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连个体命运公司前景国家声誉 中航油重组迷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10:50 《中国企业家》 | |||||||||
文/本刊记者 程苓峰 牵连个体命运、公司前景、甚至国家声誉的多方博弈 通过重组救活中国航油(新加坡)而不是任其破产,是一个能够满足各方利益的选择。中方保住国有资产、新方挽回国际声誉、股民不必血本无归、航油集团卷土重来、淡马锡名
方向清晰,路径却难免曲折。其实到记者采写此稿为止,这还是一次很难看得通透的重组。中新两国能否保持默契?淡马锡会多大程度地涉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方可有作为?重组本身如何为中国航油发展埋下契机?陈久霖最终命运如何?如此种种都是悬而未决的命题,处于各方力量的博弈之中。 围绕核心方案展开 《中国企业家》获悉,中国航油(新加坡)的重组计划正围绕一个核心方案展开。其大致骨架是:原持有中国航油(新加坡)60%股份的中国航油集团投进5000万美元,原持有中国航油(新加坡)2%股份的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同样投进5000万美元;二者作为两大股东,并另外引进一到两家战略投资者。同时,中国航油(新加坡)所欠国内银团的1.2亿美元贷款后延,用公司将来的利润在5到7年内偿还。 对此方案,陈久霖直言还有不足之处。虽然早已遭到解职并不能参与重组,这位前掌门人显然对公司情况和重组局势都了如指掌,而且极为关切。 据航油集团有关人士说,陈久霖认为,“如此重组的最大弊端是负债太大,公司仍需要逐年用现金来支付债务,这会导致发展资金的缺乏。救助是为让其发展,而如果缺少发展资金,救助还有什么意义?只有公司财力能够支撑长远发展,才能赢得公信力、给股东真正的信心。” 他认为,“第一,不用现金支付债务,将债务总额按照国际惯例折扣30%后换成可转换债券;股民在5年后再决定将债券换为股票还是现金。这种安排的优点在于,5年中赚到的利润可以被投入长远发展;如果5年后公司盈利增强,股民则可能将债券换做股票。” “第二,劝说战略投资者追加投资,并向中国航油(新加坡)注入实体资产。” 这两个调整实现之后,中国航油集团的股份将由现在的60%下降到55%,淡马锡由2%增长到25%。而相应的债务偿还细节则是:亏损总额5.5亿美元,减去中国航油集团在10月配售15%股份获得的1.07亿、中国航油(新加坡)未分红利1000万、现金2600万,得到总负债4.07亿美元。按照国际惯例给予负债65%的折扣,实际负债2.65亿。再减去中国航油集团和淡马锡注入的总共1.5亿,实际需要偿付的债务金额是1.15亿美元,也就是在未来5年中只需每年偿还2300万美元。 “5.5亿听起来吓人,其实仔细分析并不可怕,”据陈久霖说,“中国航油(新加坡)2004年的正常利润在6000万美元,三分之一还债,三分之二投入发展,会有一个值得乐观的前景。”
相关专题: 《中国企业家》封面系列文章:是谁搞垮了中航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