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贫困县调查:淮滨县为什么倒数第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13:37 经济视点报 | |||||||||
河南省最贫困县调查 淮滨:为什么“倒数第一” ●在最新的河南省108个县域经济排名中,淮滨的位次从倒数第三名退至倒数第一名。
●淮滨“曾经阔过”。上世纪90年代,拥有近10家资产过亿元企业的淮滨,富裕一时。 ●淮滨致贫的原因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成为淮滨复兴战略中亟待理清的问题。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新磊 文/图 2006年3月,在河南省108个县域经济排名中,淮滨的位次由原来的第105位退居到第108位,成为倒数第一。 这个排名使淮滨身陷尴尬之地,更让淮滨产生强烈的委屈感。 从2004年以来,淮滨推出了58项工程,在固定资产投入和城市基础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了淮滨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城新区和淮滨东西湖风景区的建设,成为淮滨多年发展中的大亮点。 尽管取得了一些方面的发展,但事实告诉淮滨,他们的名次不但没有前进,反而从倒数第三名退至倒数第一名。 在这场经济的赛跑中,淮滨落后了。 对于这个结果,头戴“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帽子的淮滨无法泰然自若。尤其是来自政府部门的声音,释放出强烈的委屈。他们一方面强调淮滨发展势头强劲,新城区的建设提升了淮滨的形象,并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另一方面认为县域经济排名和奖励“扶强欺弱”,有失公平。 在情绪归于冷静后,淮滨却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淮滨还是发展慢了。同时,一个更大的症结亟待淮滨破解:为什么淮滨发展不起来?淮滨的出路在哪里? 当河南县域经济排名的话题冷静下来之后,《经济视点报》记者远赴距离郑州370公里外的淮滨县,试图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的淮滨。 4月12日,在淮滨县城6米宽的主干道——革命街上,塞满了车篷新旧不一的机动三轮车、机动车以及行人。不仅如此,淮滨最核心的城市功能也被压缩到了这条两公里长的主干道上。县委、县政府、各局委、主要银行、医院、饭店、商品市场,都列队般站立在两旁。整个县城就像一个大的乡镇。 相比之下,同样地处河南边远地带、与之毗邻的固始县,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县。在这次县域经济排名中,固始县已经晋升为第41位,在信阳市所辖的县中处于领先地位。 “固始仅一个5平方公里的民营经济工业园,就比我们的老城区的面积还大。”淮滨的老城区仅有4.8平方公里,两者在城建上的强烈落差,让淮滨人感受到切实的差距。“即便固始保持现在的状态5年不发展,淮滨也赶不上。” “这种局面正在改变。”淮滨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振华说,5月8日,淮滨县四大班子将集体搬离淮滨县老城,迁往5公里外的新城区。“在那里,道路宽了,活动空间也不再拥挤。” 过去,由于淮滨老城地处洼地,四周被防洪大堤包围。即便如此,每到淮河汛期,老城都面临淮河水倒灌入城的威胁。淮滨县城的发展严重受到制约,主要的城市功能都聚集在防洪大堤内。淮滨新城则位于高岗之上,地势比老城要高出10米左右。政府搬迁到新城区,意味着城市功能建设将不再受淮河洪水的困扰。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搬迁,被视为淮滨城建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和淮滨经济发展崛起的一个突破口。 在淮滨,人们见面寒暄时,话题往往都会转到“政府搬迁”上。在他们心中,政府搬迁不仅是办公环境得到了质的改变,同时还代表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这也是身处县域经济排名压力下,最让他们欢呼雀跃的事。当然,淮滨县四大班子的搬迁也成了政府官员心中的一件大事。 当《经济视点报》记者在淮滨采访时,恰逢县级干部换届。信阳市委组织部的光临,使淮滨这座小城忙碌起来。淮滨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淮滨的出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直接的回答。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这一问题也变得复杂起来。 淮滨致贫 淮滨“曾经阔过”。 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信阳地区,除了当时县级市信阳市外,淮滨县的工业实力都是最强的。当时的淮滨县拥有近10家资产过亿元的企业,包括信阳最大的卷烟厂、酒厂、毛纺厂、麻纺厂、缫丝厂、化肥厂以及畜牧企业。 工业的发展,使淮滨成为当时信阳地区最富裕的县。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发生过信阳市财政向淮滨县财政借钱的事。时至今日,这仍然是淮滨人津津乐道的荣誉。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淮滨的这些强势企业失去了做强、做大的机遇,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其中,化肥厂和烟厂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关停;包装新材料的诞生造成生产麻袋的麻纺厂退出了市场;羽绒服遭遇皮革的冲击,也倒掉了。 目前,淮滨的十大龙头企业相继倒闭,仅存酒厂一枝独秀。 随着淮滨工业的群体性衰败,曾经阔绰的淮滨,已成为整个信阳地区最落后的县。同时,淮滨的经济也被拖进了深渊。直到现在,其经济水平一直都没有达到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 “2004年和2005年县财政仅有5000多万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县财政就已接近1亿元了。”淮滨县发改委项目办主任王建武感叹,“由于历史的原因淮滨致贫了。” 除历史原因外,水患也成为淮滨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淮滨县地处淮河中上游,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交界处,因县城位于淮河之滨而得名。县内河流众多,洪河、闾河、白露河四面环绕,淮河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由于承担着上游两省五市23个县区3万多平方公里的洪水下泄任务,极易形成洪涝灾害。淮滨因而也被称为“洪水走廊”、“水布袋”。淮滨经济发展也不堪其扰,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和扶贫开发重点县,并成为中纪委的定点帮扶县。 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历史中,淮滨有40多年都在和水作斗争。历届主管淮河水利安全的副总理都曾亲临淮滨。现在,在淮滨新旧城过渡区的东西湖景区内,还停泊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视察淮河所乘坐的轮船。 “我们已经把轮船停泊在东西湖景区,命名为‘总理号’,用来见证淮滨治淮的历史。”县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介绍说。 每年4月底,沿淮流域进入梅雨季节,淮河也进入主汛期,一直持续到当年10月底。有时一年两次汛期。 外洪内涝,先淹后旱。淮滨深受淮河之苦:县城的基础建设受到制约;百姓家底变薄;最要命的是水患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90多万亩的农田,将近一半的面积处于泄洪区。在2000年和2001年,淮滨的农业生产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由于淮滨缺少大工业企业,造成工业经济总量过小,进而影响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和拉动作用,并波及到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农业不稳、工业不强、服务业薄弱的局面。 目前,这种局面仍处于一个不良的循环中。 “我们不该是最后一名” 虽然淮滨还存在着种种经济制约因素,但是淮滨觉得他们不该成为最后一名。 在2003年公布的排名中,淮滨倒数第三,他们心服口服。但是,自2004年以来,淮滨在城市基础建设的投入中,在整个信阳市也是排得上名次的。政府通过实施“改造老城,打造新城,新老联结”,在新老城之间修建了一条6车道的景观大道;景观大道旁4000亩的水面,从原来的垃圾坑改造成淮滨东西湖风景区。该风景区的建设获省市领导高度评价,被称为“江北小江南,河南大花园”。 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为淮滨吸引来了外来投资。在这个被讥讽为“鸟不拉屎”的地方,海南的投资商来了,九江的投资来了,深圳的投资商也来了。 淮滨发展的强劲势头,正成为淮滨政府最引为骄傲、最能让老百姓看得到的成绩。 在政府的文件中,淮滨县成绩也很扎眼:预计“十五”末,淮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42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年均递增27.3%。 这些方面取得的成绩,使淮滨觉得自己发展的脚步快了。 “如果说前几年排倒数第一,也没有什么可委屈的。这几年变化这么大,还排倒数第一,实在有些不可思议。”排名出来之后,在淮滨时常可以听到这种不服气的声音。 但是,王建武深谙玄机:“看淮滨经济是否发展,不能单从一个景点、一栋大楼的建设来看,要从产业结构上看。”淮滨表面上看热闹起来了,实际上很虚。近些年来,淮滨在工业生产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不大,项目质量不高。虽然对县城基础建设加大了投入,在东西湖风景区和新城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对工业的发展投入的并不够。 对经济发展的投入比例不合理,造成淮滨经济发展的“虚火”。 “不比不知道,一比还是不行。差就差在工业,弱就弱在工业。” 上一次倒数第三,这一次倒数第一的现实还是大大刺激了淮滨。参加完河南省县域经济会议,县长李强从郑州一回到淮滨,就带着县发改委、县中小企业服务局、县土地局等有关部门察看民营工业园建设情况,并且反复强调“要集中精力办工业”。 新锐企业难掩优势产业困局 同县长痛定思痛、强调加强工业相比,现实中的淮滨中小企业,似乎并没有让淮滨太放在眼里。 在淮滨,有两家新兴企业。一家名叫淮滨合谊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谊化工)的高新企业。它们生产的石墨乳直供南京华飞、长沙LG和深圳三星。 这成为淮滨工业群体性衰败之后最大的兴奋点之一。虽然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产品价格很高,每吨售价高达20万元。在当地人看来,合谊化工发财发大了。 “全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只有6家,我们在行业内是成立最晚、发展最快的。”合谊化工一位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合谊化工正在开发彩色显像管黑底石墨涂料和隐形涂料,计划在两到三年内实现产值超亿元的目标。 另一家新兴企业是淮滨县金豫南面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豫南),它们也是通过与专家的合作,把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淮滨县的明星企业。 金豫南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在淮河流域,由于受阳光和气候的影响,用当地的小麦生产出来的面粉不够筋道,不适于做面条、拉面等面食。但是,这种面粉是制作糕点和饼干的上等面粉。金豫南把这个优势做到到最大,产品直供思朗和徐福记。 目前,在金豫南的带动下,通过“企业+农户”的方式,在沿淮流域大力推广弱筋小麦,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金豫南也成为河南最大的弱筋面粉生产企业。 “淮滨的资源利用找到了出路,淮滨的经济就有了希望。”在淮滨县金豫南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建民眼里,除了客观的困难外,淮滨目前面临的就是思想解放的问题。 但是,对淮滨来说,这些企业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对于一个67万人口的农业县,仅靠这两个年利税几百万元的企业,还远远不够。” 或许是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原因,淮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躁动中。在抓造船业中,这种躁动很是明显。 在2006年以前,尽管淮滨造船业产业工人有数万之众,却从来没有向政府提供直接的税源。淮滨造船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阶段。这种状态被淮滨称为“虚养税源”。 直到近期,随着河南省政府把淮滨造船业列入河南省“十一五”装备工业规划中,淮滨政府对造船业的关注达到了高潮。 在淮滨县政府眼里,造船业的前景是光明的:淮滨成立了江淮船业集团,注册了“江淮牌”商标;淮滨造船业由1家发展到13家;生产技术也由过去生产1000吨船舶提高到可以生产4500吨船舶;“十一五”期间,淮滨造船业将达到年生产船舶500艘,并形成产业集群。 淮滨甚至相信,紧紧抓住造船业,不仅可以带动从钢材到运输的整个产业链,更能把淮滨经济带动起来。在淮滨,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都表明,似乎只有造船业可以拯救淮滨衰败的工业经济。 事实上,淮滨造船业已经进入低谷。2005年,淮滨造船450多艘,总吨位达到45万吨,占全国造船总吨位的近4%。但进入2006年后,淮滨造船业总订单仅有110艘。 剔除掉国家加强长江主航道船只的治理,以及国家船只管理加强,推行船体的标准化对淮滨造船业的影响,以及钢材和燃油的涨价,行业日趋饱和,这些因素外,资金投入不足,是淮滨造船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淮滨造船业采用的订单和来料制造模式,由于被沿淮造船企业纷纷采用,这一模式对资金需求较低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淮滨县江淮船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船业)总经理张文启认为:“造船业发展不发展,关键在资金;发展好不好,关键还在资金。” 张文启情绪很是激动,他对当地金融部门对造船业资金支持力度不大耿耿于怀。由于淮滨对造船业资金投入的不足,使淮滨造船工业园区二期工程已经停工。“在淮滨四家金融机构中,三家都是只存款不贷款。” 相反,几乎没有造船业的固始三河尖,把通过柳编挣到的闲散资金投入到造船业,不仅使造船业从无到有,还吸引了大批淮滨的造船技术工人到那里。 这让张文启这位江淮船业的老总非常焦虑:“固始去年造船仅有二三十艘,现在已经高达100多艘。固始造船业从小到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投入了资金。现在,造船业发展的根本就在于资金的投入。再没有资金投入,淮滨造船业就真的完了。” 贫困县的“金融危机”怪圈 在淮滨,不仅张文启把企业发展瓶颈指向金融业,大量的企业甚至政府部门也严斥淮滨县金融部门对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支持不力。“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建设银行来了又走了,其余三家国有银行只存不贷。” 他们抱怨,金融部门每年吸纳4亿元左右的存款,把这些存款都投到了高速公路建设上,并没有用在本地经济的建设上。 面对这种公众评价,金融部门也感到委屈。 “我们有钱,我们也想把钱投在淮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但是贷不出去。”淮滨县银监局负责人李峰说,“金融机构也是企业,也讲投资。不只是看重投资的回报,更加强调规避风险。在淮滨,除了金融高风险区外,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因此,直接影响了金融部门的投资信心。” 在李峰看来,矛盾的症结就在于此。但李峰的这一观点,却很少在企业中被提及,他们更多抱怨贷款难,批评金融企业缺少对本企业的支持。 在淮滨县中小企业服务局,他们索性把当地杨木加工企业由100多家锐减到40家的原因归结为缺少金融机构的支持。目前,当地企业正有意向政府提出要求,通过政府向金融机构谋求更多的贷款。 “现在,我们已经处于一种怪圈中。企业没有钱,就发展不起来。企业发展不起来,投资风险就越大,投资风险越大,金融机构也越不支持,金融机构越不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就越慢,当地经济发展越慢,企业越做不大。”张文启说。 淮滨的希望 多种矛盾的纠缠,把淮滨搞晕了。时而,他们自信淮滨工业经济一定会复兴;时而,他们又感到悲观。 “淮滨的出路在哪儿?” 事实上,淮滨已在为经济起飞做准备。在政府的文件里,淮滨将投入50亿元加强工业,还将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 为此,他们在东西湖风景区和淮滨新城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并在政府中推行“亲商、富商、安商”的理念,争取更有利的投资环境。 王建武说,在“十一五”期间,淮滨将以打造工业园区入手,走民营工业化之路。通过打造桂花工业园区和马集工业园,重点招商工业项目。 在“十一五”期间,淮滨将重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造船业。“自从淮滨造船业被列入省‘十一五’规划,就给淮滨的经济提了气。这意味着上级可以投入资金,先期投入500万元用于园区的基础建设,后期投入资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王建武介绍说。 在河南省“十一五”规划的装备工业会议上,淮滨造船业被提到省级战略的高度,同郑州宇通、洛阳一拖、许继电气一起发言。这令淮滨感到骄傲,在整个信阳地区都是独一份。 在国家政策对淮滨工业的支持资金几乎为零的前提下,淮滨工业的潜质令他们感到信心十足。 “近年来最大的一笔投入是河南省对淮滨县域经济投入了600万元。”王建武说,“对于弱县,如果能再给一些项目和产业政策上的支持,淮滨工业的发展将会得到快速复兴。” 这种信心已有迹可循。 在中纪委的帮扶下,淮滨县争取到了五粮液集团和光明家具集团的投资。前者扶持的乌龙酒厂成了利税第一大户;后者投资的分厂,也为当地丰富的杨木资源利用开了一扇窗。 尽管淮滨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产业,当地已经有的工业也没有对当地经济带来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但他们自信,凭借淮滨67万人民的拼搏精神,淮滨的工业将会产生多个门类的集群。“工业发展前景,既有困难,更有光明。” 但是,除这种自信外,淮滨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人的素质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王建武忠告:淮滨政府的角色,不仅是管理一个地方的事务,更重要的是带给这个地区先进的意识,培育一批创业和产业方面的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