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地震海啸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0:15 《环球》杂志 | |||||||||
《环球》杂志记者/贺萌 印度洋的地震海啸给位于板块交界边缘并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敲响了警钟。目前,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中国是否也会发生类似的地震海啸?哪里最有可能遭遇这样的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会遭遇强烈地震海啸袭击吗? 观点一:可能,但范围强度有限。重点在三大冲击区。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张训华在接受《环球》记者专访时指出,虽然我国有些地区确实也有可能会发生重大地震海啸,不过发生这种灾难的范围有限,强度也有限。 张训华说,从地理位置上讲,我国处于欧亚板块板缘内部。板缘在中国近海外还有一圈,即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巽他大陆架,而中国处于板缘内部。从东、南方向讲,受地震海啸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与我国接近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两个俯冲带,一个是马里亚纳海沟,一个是琉球海沟。这两个地区较易发生较大地震,从而威胁到我国。 在中国东部,地震海啸有3个主要冲击区,分别是京津唐地区、台湾地区和苏北及南黄海地区。京津唐地区发生的大地震如唐山大地震,属于板内地震,与断裂有关;而台湾地区的地震属于板缘地震,台湾岛的中央山脉就是两大板块碰撞产生的,该地区的地震属于(岛)弧陆碰撞型。这里是全球少见的位于陆地上的板块边缘,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第三个地区是苏北、南黄海地区,这里处于两个大构造单元的边界,也有可能发生地震。 观点二:台湾岛最危险,南海是高危区。渤海曾因海啸产生20多米的巨浪。 接受《环球》杂志专访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研究员于福江认为,在中国,最危险的还是台湾岛及周边地区。这一地区以前曾发生过几次海啸。1781年发生的海啸,据记载死亡人数有四五万,被认为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海啸。我国南海地区也是海啸高危地区,因为南海水深比较深,海岸比较陡峭。 于福江认为,渤、黄海地区也不能忽视。他说,有些人认为渤、黄海水比较浅,不会发生海啸,其实不然。1969年,在渤海中部也发生过一次比较大的海啸,由7级以上地震引起。我们在渤海海峡的两个监测站都看到了20多米的大浪。停靠在岸边的船因为受海啸影响,剧烈震动起来,就好像开动了一样。唐山一带房屋、农田都进水,很多人因为害怕而撤退。 同样的地震海啸,在水浅的地方能量小,但不等于这些地方就不会发生海啸。因此,沿海地区还是要紧绷一根弦,不能放松警惕。在我国沿海,在近海发生海啸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海啸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张训华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我国在制定中长期规划、东三省发展规划时,对海啸问题的涉及较少。这有其原因,因为一般认为在黄海、东海海区,发生大海啸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黄海是陆架海,而在东海,大陆架延伸到冲绳海槽,这里每年地震上千次,虽然活动性强,但对人类活动也没有大的影响,由于这里的板块间处于张裂状态,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印度洋大海啸实际上为我国的中长期规划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从规划上、机制上建立预警机制,虽然发生大型地震和海啸的可能性是南海大一些,而黄、东海小一些,但历史上这些地方是发生过地震的,以后也并非不可能。虽然规模可能没有印度洋地震海啸那么大,但由于东南沿海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因此对国民经济会有较大影响。 于福江认为,由于地震海啸这样的灾害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我国海边的工程设施、大型建筑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建设。我国对风暴潮、海浪、海啸引起的环境评价都有一定的标准,包括核电站在内的生命线工程,特别要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建设,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如果不是这样,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造成核泄漏,后果是不可想像的。世界有核安全导则,有相关规范,因此沿海地区的工程建设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必须预先估算建筑工程能够抵抗什么程度的灾害。 目前,有种观点是,地震和海啸是不可预测的。但张训华认为,实际上,我国对中长期地震的预报一直做得不错,这些对规划部门有较大作用;而短临预报——45天内上报地震将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而且将导致采取应对措施——确实难度很大。 专家认为,我们应该加强人类对地球、海洋的了解,加强科普。在教科书中,我们不应只强调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还应该强调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包括领海、内水、外水、专属经济区,对这些我们都应该了解。同样,我们还要了解地球与海洋的特点、个性以及对人类的危害及对策。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