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寻找河南投资新高地南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17:19 经济视点报

  编者按:2006年是南阳市的对外开放推动年。

  在对外开放推动年活动中,招商引资是一个重要工作主线,而今年9月即将开幕的南阳“两节一会”是南阳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玉雕节”和“张仲景医药节”届时会把镇平和西峡再次推入公众的视线。节会搭台,经贸唱戏,第五届中国南阳经贸洽谈会即将喜迎四海客商。

  本期“寻找河南投资新高地”推出南阳地区的一组报道,为您解读开放的豫西南经济。

  南阳:打造豫西南招商新干线

  西峡篇

  以游为媒 以情招商

  西峡地处豫西南边陲,是闻名世界的

恐龙之乡。不仅如此,近年来,西峡县在营造大开放、大招商氛围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8月28日,记者赶赴西峡寻访河南投资新高地,恰逢西峡“全县招商引资暨(南阳)第五届‘两节一会’工作会议”的召开。

  这场会议以部署“两节一会”为契机,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为西峡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以会促会,强力招商

  西峡8月28日的这场会议显得非同寻常,看似平静的会议现场充满了火药味。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的典型发言和落后单位的表态发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西峡县还明确了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排序”的方法,加大督促考评的力度,一月一排队通报,一季度一汇报,半年一观摩一讲评,一年一总评。考核与奖励挂钩,以充分调动全县上大项目的积极性。

  在会议上,西峡县委书记杨炳旭指出:“西峡发展根本的出路在工业和旅游,重点在项目,根本在投资,关键在引资。”县长张生起表示,要发挥西峡的优势,西峡没有理由不当招商引资的先进,要抓住时机,以游为媒,以情招商。

  据了解,西峡县2006年前7个月引进招商项目143个,投资总额15.91亿元,合同引资12.35亿元,到位资金4.66亿元。从项目投资额度看,500万元至1000万元项目34个,占项目总数的24%;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2个,占项目总数的36.36%。其中1000万元至3000万元项目52个,3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12个,超亿元项目2 个。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招商成为西峡招商的新亮点。随着“两节一会”的到来,外资进入的项目仍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近年来,西峡的旅游产业的招商进入了高峰期,伏牛山地质公园的申报更是提升了西峡旅游资源的地位,将为客商的进入提供便利条件。“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是西峡发展的战略目标,老界岭、恐龙蛋化石群、鹳河漂流等旅游项目的地位已经确立。张生起“以游为媒,以情招商”的观念为西峡的招商带来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对于即将到来的“两节一会”,杨炳旭说,西峡要以做大做强产业为支撑,以“两节一会”为载体,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以节会促进工作,以节会展示西峡形象。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中成药浓缩丸生产基地,也是西峡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四聚”指导招商全局

  项目包装是西峡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此外,在专业招商方面,西峡还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招商办法。

  中共西峡县委办公室主任李培彦在会议上提出了全县招商引资的思路与措施。2006年,西峡县以“开放带动、项目统揽、优化环境、聚焦招商”为指导思想,具体的措施就是“四聚”。所谓四聚,指的是集中精力抓招商(聚神)、抓住招商重点求突破(聚焦)、采取强有力的方法措施抓招商(聚力)、营造大开放大招商的浓厚氛围(聚气)。

  针对“四聚”,李培彦做了结合县情的详细阐述,其中有很多思路和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聚神”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李培彦说,要强化招商引资的首位意识,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项目是纲,纲举才能目张,项目是提升经济总量,增强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扩大投资的原动力,而招商引资是扩大投资的主渠道,是县域经济的第一推动力。要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真正在全县上下形成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开放、开放抓招商的良好氛围。

  “聚焦”就是找准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西峡县聚焦招商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聚焦在项目招商,二是聚焦优势产业链招商,三是聚焦重点地域招商,四是聚焦大企业招商。

  “聚力”是指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力度,包括:一是靠全员招商,实现招商方式多元化;二是靠企业主导,实现招商机制市场化;三是靠“亲商”招商,实现招商服务人性化;四是靠园区集聚,实现招商载体园区化;五是靠系统管理,实现项目储备规范化。

  “聚气”意在“抓导向,聚人气”,“抓环境,聚商气”,“抓作风,聚士气”,“抓考评奖惩,聚政气”。

  李培彦的每一个观点都代表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说明了一种办法。

  2006年年初,杨炳旭在“对外开放推动年”动员会上提出,坚持推行“两挂钩一追究”制度,意指,招商引资与干部考核使用挂钩、与经济待遇挂钩,追究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这一制度,为招商引资工作架起了一条高压线,“对未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不准评为年度综合目标先进单位、不准推荐提拔干部、不准新批购车指标、不准发放年终奖励工资。第一责任人不准确定为优秀等次,连续三年完不成任务且位居全县末位的,第一责任人予以免职”。由此可见西峡招商的铁腕与手段。

  经济、生态、旅游是今天西峡的三个发展要素,如果就当前三个要素发展的程度进行排序,应该是“生态、旅游、经济”。这样为三要素排序西峡有自己的道理——西峡将在生态城市的基础之上,以旅游为名片,以招商为支点,实现经济的跨越。

  镇平篇

  打造河南“第一招商”

  据南阳市对外开放年组织机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镇平县的招商引资成效位居南阳市各县(市)之首,另据镇平县招商局办公室主任张荣利介绍:“镇平县的实际招商引资成果比上报的数字要多许多,论招商,南阳数镇平。”这是7月底记者在南阳了解的情况。

  时隔一个月之后,8月30日,记者再次赶赴南阳,与镇平县招商局局长傅俊珂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揭示了镇平招商的力量之源。在采访中,傅俊珂抑扬顿挫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招商强县 成效显著

  经济视点报:镇平的招商工作在南阳市名列前茅。请问,这种成效得益于哪些方法?

  傅俊珂:镇平县在几年前就确立了“工业立县,招商强县”的发展思路。2002年以来,镇平招商都是领导非常重视的,现在的书记、局长都成了项目书记和项目局长,从那时开始镇平就把招商引资列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镇平倾心打造了一个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该园区有10平方公里。县直16个经济主管部门联合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为工业园区搞好配套服务,各个单位分工明确。对进入园区的外来客商实行“双隔离”政策,封闭运行。所谓双隔离指入驻企业与行政执法部门隔离,与当地农民隔离,不直接与他们打交道,由园区办公室实行一站式服务、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已经超过了50家。

  经济视点报:镇平招商的具体成效如何?

  傅俊珂:据现在已有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县共引进各类投资项目123个,总投资额为328510万元,到位资金64944万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10个,总投资185400万元,到位资金64944万元。

  现在,全县已投产的项目有29个,总投资8440万元;在建项目40个,总投资170080万元;正在做项目前期筹备的有20个,总投资83260万元;合同待建项目2个,总投资1300万元;协议、意向项目32个,总投资55430万元。签约项目数、签约总投资额、实际到位资金数、利用外资目标完成率均居南阳全市前列。

  特色经济 开放招商

  经济视点报:镇平是中国的玉雕之乡,地毯之乡。你们如何在这些优势产业上进行招商?

  傅俊珂:重点产业的招商是镇平招商工作的一部分。在玉雕产业上,我们积极与南方发达地区对接,使该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我们已经引进了杭州方面的客商在石佛寺镇成立专业玉雕市场。镇平县还准备通过专业化的招商方式建立国际玉雕城,建成诸如缅甸玉加工工业园,辽宁岫岩玉工业园、新疆和田玉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把标准化厂房、高档设备、先进工艺和精品包装融为一体,使镇平玉雕面向更广阔的市场,保持镇平“亚洲最大的玉雕集散地”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镇平的地毯行业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我们积极与香港、韩国、日本等地的

  市场对接,在地毯、轻纺、服装、羊毛衫等领域寻求发展。我们要建设豫西南最大的羊毛衫加工基地,现在已经聚集了四五十家羊毛衫加工企业,再过10年,争取把镇平建成像浙江的昆山、东莞的大朗那样的产业聚集中心。

  经济视点报:您对南阳市的对外开放推动年活动有何评价?

  傅俊珂:南阳的对外开放推动年活动办得很好。但是,我有一个最深的体会是,河南要想闯出品牌,只靠一个县、一个乡是不行的,必须是南阳市,甚至河南省全省共同打造对外开放推动年活动,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招商氛围。

  每年的“两节一会”为镇平的招商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玉雕节期间,我们邀请国外客商来镇平,既提高了知名度,又引进了资金,提升了产业。通过玉文化与玉产业的结合,大力提升镇平玉雕产业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玉雕节的宣传,没有政府“走出去”的积极推介,镇平玉雕产业不可能做到目前这种状况。

  有人称镇平人是“河南的温州人”。通过近年来的调查总结,我们发现镇平县在外的成功人士有1000多人。我们大力鼓励他们返乡创业,现在返乡办企业的有40多人。通过南阳每年的“两节一会”,我们请他们“回家看看”,为镇平的发展增添活力。

  镇平理念 追求第一

  经济视点报:您认为镇平招商的精髓在哪里?作为一名招商局长,您的招商理念是什么?

  傅俊珂:镇平招商最主要的两点前面已经谈过。我认为,镇平招商工作之所以做得好,还在于意识。在镇平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镇平形象,我们通过行风评议、思想大讨论、外商座谈等形式有力地促进了软环境的打造。我们采取的招商方式有以商招商、以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等,为各乡镇招商引资搭建平台。县委、县政府又成立了10个驻外办事处,这些办事处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厦门、南京、杭州、苏州、深圳、乌鲁木齐等地,办事处利用镇平人在外经商15万人之众的优势拓展招商渠道。

  作为镇平的招商局长,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敢于奔赴别人不敢去的地方,要乐于牺牲时间,做到亲商、安商。我几乎每个假日都在为外商服务。

  经济视点报:一切成效皆源于正确的方法与全力的推进,我们想试图寻找镇平招商成功的真正原因!

  傅俊珂:我们在全力打造招商服务平台。我们要把镇平招商网(www.zhenping.gov.cn)打造成为河南的“第一招商网”,内容丰富,信息全面、传播及时。同时,我要把镇平县招商局打造成“河南第一招商局”。

  邓州市穰东镇篇

  一个特色乡镇的招商经

  穰东镇地处镇平县、南阳市区和邓州市的交界处,隶属于邓州,是“十一五”期间河南省优先发展的特色小城市。穰东镇处于南阳盆地中的平坦地带,农业基础较好,然而,在这个镇区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城镇上,却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8月31日,记者走访了镶东镇,感受了这个小镇的特色和生机。

  穰东镇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在镇里可以看到张仲景的大型雕塑。在雕塑的周围,目前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商业氛围。人文底蕴与现代商贸的融合,令人对这个镇不能不刮目相看。

  穰东之所以独特,原因有二:一是这里定位非常明确——“中原服装名城”,二是这里已经形成了突出特色谋发展的招商格局。

  据了解,穰东的服装产业是历史形成的,近年来,穰东又抓住了沿海劳动密集型服装企业向中原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大硬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为穰东的经济注入了活力。穰东镇不仅对服装市场进行了规范建设,还搭建了400亩的服装工业园区的平台,促进产业升级,

福建、浙江等地的客商都纷纷落户穰东。目前,穰东服装市场的商户已达到1139户,加工户363户,产品远销武汉、郑州、
襄樊
,以及周边20多个县市区,带动了周边50多个乡镇的家庭服装加工,年交易额达到6亿元。服装产业对全镇财政的贡献约占到60%。

  此外,穰东镇以服装产业为龙头,大力推动相关产业的招商,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吸引外资。2006年上半年,全镇引进项目13个,引资总额3077万元,其中超过500万元的项目有3个。

  穰东镇项目办主任乔清友告诉记者,要实现内陆欠发达乡镇的跨越式发展,推动特色小城市建设上水平,必须解放思想,确立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的外向型思维,放大叠加自身优势,加强对外宣传和联络,抢抓国内外产业资本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加大“跑、引、争”的力度,为穰东经济提供后发动力。服装厂、地毯厂、玩具厂、纺织厂等各种类型的企业相继落户穰东。

  在穰东镇,大力抓工业的思想深入人心。“穰东经济重新振兴的关键在服装加工业,必须把工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地位来抓,各级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工业上来”。这是穰东镇写在墙上的口号。

  “仅仅在镇区,就有二三百家餐馆。餐饮业的兴旺说明这里人气的旺盛。”乔清友解释说。

  除了交通的优势,镶东镇与许多乡镇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里的经济能够率先发展,并且形成特色,是因为人?观念?思维?其中缘由值得思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