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印度洋海啸波及中国经济 > 正文
 

《全球财经观察》:中国与东盟的加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6:12 《全球财经观察》

  2004年12月26日海啸灾难后的东盟国家突然发现自己强烈的团体感,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地区和国际的融合。作为一个以出口导向经济为主的地区,东盟明智的领导人将眼光投向了近邻中国。这意味着中国不再作为竞争对手而存在,相反被看成是东盟的巨大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提供地。中国也对东盟抱有同样的期待。本刊记者在过去两周横穿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采访了各国政府要员和当地商人,并联合国内的报道,试图探寻中国-东盟未来恰当的相处方式

  文| 王恺 发自新加坡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本刊记者王恺所采访的东盟人士:

  新加坡

  何鸣杰 新加坡贸工部常任秘书

  陈锦伦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部主任

  马来西亚

  冯久玲 亚洲大趋势研究所所长

  郭威廉 马来西亚制造业协会总秘

  林敬益 马来西亚原产业部部长

  杨天培 马中商会会长

  蔡添辉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秘

  陈龙万 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负责人

  诺 丁 马来西亚贸促会副会长

  菲律宾

  阿奎那 菲律宾贸工部部长

  荷恩安兹 菲律宾投资部副主席

  巴雷斯 菲律宾能源部部长

  圣地亚哥 菲律宾半导体和电子工业联合会总裁

  《全球财经观察》系列专题报道:

  中国与东盟的加法

  第一篇:中国-东盟 唇齿间的机会

  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成熟的区域组织相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在孵化之中,三者之间还构不成竞争关系。

  第二篇:菲律宾求资若渴

  “美国人来了,日本人来了,我们更想和你们中国人做生意”。

  第三篇:中国制造的命门

  尽管东盟消费者已生活在中国商品的世界里,但却并不认同中国品牌。要与欧美日品牌竞争,中国商品如何脱胎换骨?

  第四篇:重庆摩帮失势东盟记

  重庆摩托车业在越南低端市场打价格战,导致各家企业自食恶果,最后被迫退出东盟市场。

  第五篇:谁在投资中国

  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项目中,主要以华商企业为主,究其原因,除了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之外,文化差异当是另一重要因素。

  第六篇:三大自由贸易区 三足不鼎立

  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成熟的区域组织相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在孵化之中,三者之间还构不成竞争关系。

  相关专题:

  印度洋海啸波及中国经济

  《全球财经观察》封面秀2005

  《全球财经观察》封面秀2004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啸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