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资本市场需要申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8:19 经济视点报

  出现“申草现象”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对现实中上市公司惯于造假的讽刺,现在上市公司的造假基本上都是职业水平的造假,加上信息披露不透明,想识破假象非常之难,在这种情况下,具专业水准的申草们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海圣

  2006年夏,深沪两市闹得沸沸扬扬的“申草现象”,引起了不少市场人士的关注,河南正大永信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杜海波就是关注者之一。

  关注“申草现象”,杜海波有两个理由:其一申草是其同行;其二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关于上市公司监管的政策走向。

  “中国所以会出现‘申草现象’,有着现实的土壤,事实证明,在上市公司的监管上,中国还有很多工作待做。”杜海波说。

  8月10日上午,《经济视点报》记者对杜海波进行了专访。

  “申草现象”是对现实的讽刺

  经济视点报:您认为申草现象反映了什么深层次问题?

  杜海波:申草现象的核心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上市公司的监管上,我们目前的监管体制、方法是有纰漏的,作用是有限的,财政、税务对上市公司报表的把关仍有空门,难以解决造假问题;其二,在会计界,造假已是普遍现象。

  “草根”跳出来“揭黑”上市公司,比如这个夏天将深沪两市闹得沸沸扬扬的具有专业背景的申草,不是今年才出现的问题,而是一个年年都有的问题,这充分说明监管是有纰漏的。

  在今后,如果仍然不能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与合法性,上市公司高管法制水平不提高,另外,不能确保中介审计机构的独立诚信,那么“申草现象”就不会结束。

  经济视点报:如果让您评价,您会给申草什么评语?

  杜海波: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会计造假说起。2001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考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写了“不做假账”的题词。朱镕基总理很少题字,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却“网开一面”题了词。为什么?因为会计造假已成了普遍现象。

  申草就是朱镕基总理题词了“不做假账”的这个学院的工作人员。

  我个人认为应该积极地看待这个事情,因为它有着正面意义,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中小投资者不具财务分析能力,申草们的做法提供了分析,是对投资者的一个教育、引导,可以帮助市场科学决策。

  这种无畏和正义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经济视点报:是否可以理解为市场需要“申草们”?

  杜海波:完全可以这么理解。

  试想,既然有人造假,就需要有人“揭黑”,在上市公司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出现“申草现象”可谓自然而然,而一些大的业绩地雷,正是在这种质疑中被暴露的。

  这也是现实的要求,现在上市公司的造假基本上都是职业水平的造假,加上信息披露的不透明,想识破假象非常之难,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申草”这样具有专业水准的财务“揭黑者”,显然意义非同寻常。

  对造假者应有严刑峻法

  经济视点报:上市公司敢于造假的根源是什么?

  杜海波:一句话:造假好处很多,不造假代价巨大。

  1995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配股的决定》的规定,该决定明确只有年度盈利超10%的上市公司才能配股。现实是绝大部分企业业绩都不够,怎么办,于是造假。这是相关公司高管目无法纪和法纪没有起到震慑作用的后果。

  经济视点报:您认为目前这个局面,对造假应该怎么防范?

  杜海波:可以说,对上市公司造假问题,我国正在加强监管力度,比如今年年初,我国新发布和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和《刑法修正案》等。

  在企业的内控制度和执行上,今年7月15日,

财政部成立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也是致力于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对防范上市公司的造假问题,其实业界早有讨论,无外乎一条,即严格的执法,执法用重典。最终大大加大造假的成本,使得上市公司不敢造假。

  当然,公共监督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而多一种监督就多一道管制的围墙。在这个方面,政府需要适度公开针对上市公司的年度监察结论,使公众能够更大程度上掌握相关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申草现象”是一种进步

  经济视点报:有分析认为“申草现象”的出现是一种进步,您怎么认为?

  杜海波:我认为其进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过去,我们的信息通道是狭窄的,社会投资的中小股东,权力有限,只能获取投资信息,而这些信息一般都超越了中小股东的分析能力,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现如今,网络发达了,交流平台宽阔,中小股东能够很容易地就得到相关资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这是一种进步。

  其二,在过去,上市公司对散落的中小股东一般不重视,中小股东有什么意见表达不出来,而即便表达出来因为影响有限、渠道有限,得不到管理层重视,公司可以回应也可以不回应,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网络,有了专门的

股票社区,其舆论影响力非常强,威力是过去不能比拟的,使得公司不敢沉默,有质疑了就得随机发布澄清公告,这也是一种进步。

  “申草们”正是这一进步的推动者。

  经济视点报:看样子您对申草颇有好感?

  杜海波:也不能这么说,我是客观公正的,在我所接触的很多人专业人士中,对申草基本上都很佩服。我曾不止一次分析过“申草现象”和申草这个化名背后的队伍,曾打印过他们所发表的所有文章,并细读过,可以说,从他们所发表的文章来看,他们的做法不是恶意的,并没有被利用,他们的观察分析是客观公正的,因此他们的做法是正当的。

  在我看来,具有专业知识的“申草”,不是多了,而是太少!

  我还想再谈谈申草处境的问题,根据公开报道,申草压力很大,受到了人身威胁,这是社会的悲哀,因发表关于上市公司的文章就受到人身威胁,这在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每一个公民都有监督上市公司的权利。

  质疑,这是我们的权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