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谁在投资中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6:55 《全球财经观察》 | |||||||||
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项目中,主要以华商企业为主,究其原因,除了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之外,文化差异当是另一重要因素 文|张衍阁 2004年11月24日,郑州市中央商业区核心区域的商城路和人民路交叉口,原汇龙城广
百盛百货集团的母公司金狮集团来自于东盟成员国之一的马来西亚。早在世界零售业大鳄沃尔玛、家乐福进入中国之前,金狮集团就率先来到中国,开始打造百盛百货的庞大帝国。自1994年进入中国的10年来,金狮集团旗下的中国百盛百货集团已经在中国30多个城市开了41家连锁店,年销售额逾百亿元。“百盛现在应该是在中国最大的百货连锁企业。”百盛集团市场营销经理张葳告诉《全球财经观察》。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东盟国家来华投资项目共达22075项,协议投资金额645.9亿美元,占中国合同吸引外资总额的6.85%;实际投入323.7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46%。 200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而在此之前,东盟国家对华投资之路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这种投资带来的影响,也已经渗透进了中国居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同百盛一样,来自东盟成员国家的企业中,在中国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著名公司还有:来自新加坡的嘉德置地集团旗下的凯德置地公司;来自泰国的正大集团以及来自菲律宾的晨光食品工业公司等。早在中国对外开放之初,这些嗅觉敏锐的东南亚公司就与一众欧美顶尖公司一道进入了中国市场,并且凭借文化上的高认知度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管理经验杀出了一条血路。 以凯德置地为例,目前在华总投资规模已达160多亿人民币。2002年,凯德置地取得了“外商独资投资有限公司”资格。在上海、北京、天津和大连,其兄弟公司莱佛士国际有限公司和雅诗阁集团也分别拥有和管理着430多间酒店客房和1,600多套服务公寓。其母公司——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团则是亚洲最大的上市地产公司之一。 而来自泰国的正大集团在中国投资额业已近40亿美元,设立企业213家,遍及除青海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年销售额超过300亿人民币。凭借该公司十几年前与中央电视台合办的《正大综艺》栏目的热播至今,正大的品牌在中国已是妇孺皆知。 然而,在东盟国家在华投资项目中,我们能够数得出的,似乎也只有上述少数几家公司投资项目。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投资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占了东盟国家全部在华投资的70%。 并且,东盟国家对华投资又主要来自东盟5个老成员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其中又以新加坡最多。 究其原因,除了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之外,文化差异当是另一重要因素。 在对东盟国家投资中国的企业考察后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主体是在东南亚的华商企业。据专家估计,在东盟国家的来华投资中,华商企业的来华投资约占70%。百盛母公司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的董事长钟廷森先生祖籍广东潮阳,正大集团则是由华裔实业家谢易初、谢少飞兄弟创建,菲律宾晨光集团董事长施恭旗先生祖籍是福建晋江等。 “来自这些国家的当地公司和国有控股的大公司很少,”百盛集团市场营销经理张葳说,“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比如东盟的很多国家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与汉民族在生活习惯上很难相容。” 而新加坡除了经济最为发达之外,其整体上华人比例也占大多数。 “目前在中国,外资的房地产商还很少。”凯德置地公关部经理李洁对《全球财经观察》表示。在她看来,房地产业是一个本地化特征很强的产业,凯德置地能够在中国市场有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凯德的本土化,同欧美等国的企业相比,作为一家华人创办的企业,凯德同中国市场没有太多的隔阂。 而这显然也是东盟国家同欧美国家相比的突出优势。 “对于百盛来讲,相较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可能中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对百盛的影响更大。”张葳表示。 在她看来,就算是对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也已经很难说会对百盛在中国的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了。因为现在中国国内百货店越开越多,越开越大,人均拥有的百货营业面积越来越大,如何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才是百货公司迫切要做的工作。 “我们不惧怕竞争,虽然我们是东南亚小国的企业,但是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早,已经是先入为主了,我们比国外企业更熟悉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北京百盛购物中心总经理刘敬锻对百盛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2004年4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2008年前,百盛将在中国开出100家店。 《全球财经观察》系列专题报道: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