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中航油走向毁灭之路 是谁搞垮了中国航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10:11 《中国企业家》 | |||||||||
采访/ 牛文文 程苓峰 文/ 程苓峰 编辑/ 李岷
本刊赴新加坡独家专访“中航油事件”的相关人士,还原中国航油(新加坡)走向“毁灭”之路 里森那句话很有名了:“我是怎么搞垮巴林银行的”。也许现在所有的人面对陈久霖,心中对他涌动的最大问题正是:“中国航油是怎么搞垮的?” 从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其海外收购思路及手法受到本刊推崇,到因参与期权投机交易而令中国航油爆出巨亏5.5亿美元的丑闻,陈久霖只走了三个月。固然,这是商业固有的波谲云诡,但是短短时间内一前一后这两个反差极大的陈久霖仍令我们难以平静。 那个思路开阔、作风果敢的陈久霖和那个赌性深重、不肯及早低头直面灾难的陈久霖,正是同一人;被誉为新加坡“龙头大班”、振翅待飞的中国航油(新加坡)和突然就走到破产深渊边际的中国航油(新加坡),也正是同一家公司。事后人们反思为什么中国航油(新加坡)和陈久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加速且不自觉地冲向“毁灭”时,“治理”成为普遍的答案。事实证明,长期在一中一新、一官一商、一国有公司一上市公司等两种体制、两种市场、两类文化的边缘结合处游走的中国航油(新加坡)和陈久霖,并未如此前人们夸赞的那样建立起了一套符合海外上市公司治理文化及规范的治理机制。要“走出去”,中国公司20多年来依托国内市场和环境建立起来的商业伦理与商业习惯,正面临国际商业环境的重新估量。 不过,“治理”只是一个笼而统之的答案,细节里才有魔鬼。在中国航油一案中,船板上的一道小裂缝是如何一步步扩大、渐渐令整块甲板开裂,最终令整个船体被巨浪包围吞噬,无可挽回?在这过程中,有哪些关节是本来可以令船体得到修复、虽有所损伤亦可勉强靠岸的?为什么中国航油(新加坡)一次次地选择了通往“地狱”的方向? 为了还原中国航油(新加坡)和陈久霖走向深渊的一步步,《中国企业家》始终与多方相关人士联系访问。而就在中国航油集团、国资委等保持着原则性的沉默之时,新加坡方面突然传达了愿意接受我们专访的消息。于是本刊记者立即飞赴新加坡,采访了“中航油事件”的部分知情人士。 我们希望此篇封面故事能尽量回答那个在开头第一段提出的问题:“中国航油到底是怎么搞垮的?”但愿我们在文中梳理出的“三关”有助于你理解一家从根本上是在“双轨”运行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走向失败的逻辑。 此外,我们当然也关注中国航油(新加坡)的重组。按照目前日程,重组方案将在1月20日左右浮现出雏形。也许当你拿到本期《中国企业家》看到我们这篇报道时,你对重组方案已比现在的我们了解得多得多了。我们记录下的,还是艰难重组过程中的一些可能性。 相关专题: 《中国企业家》封面系列文章:是谁搞垮了中航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