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第三篇:中国制造的命门(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6:38 《全球财经观察》

  低档的阴影

  然而,虽然东盟消费者已经“生活在中国家用电器的世界”里,但《全球财经观察》记者在当地市场采访时也发现,诚如上面那位广告商杰曼所说的,中国货“还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这使得中国货陷入了低端产品的困境。在东南亚普遍存在的大型连锁超级市场GI
ANT的电器部,没有中国产品的踪迹。

  “中国家电产品目前只能以再包装的面目出现在超级市场里。虽然我们都知道很多产品的制造地就在中国,但是现在大家还是普遍相信日本和欧美产品的名气。”马来西亚较大的广告集团谋事客集团总裁李贵超说,“在购买大宗产品时,中产阶层肯定会买日本或欧美的牌子,中国货还没有摆脱掉低档的影子。”

  相比之下,日本电器自1960年代进入马来西亚之后,一直保持着高档商品的形象。

  即使是中国家电海外营销策略“成功”的海尔集团,在《全球财经观察》记者访问的马来西亚居民心目中,也是一个“生产冷气机,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中国货。”2004年,海尔在马来西亚的销售额达8000万人民币。

  马来西亚贸促会副会长诺丁对中国制造商品占领电器领域持保留态度。他告诉《全球财经观察》,2003年,日本是马来西亚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是第七,中国台湾地区是第八,“中国内地尽管排名是第四,但电器产品制造并非贸易的大头,更多的是由于和马来西亚大宗的原材料交易占到贸易额第四位的。”

  马来西亚最大的私营电脑企业商NATIONL TECH的李宏宇先生告诉《全球财经观察》,他在1988年就开始从事电脑销售业务,但是几乎从没有销售过中国的电脑产品,因为大家还不认中国的IT设备,即使价格低于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也无法销售出去。甚至,他听说过有电脑销售商因销售同类中国产品而关门的情况。关于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一事,李宏宇认为那就是为了品牌知名度的一场收购。

  “也许再过五年,这里会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但现在还言之尚早。” 李宏宇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全球财经观察》系列专题报道:

  中国与东盟的加法

  第一篇:中国-东盟 唇齿间的机会

  第二篇:菲律宾求资若渴

  第四篇:重庆摩帮失势东盟记

  第五篇:谁在投资中国

  第六篇:三大自由贸易区 三足不鼎立

  相关专题:

  印度洋海啸波及中国经济

  《全球财经观察》封面秀2005

  《全球财经观察》封面秀2004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