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我们可能会继续揭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8:18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海圣

  8月10日上午10时52分,《经济视点报》记者将采访提纲传到了申草电子邮箱,当时申草说:“请示之后再决定是否接受采访。”

  但这之后,迟迟不见回复。记者数次拨打申草的手机,总是无法接通或处在开机状态却无人接听。

  就在记者以为采访要求被拒时,8月14日下午5时45分,申草的回复由上海飞至。

  经济视点报:能否简单地对你们自己做个介绍?

  申草:(没有回答)。

  经济视点报:对上市公司进行“揭黑”,你们的动力何在?初衷是什么?

  申草:主要目的是从实务中提取财务舞弊与盈余管理的案例,积累一些研究成果;同时,以此间接参与

资本市场财务信息过滤工作,为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做出微薄的贡献,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经济视点报:为什么要发表在媒体上呢?效果如何?有没有堂·吉诃德的感觉?

  申草:文章写好了不发表,那还能用做什么?我们没有堂·吉诃德的感觉,这是我们学术研究方向之一。

  经济视点报:有关你们的做法,网络上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我们观察到,支持者占绝对优势,希望你们继续“揭黑”,你们会继续吗?

  申草:我们可能会继续揭黑,但方式会更谨慎一点,最大限度避免误伤质疑对象。

  经济视点报:我们注意到,你们曾经说“已经不能再使用申草这个名字”了。为什么?是不是压力比较大?有受到威胁吗?

  申草:是的,压力和威胁都有;我们很可能不再使用这个笔名质疑上市公司。

  经济视点报:很多网友呼吁你们用真名站出来“揭黑”,就像郎咸平一样,说这样才是负责任的批评,你们怎么看?将来的某一天,你们会否站出来?

  申草:郎是香港学者,我们在内地,背景不一样,所受的压力也不一样。

  经济视点报:上市公司造假的根源在哪儿?造假的手段主要有哪些?通过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进行分析,能否触及问题实质,能保证客观公正么?

  申草:只要有利可图,就有造假的动力;财务造假是当事人的理性选择;通过公开资料分析,我们能发现10%左右上市公司涉嫌造假;2005年秋天以来,我们质疑的20多家上市公司基本能触及问题实质,有十余家上市公司承认造假。

  经济视点报:有网友评论说,你们为某集团或团体利益关联方,是这样吗?

  申草:我们是普通的教师,与上市公司、机构等资本市场利益关系人没有关联。

  经济视点报:对郎咸平、刘姝威等,你们怎么评价?

  申草:郎的战略管理分析水平很高,是全球公认华人第一财务学者,刘姝威财务分析水平也还可以,但他们在财务质疑方面水平都很一般。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