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视点报:人口品牌 河南人口资源的经济觉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13:26 经济视点报

  “第一人口大省”品牌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还客观地起到了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变劣势为优势,这不仅是一个经济话题,更是对自身资源价值的再认识。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扎实稳步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河南人口资源的经济价值无疑将进一步释放出来。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新磊

  似乎没人在意这场争论能给河南带来什么,但当激辩过后,留给我们的已不仅是深思,更多的是河南的资源意识在觉醒。

  9月19日,河南报业网八方论坛出现了一个令众多网友为之侧目的帖子——《河南应否叫响“第一人口大省”品牌》,帖子中写道:“9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就制定‘十一五’规划调研时提出,河南作为资源大省,第一资源就是人力资源。”

  把人口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换个角度思考,河南的劣势也是个优势。

  河南应否叫响“第一人口大省”品牌?这个自问,使人们对河南的人口资源有了重新审视的机会。

  “第一人口大省”的品牌思考

  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的河南省,在人口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人口多,劳动力充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原动力。河南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巨大,未来20多年供给总量仍将持续上升。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是增强省际竞争优势、加速资本与财富积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生产促消费,消费促生产”的循环中,近1亿人口的消费和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河南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是全国少有的大市场。众多的劳动力人口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好了,就会创造极大的财富。但是,众多的人口,同时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解决不好就会产生诸多问题,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在经济的战略选择下认识“第一人口大省”的品牌,显得非常必要。

  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看,“第一人口大省”的品牌意义已不单纯是“人多力量大”的事情了,而是对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

  和网友的激情不同,许多人对“第一人口大省”品牌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现代社会对人口质量的要求远胜过对人口数量的要求。更令他们担心的是,人口过多的消极作用要大于积极作用。

  他们认为,片面地夸大人口的积极作用,不仅会忽视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还会减弱部分企业的对外贸易冲动。例如,一些企业总认为省内消费市场很大,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省外、国外销售产品的积极性,认为对外贸易可有可无,没有那样迫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省际和国际间的竞争,不利于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式的引进,也不利于技术进步。

  作为嘉宾参与讨论的经济学博士陈向平对此也婉转地表示反对。他说:“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特别赞同把‘第一人口大省’作为品牌。因为在我的概念里,所谓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化身。”

  但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对树立“第一人口大省”品牌信心十足,他认为,目前河南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此时,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已上升到主要方面,如何把这些有利因素有效地管理起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

  一位匿名网友也指出,河南应否叫响“第一人口大省”品牌的提法着实很新颖。作为河南人,每当外地的同学、朋友和生意伙伴提起“河南人口最多”时,我都会觉得“自矮三分”,似乎河南人如此众多的数量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提出人口品牌这样一个口号,确实很有必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惯性思维,跳出传统观念的窠臼,去挖掘和塑造“第一人口大省”的内涵和价值。

  人口品牌:河南资源意识的觉醒?

  事实上,河南的人力资源成就了许多河南的知名企业。除了知名度高的河南速冻行业外,发源于河南的良子足浴,就是利用了河南的人力资源优势。

  长久以来,在许多国人眼中,河南似乎就是贫穷和落后的一个代称。在有意无意的调侃和嘲笑中,河南形象已被有意无意地“妖魔化”了。

  而从一些行业或者地区来看,河南的人力资源正在逐渐得到客观的认识和公正的社会评价。在此情况下,“第一人口大省”品牌的提出,突破了思维定式,还客观地起到了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变劣势为优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某种生产要素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话,就应该成为优势。过去河南在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时候,人口多确实负担很重,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虽然存在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但正是这种压力导致了大家竞争意识的增强。

  对于河南人口众多的事实,回避是没有用的。倒不如正视这个问题,尽快把它转化为一种优势。从河南的现状来看,尽管对于把“第一人口大省”作为一种品牌仍然备受争议,但是无论如何,树立“第一人口大省”的品牌,应当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但是,如何把人口资源由劣势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的确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场争论,已不是单纯的经济话题了,而是一次对自身价值的再认识。

  目前,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有预测称,2005年起,河南省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到2009年,河南人口将突破1亿大关,且极有可能提前突破。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人口大省这一事实大多报以负面的看法,“底子薄,人口多”的提法就是一例。人口多确实是劣势,但换个角度未必不是优势,比如众多的人口意味广阔的市场,众多的人口意味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众多的人口还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河南省能不能把人口劣势变成人口优势,能不能叫响“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品牌,这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如何挖掘和塑造“第一人口大省”的内涵和价值,人们想到的更多的是提高河南的人口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就是河南劳务品牌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机遇

  10月27日下午,2005年第一批河南赴新疆摘棉工返回家乡。脸上的笑容已经冲淡了他们的疲惫,一位摘棉工兴奋地向《经济视点报》记者说,他在新疆摘棉挣了4000多元,还不是挣的最多的。

  据了解,河南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赴新疆摘棉,每年都能带回两三亿元的收入。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河南解决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因为,“河南摘棉工”的品牌形象仍然面临机械化的冲击。

  今年,新疆已开始引进机械摘棉。测算称,采用机器摘棉相当于节省了6万名摘棉工,未来将有可能推广机器摘棉。这意味着,未来新疆对摘棉工的需求将减少,这无疑会对河南这方面的劳务输出造成影响。

  事实上,不仅摘棉工面临机械化的冲击,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都面临机械化的冲击。劳务输出已不再是单纯的力量型劳务输出了,已开始侧重于技术型劳务输出。

  即使目前劳务输出道路畅通,河南农村仍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河南的人口资源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劳务输出只是一种方式。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机遇。

  最近,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部免征农业税之时。取消农业税可以说终结了城市向农村汲取税费的时代,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代。

  目前,河南已经免征了农业税。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要有体制上的进一步改革,在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的条件下,特别需要加强农业农村这一承接载体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时代,河南人口资源优势无疑是一块王牌,河南人口资源的经济价值无疑将由此而进一步释放出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2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