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印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10:17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资本和人力回潮对印度虎意味着什么? 回到印度 文 本刊记者 张晶
Rahul Patwardhan是印度一家私募基金的负责人,最近的每个月里,他都会收到多达7份的商业计划书,其中多数来自在美国的印度人,“这些印度海归带着商业计划而来,准备开发软件、生物科技,以及纳米科技领域的产品,而且他们想离自己的大家庭近些”。 技术工程师Raghi Iyengar的经历是在美国的为数众多的印度人发展历程的写照。他说:“我想几年前你得呆在美国,因为那是技术创新之地。然而现在印度成了技术创新之地,所以我回到这里。” 摩根大通在最近的一份题为《印侨刺激印度全球化雄心》的报告里称,在海外旅居、定居和工作的印度人大约有2000万,他们正以各种方式为印度崛起贡献力量,其中有许多人选择回国发展。 从1950年代起兴起的印度人才外流潮,可以概括为两种人:苦力和智囊。他们离开印度目标倒是大同小异:更多的钱和更好的生活。只不过苦力是用劳务合同将自己出卖到中东国家,而将酬劳中的大部分寄回印度养活家乡父老。而智囊们则是举家迁往西方发达社会,靠才能和实力去赢取彼时印度不能够满足他们的一切。 但现在,这批外流人才中的精英部分,已选择回印度创业。正如中国在1990年代发生的故事那样,这些海归人士不仅加强了本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民间经济往来,而且带来先进的知识技能、管理经验和海外人脉关系,刺激本国更好地走向全球化。变化已经发生,对迟醒的印度虎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资本回流 资本的流动速度先于移民的脚步。目前流入印度的旅居印度人和印侨资金主要有三种:来自于在海外工作的印度劳务工作人员的汇款(以下简称海外汇款);来自于旅居印度人和印度海外移民的投资准备金 (NRI deposits),以及他们在股票市场的间接投资。 1990年代印度经济放开,海外汇款占据海外回流资本重要地位,而投资准备金的重要性和规模则不断减少。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涌入印度,政府从前对于投资准备金的政策优惠逐渐被取消。印度移民转而投资于印度资本市场。与此同时,一些早年的印度移民早已在海外功成名就,他们选择回到印度,成为最早的一批私营企业家和大型房地产商,他们投入的资本规模不断加大。但是,相形之下,印度吸引到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仍是少得可怜。 海外汇款自1970年海湾劳工潮以来就维持着一个令人咋舌的数额。1970年代海湾国家的经济被石油点燃,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很多印度人签订劳务合同,前往海湾国家工作。这些劳务工人中大多数都是在油田从事简单的工作和杂事,只有一小部分是作为专业人员输出到海外。大多数印度移民来自于印度南海岸卡拉拉邦,其他邦也慢慢成为了中东国家的劳务输出来源。 1991年,印度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打击了外汇转换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与此同时,海外汇款开始急剧上升。在2004-2005年间,海外汇款达到207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海外汇款急剧上升的原因还包括大量的IT专业人才签订短期合约,赴海外工作。 就绝对数量来说,印度的海外汇款是世界上最多的,即使是劳务输出大国——中国和菲律宾都相形见绌。而就海外汇款占GDP的比例而言,印度要超过任何发展中国家的两倍以上。在其他国家,海外汇款占FDI的比例约为42%,而在印度,海外汇款是FDI的6倍。这说明了两个问题:海外汇款实在是多,而FDI实在是少。 而海外汇款中,来自中东的海外汇款大头正被来自发达国家的海外汇款所取代。根据 IMF的数据,来自美国的海外汇款约为 91.6亿美元,约占印度GDP 的2%左右。而到美国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多,来自发达国家的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今年一月,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宣布为海外汇款开通电子通道insta remit,通过这个电子通道,汇款可以被送往印度1.5万个不同的地区。以往传统交易方法是通过银行汇款,需向银行支付7%到8%的手续费。电子通道开通之后,能够迅速减少中间手续费和时间成本,而且更便于纪录和追踪海外汇款。 而来自旅居印度人和印侨的存款则是仅次于海外汇款的主要外国资本流。由于1980年代的印度缺少硬通货,因此印度政府制定了优惠的NRI存款计划,以吸引这部分印度移民的外汇流入。NRI存款利率远高于国内利率。 后来为了规范NRI存款账户,印度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举措来推进NRI投资。由于经济转好,进入印度的FDI越来越多,NRI存款利率开始下降。NRI存款在2003财年达到顶峰,为36亿美元。 与此同时,对于外国机构投资者来说,印度股票市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流入印度股票市场。事实上,衡量印度股票市场的Sensex指数在2003年初还低于3000点,而在今年3月,则上升到了1万1千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1991年印度经济转型之前,鲜少看到外国机构投资者活跃在印度市场。而外资在短短十几年间涌入,2003财年达到顶峰,约114亿美元。这个数字在2005年稍有下降,至89亿美元。外国机构投资者(FII)在2005年投资107亿美元于股票市场。 NRI基金在这些外资中占有相当地位,但具体数字很难统计。 旅居印度人和印侨还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了印度房地产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印度房地产市场炙手可热的主要原因。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两三年间,一线城市如孟买和班加罗尔的房价上涨了一倍。同样的趋势也在向二线城市蔓延。 相似的情形也在中国发生。很多早年出国的旅居印度人和印侨已经功成名就,他们可以带上大量的经验和资产回印度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由于看好印度房地产市场的长线投资潜力,很多人都在印度置产,既为投资,也便于偶尔回来小住,甚至回国定居。 然而,这部分外资在房地产领域的具体投资额并不明朗。市场预测,在今后10年间,印度的房地产市值将从100亿美元增值至1020亿美元。去年很多房地产投资基金成立。包括ICICI风险投资、HDFC和新加坡开发商Ascendas。 智慧回潮 19世纪中叶开始,一小部分这个国家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曾头也不回地奔向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那里寻找他们的新机会。这被印度政府称为“人才外流”现象。这些移民多数凭借智慧的脑袋取得了当地永久居留权,成为移民国公民。 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大量的专业人士和小生意人出于对当时政治统治的失望,开始到英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寻找新的机会。这部分移民多来自于印度西北部。 到了1980年代,印度的人才外流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IT 业人才和其他专业人士离开印度,到海外工作一段时间,如硅谷等地。这意味着,他们中的大多数仍将回到印度继续他们的职业生涯。 如今的印度GDP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是高声咆哮着前进的“印度虎”。当这延续100多年的庞大移民群开始将眼光投向祖国时,让印度政府感到欣慰的“人才回流”现象出现了。毕竟,现在的印度充满着比那些发达国家更多的机会和希望。尽管不是所有人这么想,但是这些移民中的大多数选择回国,加入到印度蒸蒸日上的经济改革大潮中来。 即使只看看美国,就知道这些印度海外移民的力量有多强大。印裔美国人占印度海外移民的11%,他们成功地在这个国家站稳了脚跟。在所有移民国中,美国的印裔居民无疑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2004年美国社会普查的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225万印裔居民,这一数字是1990年的两倍。他们中的一半以上成为美国公民。印裔美国人的家庭平均收入将近7万美元,高于美国平均家庭收入的44684美元,是美国各种族经济力量的最强者。 1965年,美国颁布的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造成印度人大量流向美国。美国这项方案旨在破除种族等限制因素,吸收具有特殊才能和优秀的专业知识人才。彼时很多印度知识分子感到在美国对于事业更加有利,于是很快做出举家迁往美国的决定。这意味着,美国的印度移民结构教育程度非常高,多为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在最近的20年, IT精英成为新的构成,他们凭借英语和技术优势在硅谷获得了巨大成功。 因此,当这些充满智慧、具备全球化视野和丰富经验的印度移民决定回国时,这种“人才回流”比在任何国家发生的类似现象都更具魔力。 移民可以带来的经济力量不仅仅是复兴一个行业,他们甚至在移民国进入当地政府政治权力结构核心,游说当地政府,为移民国和印度的双边关系带来变革。 印裔美国人在政治和媒介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最直接的结果便是改善了美印关系。美国议会近来成立了一个两党联立的“亲印度会”,同样类似组织还有成立10年之久的国会印度连线(Congressional Caucus),该小组由印度人和印裔美国人组成,这是历史上美国国会第一次针对一个国家成立的核心领导小组。 “凭借大量对祖国忠诚的海外侨民,印度在利用印侨资本以开发其经济潜能方面有无限的机会。印度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避免浪费这个难得机会,它所带来的好处不仅对印侨本身,而且对整个印度都会受益。”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在报告结尾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