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GDP微笑曲线:低端在广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1日 13:4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魏黎明 广州报道 “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8。”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两会”上,省长黄华华宣布。 “GDP有什么用?楼价天天涨,工资却不见涨!”一位广东市民说。 “十五”期间,广东GDP年均增长13%,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仅8.6%。而且,自2001年起,作为广东城镇职工收入主要来源的工资,增速已经连续6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显然,广东普通居民并未从高速增长的GDP中充分受益。 闪光的数字背后 据统计,“十五”期间,广东GDP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4%。到去年,广东GDP增长14.1%,接近2.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8。财税总收入达到5117亿元,约占全国的1/7。 自1989年以来,广东GDP总量已连续17年高居全国首位。此外,上缴国税也连续12年全国第一。 与这一组数字相对应的是另一组令人吃惊的数字。 就在GDP高速增长的“十五”期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仅8.6%,远远低于GDP和财政收入增速,也是东部沿海各省中最低的。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前三个季度广东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比上年同期增长19.6%,但远低于浙江26.8%的增速。 广东省统计局预计广东全省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速将连续6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1年—2005年,广东省职工工资年增长速度依次为13.4%、13.6%、12.2%、10.7%、8.3%,分别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2.6、0.7、0.8、3.4和6.3个百分点。由于这个统计一般不包括农民工在内,因此与城镇居民收入实际水平更为接近。 “工资在收入中占大头,广东近几年的增速与江浙相比确实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城镇住户调查处副处长徐汉松表示。 2001年,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浙江取代广东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一。几年下来,广东与浙江的差距越拉越大。“那时广东仅比浙江差54元,现在已经超过了1500元。”徐汉松说。 一位副处级的机关干部对此也深表同感,他向记者展示他自己的工资条显示,其每月到手工资不到5000元。 一些民营企业老板的日子也不好过。广州北大明天公司董事长应华江在参加今年广州市“两会”时表示,广州民营企业招人难,因为工资低,而工资低的原因则是企业赋税重,“很多人求职不来广州。”据统计,在沿海各省中,广东的税负最高。 2006年,浙江GDP总量仅为15649亿元,远远落后于广东。但两省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废的GDP” 综观“十五”以及“十一五”开局之年,广东经济发展仍延续高投入模式。去年,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7亿元,增长16.7%。而“十五”期间,广东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万亿元,年均增长16.6%。 广东的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由2000年的19.8%上升到2005年的32.9%。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虚假繁荣”。以房地产为例,截至去年8月份,广东商业地产空置面积达到2000多万平方米,占全国空置房面积的1/5。 这些GDP并没有增加财富和社会福利,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卜新民称之为“废的GDP”。 卜新民表示,“废的GDP”是广东GDP增长质量不高的首要因素。 此外,他认为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的相当一部分收益流到了境外。 由于毗邻港澳台,广东向来是利用外资的大省。去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增长17.4%。截至2005年末,广东实有外商投资企业5.88万户,投资总额近3000亿美元,均居全国首位,均占全国的1/4强。 以制造业为例,广东在本省制造产品中60%以上为外商独资或合资,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营销体系,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大部分为外方获得。 一个常见的“微笑曲线”,两头在外,最低端却在广东。 卜新民认为,这样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但是,政府中相当多的官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2004年,广东利用外资规模一度落后于江苏,随即在一些政府部门内引起了恐慌。经过种种努力,当年广东利用外资总额获得大幅增长。 一方面,政府为引进外商投资而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广东省并没有为本省内高企的储蓄资金找到良好的投资渠道,以促进广东经济的内生性增长。 2000年,广东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2005年,这个数字猛增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15.2%。 广东GDP的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 借力民营经济 “我们的经济发展最终是要面向内需的。”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刘江华对本报表示。他建议政府在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同时,可以先从减少税负着手,调节企业和居民的收入。 去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主要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深圳市在去年底首次提出“民生净福利”的指标体系,其指导思想就是要让老百姓能感觉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广州市也在去年底提出“富民强市”的口号。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明确表示,民营经济就是广州的富民经济。这一观点在今年广州市“两会”时再次被集中阐释。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事实上,广东的民营经济自2003年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始逐步改变过去外资一枝独秀的局面。去年,广东私营企业超过55万户,个体工商户达245.8万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30.1%,增幅高于全省工业11.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税收总额930亿元,增长25%。私营企业出口473亿美元,增长57.9%。 尽管与浙江相比,广东民营经济仍然规模较小、质量不高,但其内在“短板”的缺陷已经在慢慢弥补。 此外,广东省主要领导也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不能仅以GDP论英雄,摒弃简单的“唯GDP论”。而就在前两年GDP获得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广东曾一度声称要在2008年实现GDP超过台湾。去年以来,广东已经主动将相关数据调低。预期今年广东的GDP增长为9%,比上年的14.1%低5个百分点。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调低GDP增长预期,一个主要的方面是引导各方把主要精力放到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上来。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