同”者。

  同时拥有大润发和欧尚两个超市品牌的高鑫零售就是这类典型:当众多国内外大牌零售商纷纷到一、二线特大城市开店时,它却把70%的门店开在了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避开了与强大对手正面竞争;当几乎所有大卖场在同一品牌上开展价格血拼时,它选择了经营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在国内零供关系处于高度紧张、供应商叫苦不迭的大环境下,它却与供应商建立了“不压榨、不拖欠、不为难”和谐共赢的供应链关系;在许多零售企业把提高毛利率作为增加利润的不二法门时,它却将努力的重点放在了内部挖潜上。2013年高鑫零售在毛利率低于一些外资同行的前提下,净利润率达到3%,而营运支出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只及Tesco(乐购)的一半,全部323个大卖场无一亏损。

  近年来,以坚持自营声名鹊起的安徽安德利百货在创新商业理念和制度化精细管理上,也体现了逆向思维、错位竞争、内功制胜的特点。其自营相对于当今国内百货业通行的联营显得十分“另类”,但却获得持续成功;其经营发展方针也不是做大做强,而是“不做全国做区域,不做全能做功能,不做第一做唯一”。它在巢湖地区集中发展从而成为强势企业,即使沃尔玛在巢湖市的大店也无法与之争锋;它建立的五个方面的管理机制,非常有效地完善了商品自营功能;此外,它懂得第一是可以被超越的,而“唯一”别人却无法取代。

  4.从制约经营发展的“瓶颈”入手,创造高效的商业模式

  在这方面,服务行业的创新案例较多。其中,洗衣业中的荣昌公司独创的“1带4+联网卡”模式,一举摘除了影响传统连锁洗衣业发展的六条“绑索”,解决了洗衣行业存在的特许方管不住加盟商的问题,同时做到了荣昌、加盟商和消费者三方受益。荣昌创造的“e袋洗”收费方法更是既简便又有趣,将原来100多种洗衣收费变为一种—无论你在袋中塞进多少衣物,都按一袋衣物收费,荣昌还教顾客如何在袋中多装衣物以节省洗衣费用,增加了此项服务的娱乐色彩。

  顺丰速运的商业模式也是从消除“瓶颈”入手,对快递物流业来说,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航空运输是跨区域、大范围运输最快的方式,顺丰速运十多年前就提出了“高端定位、直营连锁、航空运输”的商业模式,如今已坐拥15架全货运包机,在国内小件快递上形成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2014年顺丰又瞄上了冷链生鲜及电商快递两个潜力最大的物流市场,未来将在物流市场上形成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合约物流、小件快递、廉价快递等多线布局。

  开拓所有购物“窗口”,全天候全方位迎候客户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以及“全渠道”的理论和实践,均体现了上述商业理念。由于本报告其它部分已就此展开评述,此处不再赘述。

  5.运用“两化融合”,实现厂商直面消费者的营销互动

  “两化融合”,即国家大力推进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这方面某些捷足先登的厂商不仅将信息化用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绕过流通企业,直接通过自建O2O实现了C2B,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直接面向厂商开展个性化定制,并实现“厂门对家门”的直接配送。

  新型家具企业尚品宅配即是这方面的成功实践者。其创造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全国各类居住房型及各种形制的家具两个数据库,为家具生产电子开料锯加装“制造执行软件”,为加工中心安装接口软件,利用互联网和自有实体店与顾客实行交易互动,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偏好和房形特点参预家具设计并提出修改要求,定制家具由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柔性化生产系统加以制作,然后配送到家。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高度互动的商业买卖行为,但家具卖场已不再需要,尚品宅配的实体店实际上可看作直面顾客的设计室和体验间。这是运用信息化将生产革命、流通革命和消费革命结合起来经典案例。

  需要提醒的是,美国在预测未来的十大科技中“个性化定制”被排在首位,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扩展范围,很是值得流通业界人士密切关注,并在如何应对上早做筹谋。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以“创新创新再创新”,重申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定意志,在APEC峰会上他又将创新驱动列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三大特点之一;同年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主旨演讲中创新一词出现了37次。可以预期,新的一年中国商业模式的创新将延续积极态势,掀起新的浪潮,进入更高境界。

  热点十:消费者主权时代到来

  2014年,知名服装品牌佐丹奴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0.2%下降至57.9%,经营业务现金流则大跌47%,下降到8500万元。为了“止血”,第三季度该公司净关闭74间零售店。

  类似的情况非止一端,而是相当普遍。2014年上半年,知名畅销品牌七匹狼关店347家、九牧王关店73家、卡奴迪路关店53家、希努尔关店46家……过去白领们青睐有嘉的品牌产品纷纷遭遇不景气的窘境。

  专家认为,上述情况的出现,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率已连续四年下降是主要因素,但消费者自主意识的回归,“我的消费我做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计划经济年代由于体制缺陷造成商品短缺,消费者只得接受“生产什么买什么”几乎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中共十四大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的几年,国内开始形成买方市场并常态化,但主导权不过是从生产商那里转到零售商手中,零售界“渠道为王”的口号,不仅成为同业竞争理念,也是对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胜利宣言,同时在一些商家心目中,还隐含着对消费者选择权的“包办”。“代顾客挑选商品”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北京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颜艳春说,正如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需要五颜六色的汽车,而福特公司却依然故我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显然,许多制造商无情地“绑架”了消费者的需求。在后工业文明时代,消费者们同样很是被动,每天都会收到一堆垃圾促销信息,被零售商们“死缠烂打”,而后者总是一厢情愿地推销其产品,无视消费者内心的自主诉求。

  有专家认为,这种情况也与销售方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有关,而过去这种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总是弱势的一方。但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许多商业信息都将透明,无论是制造商还是零售商,谁也不能再无视消费者的知情能力和自主选择权。

  两年以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将“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一项重要标志。毫无疑问,在消费者主权时代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服务提供,无论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还是服务商都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意愿和权利,否则高库存危机和大面积关店就不会只是少数企业的不幸,也不会只是一时的现象。

  抚今追昔,落实消费者主权过去有经济体制、供求关系、技术条件三大障碍。前两个障碍由于改革已经得以消解,而技术条件的障碍如今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复存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购物就必须到门店中去;而互联网出现之后,线下门店不再是购物的唯一选择,包括电商平台、社交网站等全渠道营销已经出现。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选择渠道自由度的“解放”与增加,对于商家来说,这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迎合和承认。总之,消费者主权的回归也是体制与技术进步的结果,而后者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所起的作用更大。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出井伸之解释索尼衰落的根本原因时曾说:“新一代基于互联网DNA企业的核心能力,就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所有传统的产品公司都只能沦为这种新型‘用户平台级公司’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有专家解释道,他的意思是说,互联网公司比传统的产品公司更能知晓并迎合消费者意愿,更加尊重并体现消费者主权。

  近几年来,业内人士越来越认识到,消费者主权的回归,既有对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个性化的要求,也有在购买选择上更加互动化、群体化的特点。前者已出现多年,而后者则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后才逐渐“热络”起来的。

  以用户主导、数据为驱动的社群商业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品牌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逐渐由前者单向的宣传,过渡到两者双向的协商与互动。雷军强调小米成功的秘密在于“兜售参与感”,因为他看到社群商业下的品牌声誉,是由用户口口相传的口碑带来的,而不再是厂商广告“轰炸”的结果。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就是一个个用户评价的产物,前提是必须在交易互动和售中售后给消费者以良好体验。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创新和品牌传播过程中来,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消费群体,更希望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环节,希望产品能够体现自己的独特个性。消费者主导的社群商业在做出购买决策前,往往热衷于使用移动设备(手机、iPad等)在网络上加以比选,在社交圈中征询意见。大批消费者尤其80、90后在实体店浏览商品时,通常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商品条码或记录下货号,然后做三件事:一是在淘宝或线上专卖店对比价格,二是认真查阅网上的购物评价,三是利用微博微信在亲友或社交圈中征求是否购买的建议。此外,这类网购群也互相推荐值得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消费者主权具有了社群化的特征。

  随着中国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概念。如有的国内学者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一些过去单纯的消费者,现在变成了集品牌商品宣传推广者、创新推动者和项目投资者“三位一体”的消费商,即经营消费和消费群的商业人士。消费商这一概念两年前刚刚出现,据说在国外也有一个相似的概念,翻译到中国叫“生产消费者”(prosumer),意思是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消费商理论认为,一直以来,只有经营者赚钱,消费者花钱,但时代发展到今天,消费者终于也试图参与商品利润的分配了,并将其作为自身应得的一份权利。

  据国内首倡这个概念的两位学者刘茂才、庞博夫介绍,作为一个全新的商业主体,消费商有着许多自身的独特之处:1、消费商是全新的机会营销主义,他给予别人的不仅是产品而且还有机会。2、消费商主导的是“花本来就该花的钱,赚本来赚不到钱”,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利润分配规则。3、消费商不需要大投资,没有员工也不需要管理,是零风险的一个商业主体。4、消费商只是做一种(省钱+赚钱)机会的传播者,不负责具体的经营,是最佳的财富自由的经营者。5、消费商是一个最轻资产的商业模式。6、做消费商可以是第一职业,也可以是第二职业。7、消费商带来的是一种消费革命,让消费者也参与了利润分配,让更多人成为消费商,分配更加合理。8、消费商将成为销售的关键主体,优越于原来的店铺,是互联网时代的最佳互补。

  有业内专家评论说,关于销售商的概念,即映射出对于消费者主权的某种最新探索,也有着一些另人费解的模糊之处,其中关于消费商赚钱的方式就很不清晰。如果仅是向社交圈推荐商品从而获得商家的积分、折扣、奖品等,似乎仅仅是省钱、享受优惠、获得奖励,还说不上是赚钱。同时,还需要小心的是,消费商理论由于在盈利模式上的含混不清,不要被某些人歪曲后作为非法传销的理论依据。

  关于与消费者主权有关的国内新理论,另一位经济学者陈瑜教授的“消费资本论”在消费者应取得产业利润这一点上,与消费商理论有共通之处,但其理论的系统性更强,在国外也有一些影响。这一理论将资本按照发现的时间顺序,分成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认为经济学最早研究货币资本,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被承认并加以研究,但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真正的主人和竞争的最终决定性力量(货币选票的持有者-笔者注),其消费也是一种资本。当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将其看作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消费者返还利润。对此有专家认为,这种观点是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完全颠覆了经济学中的交易理论,也使投资和消费的界线不再清晰。然而,当消费者“银货两讫”买断商品后,商品所有权已经转移,除非对方自愿,否则再向卖方索要利润回报,恐怕于理于法无据。

  然而无论如何,从实践和理论上高度重视消费者主权并积极探索、努力适应,终归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它表明国内工商界和理论界看到了商业活动的大趋势。专家们相信,中国的消费者主权时代已经到来了,它将极其深刻地影响生产和流通,其内在的逻辑是:在市场的经济条件下,工业的主导作用、流通的先导地位均由消费者的主权所赋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宏观经济 金融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0 航材股份 688563 78.99
  • 07-10 苏州规划 301505 26.35
  • 07-10 智信精密 301512 39.66
  • 07-10 博盈特焊 301468 47.58
  • 07-07 精智达 688627 46.7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