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锦麟:我们没有任何资格深谈国学的传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10:21 新浪财经
2006年9月23日,国学传统与现代文明——第三届世界华人精英会深圳论坛在深圳观澜盛大举行。新浪财经独家进行网络图文直播,以下为香港凤凰卫视著名时政节目主持人杨锦麟先生发言: 杨锦麟:心不苦但是命苦,没办法,这把年纪还到处跑,邱立本先生是我的大哥,大哥对不起,把我的名字排在你的前面。因为中午要赶到南京和徐州,所以朱学勤先生请你也别介意。 不知道平安保险原来有两个图腾,刚才看到吓一跳,孔子和爱因斯坦居然是你们企业文化象征,百感交集,我不知道这个题目跟你们的文化是否合适,我知道杨秀丽总裁对中国的国学比较追求。我今天提的概念不一样,我今天提的是“华学”,为什么要提这个概念,我要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我想从礼义廉耻说起来,我9月9日去台湾的倒扁会回来,当时的雨很大,浑身湿透,现场感受一个都市的民众对贪图政权的厌恶,作为台湾在民主政治化的过程,遭遇到一个重大的转折,这个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中产阶级对政治自觉地参与。坦白讲,那样的场面让我深受感动,整个过程是和平有序,满有理性,但是充满激情和创意的过程。 都会式的中产阶级的政治性格充分展现,在香港也有过这样的一次盛大的场面,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有50万人上街,一个垃圾也没有,那是一个静默的表示,我记得龙应台也曾经用“静默”两个字来形容香港的那一次风风雨雨。这一次的主办单位据说要静默,但是很难,我觉得压抑得比较久,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所以今天这个背景就用红色,刚刚来那个“倒扁”的手势特别明显。 我注意到整个诉求过程中,是很多的参与者是一家人带着小孩到现场,他们有一个说法是“新公民运动”,有一个主要的诉求就是重拾台湾的核心价值。这一次的9月9日到9月15日的战争当中,有四个大字特别醒目,就是“礼义廉耻”,我们知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部分,在现代民主转型过程中,中国核心价值在台湾的街头找到了交集,这跟现代文化的主题也一个吻合。 台湾的民主走过了二十年的路,是一个不完整的民主形态,诉求的过程中居然孜孜以求的是“礼义廉耻”,特别对一个无耻或者没有羞耻心的政治人物的唾弃,在整个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大雨滂沱,在风雨交加、慢慢长夜,这四个字,以及手势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所以我想,这在台湾所发生的一切,实际上跟传统文化跟现代文明这种整合和矛盾的互动也是发生在我们最近的传统国学、传统文化跟现代文明这种碰撞最新鲜的个案。 从“礼义廉耻”说起,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话题,我也参加了南京论坛和上海论坛,酒喝得比较多,有一些说话很痛快淋漓了。对中国的崛起或者和平发展,究竟这样的软实力的构成和内涵,前两个论坛也有过很深入地探讨。带着这个课题,我曾经在新加坡联合早报集团的一次演讲中,我把曾经说过的东西又说了一遍,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反映很热烈。但是有一位马来西亚的华人,联合早班的采访主任的文章中也提到,那位LIN,当场有这样的疑惑,我究竟是属于什么样的软实力,我是马来西亚的华人,但是我的母语是华语、是国语,是闽南话,我使用的书写的语言是中文,父母亲给我传承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我到底是中国的还是中华的,或者是华人的。我觉得传统文化其实在海外华人社会的延续和传承是非常地完整的,这条链接和传承在任何一个海外社会都可以找到一个完整的形态。我们一直以为在台湾中南部的农村地区是陈水扁的大本营,但是我们到了那里以后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任何一个风俗,对祖宗的崇拜是非常完整的,他的族群性格和民俗性格和文化的底蕴和中国大陆是没有任何的差别,甚至比我们还要完整。 我知道大陆近年来尊孔,很多崇拜和祭祀的礼仪不得不向海外华人和孔庙来请教,让他们教我们怎么敬孔,在这个文化的古国,其实现代的文化冲击下和各种政治言论的冲击下,我们现在要传承的国学和传统文化是残缺的,是需要在考古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和反思的。 所以,我觉得对中国的软实力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中华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涵盖传统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只有在礼乐崩坏的年代我们才会对传统文明进行重新的惨败,如果不重建我们的道德社会价值,我们或许会继续地对传统文明、文化的蔑视,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五十年代的打倒孔家殿,到了49年以后国学传统的断层,我自己认为我们没有任何的资格深谈国学的传统。 我们在座的同时代的人,我们记忆深处,毛主席的语录歌和各种各样的经典著作可以琅琅上口,耳熟能详,但是,虽然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略知一二,但是未必能够读出四书五经和三字经。 我们在寻找自己社会的传统的同时,我们发现这是礼仪崩坏的年代我们才会重拾对国学的敬畏和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个大义的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在现在的发展当中我们是不是具备了基本的要素,相对和平的稳定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的氛围,还有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角色的日益重要和凸现,我们综合国力的经济增长的指标,还有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基本素质的养成,还有一点,传统文化获得重新的尊重,并且在这种尊重的过程中跟现代文明实现的一个整合,产生不可或缺的互补。 如果是的话,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敬畏实际上有两点,在现代文明的社会下,国学传统提炼和升华,不能单纯的揣摩和刻本的复制,现在的说法是克隆,我个人认为要与时君进,要与各类文明的价值要进行各种接轨,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尝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有人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平等博爱和自由。传统近代改革开放以来的,既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当下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认定的一种价值认定,这是对传统回归和敬畏,也是对现代文明的吸收和追求,既是拨乱反正,也是返璞归真。 我们现在在乐此不疲地谈我们的发展和崛起,但是至少经济领域的中国因素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当然,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军事的崛起,一向是我们的禁忌,我们不断地说我们不称霸。政治上的崛起尚需时日,我们现在的政治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不足以让我们的国际社会和其他民族折服,但是文化的崛起和文化的输出传播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 文化传播已经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新的命题,文化传播已经化解一些疑虑,将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要强调探讨和总结归纳传统文明文化和现代文明,我们不能够把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关注点局限在中国大陆本身,还必须涵盖中国大陆以及台湾香港的合理的成份和内涵。 有一个理论是“睾丸理论”,香港和台湾或许是中国的两个男性所需要的物件,如果完全被吸纳的话就丧失了生命性,如果不完全割裂也就不可能有完全的活力,最好是若即若离,给适当的养分,一方面在经济上提供法治社会的借鉴,还有民主实践各种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这对母体来说也许启示作用和示范作用可以持续有序。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只关注到中国大陆本身,其实还包括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华人社会。 在中华文化圈的框架下必须做出新的整合,其实这样的整合在文化经济不涉及政治的领域已经开始,我们经常谈到文化中国的概念是我们两岸三地和华人社会最大的公约数。 简单谈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不同而不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而相辅相成。我们经常比较喜欢时髦用的是“和平发展、和平崛起”,有人说是“和平演变”,那当然不太好,“和平渐变和演进也不妨”,告别了斗争哲学,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和平,不是暴力,是改革,而不是不同。我经常说的求大同,存大异,只有这样世界才能精彩,两岸三地的大同大异,才能构成构成中华文化的精彩。才能构成文明的最高境界。 这里面有一位道长,西安的道长,他用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就是笛子,一根竹子六个孔,吹奏者视而不见,这六个孔恰到好处才能奏出和谐悦耳的乐器,他用这个解读和谐,我认为是很恰当的。 我们在座有很有名的笛子吹奏家淡浮院的李闻海,我觉得传统的互动和关系用吹弟子的方法启示大家有各自的感悟。 中国的现代化冯骥才先生说过这是一种“病”,这不是先天,不是后天,也是突发的,何其难,何之不易,付出的代表何其惨重。今天的领导人对这种突发的病开的药方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治理,根本战略的观念转变。 传统国学、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和谐,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构成的现在中国领导人施政理念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突发的中国病如果不给予正确的良药去除,我们就很难实现传统文明跟现代文明的转型,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也缺乏最基本的足够的说服力。 当代来说,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当务之急的,对不同区域的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特别是大陆对传统文化重新的敬畏,我觉得用“敬畏”是比较合适的,台湾政治民主化经验的沉淀,香港在主权回归后十年还基本能够维持法治社会的框架,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整合,也就是我们说要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的内核。把它落实到传统文化跟现代文明的整合,实际上它落脚点是三个区块。澳门也不错,但是那不过就是一个赌场。不好做是他的行销,就是盛瑞生先生做的品牌营造,你们把爱因斯坦和孔夫子搬到这么漂亮的大学里来不容易。 这地有必要提到“华学”的概念,这是针对西方欧美学刊老牌的有关英文对汉学研究的一个纠正,过去的西方汉学家过分重视外文,轻视中文,有任何汉学家的研究都用英文的表述,用中文表达一般都会加以边缘和蔑视。劳先生办了一本杂志在香港大学在现在的国际汉学界享有比较特别的声誉。 任何一个国家的汉学家到“华学”这个中文探讨都要用中文,以示汉学就是要用中文。“华学”谈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转轨或者结合,我把它作为一种传播的衍生和认同,我们并不缺乏对传统文明和尊重和认同,我们缺乏的是传播,传统平台的构建。我们理解中的“华学”是以国学、汉学、涉及到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区域性、学科性、专门性研究,我们是有区隔的。这个“华学”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也不是中华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的中端,应该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一个定义,凡是属于中华文化圈内的精华荟萃,包括56个民族的各种经典和各种文化的底蕴,都应该列入“华学”视野和范畴。它应该是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个对中华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升华,一种弘扬,一种发扬光大,是一种扬气升华,不断学习发展过程中的领域和范畴,不一定准确,但是我觉得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作一些思考。 到底我们是谁,我们在思考什么,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在经历些什么,我们现在所有的人,现在所有的中国人,海内外的华人,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站在一起是各自的,一到紧要关头就自动聚合为整体,在中华民族任何一个历史的大变迁大变局中很多实例证明的这一点,这种聚合是心照不宣,是又强大又神秘的。我觉得这个话写得很精彩,任何一种文明和文明的传播都是有关节点的,每个人的血脉,一个民族的血脉他的精神的传承是朝一个一个的关节点不断地超前涌动、延续,所以关节点的选择,传播平台的构建决定了这个文明的走向。 我理解中的“华学”可能是对传统国学概念的一种补充和修正,所以,信力健的国学院还是不要改名的好。 它应该有条件成为传统文化跟现代文明传播过程的一个关节点,或这样的关节点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华学”。我们敬畏传统,但是我们更关注当下的活着新鲜的文明的过程,我们寻觅我们来历,分析出口,横向贯通,纵向对比,我们要搭建一个共同的话语平台,否则的话我们任何讨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各种构造,各种框架我认为都是于事无补的。 我觉得“华学”的概念至少比国学更具有时代感,涵盖面更广,也更具有包容性。 用“华学”来涵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觉得至少有一点,中华56个民族文化的精髓都是属于“华学”的范畴。用“华学”这个概念也可以凝聚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慎重致远。“华学”不是属于现代任何一个当代的专家的专利,是属于海内外热爱认同中华文化的现代文明的普识价值,绝大多数的华人,甚至包括中华文化圈内的非华人所有。 有人用了一个“泛中华”的概念,我觉得不太好,好像我们要当什么超级大国。我觉得这是一个传播的对话的平台,沟通的载体,所以用“华学”的概念涵盖面比较广,有助于互动交流,超越了地域学科国界,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助于获得共识的传播。 我是第一位发言,深感荣幸,抛砖引玉,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