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喀麦隆驻华公使:中国企业投资喀麦隆优势巨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1日 12:1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王林 北京报道

  喀麦隆是胡锦涛主席访非之行的首站,留守在北京的喀麦隆驻华公使保罗·杰勒德·纳什·旺迪(Paul Gerard Nash Voundy)先生,显然很看重这个第一的意义。他认为,中喀日益紧密的经济往来,也可以成为一种让喀麦隆被世界舞台逐渐重视的资本,毕竟除了足球,喀麦隆还是“非洲大陆的鱼米之乡”,拥有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丰厚的自然储备。而且,保罗认为中国企业投资喀麦隆,无论在经验或成本方面都具有巨大优势。

  经济观察报:根据与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的协定,喀麦隆在达到重债贫穷国认证点后会继续推进私有化,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为喀麦隆50强,比如像是喀麦隆航空、喀麦隆电信、国家炼油公司等等,请问这些企业的私有化进程如何?是否欢迎中国企业参与其中?

  保罗:在20世纪80年代末,喀麦隆开始接受来自IMF的援助以及经济结构改革的合作,这一系列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正在喀麦隆发生着积极的作用,2006年达到重债贫穷国(HIPC)的认证点后,喀麦隆在继续推进包括私有化在内的一系列经济结构调整措施。

  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根据喀麦隆政府的新政,我们鼓励外国企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国企业尤为如此。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喀麦隆投资,双方间有很好的合作,比如喀麦隆的通讯建设就是喀麦隆电信公司(CAMTEL)与中国华为一个很好的合作例子,因此对于今后开展的私有化项目,中国公司有着很大的经验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外企业相比,在成本与效率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这会是政府考虑的很大一方面因素。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喀麦隆的经济建设之中。

  经济观察报:那么此次胡锦涛主席访喀会带动双方哪些领域未来的合作?

  保罗:中喀双边贸易在2006年有着飞速的发展。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2006年1至11月的贸易额达到338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1%。同时有专家预测,2007年中喀贸易将保持持续增长的上升势头。

  这次胡主席的访问,继续巩固了去年中非论坛的许多成果,农业、基础建设、

能源与通讯建设以及原材料加工将成为2007年重要的合作领域。

  除此之外,中喀的经济合作还包括免税区项目的实施以及帮助推进喀麦隆与其他内陆国家的贸易往来,最后还有一个关于人力流动的可能性协议需要谈判解决,这将肯定有利于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

  经济观察报:目前在中国在喀企业主要是一些基础建设领域的大型公司,对于许多想去喀麦隆开展贸易的中小企业而言,您觉得喀麦隆的经济环境如何?有哪些市场最具潜力?

  保罗:我想对有意在喀开展投资以及商业公司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喀麦隆已经采取了新的经济措施去建设一个更加良性的经济活动。这些措施包括投资安全保障以及对外资增加喀麦隆经济制度与政府执政措施的透明度。

  喀麦隆有着丰富的农业与自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特别是增加原材料的经济附加值,我想对于想进入这个领域的中国公司而言,是个挑战,因为这方面的市场广阔。同时喀麦隆的旅游,就我的观察,将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

  经济观察报:喀麦隆当地媒体曾有报道称目前在喀经商的“亚洲虎”已经超过了“欧洲熊”,是这样吗?在哪些领域“欧洲熊”被“亚洲虎”打败了,您觉得亚洲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儿?

  保罗:是的,现在喀麦隆的媒体充满这样的论调(笑)。我想亚洲企业能打败“欧洲熊”,有着历史上的因素,比如经济发展的时间都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部分国家共属一个阵营等等。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对于我们而言,许多亚洲国家,不仅与喀麦隆发展双边贸易,更多地参与到喀麦隆的经济改革。特别是中国,所提供的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以及援助措施,比如更高效的劳动力、更低价格的制造型商品,以及提供低利率的贷款等等,显然更适用于喀麦隆的国情。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3,0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