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 广东问计国际巨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 11:3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陈善哲 广州报道 当爱立信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杜邦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营运官顾文信以及伊士曼柯达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彭安东等人,同时在广东现身并围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话题早已脱离商业的范畴。
他们都是为2005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而来。11月17日,此次会议在广州拉开序幕。包括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在内的粤省大员,与来自24家顾问机构的12位顾问、12位观察员展开被外界称之为“头脑风暴”的讨论。 主题与招商引资没有直接关联,谈的是这些商界巨头们或许并不专注的广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广东挑选并邀请了一批国际跨国公司和世界著名教育、科研机构掌门人作为省长经济顾问。所谓国际咨询会就是顾问全体会议,因为顾问的特殊身份,也有人将其形容为“一省与世界的对话”,今年的会议是历史上的第五次。 近年来此类会议在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逐渐盛行。早在上月末本月初,上海就举行了该市第十七次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从形式和内容上看,广东和上海的这两次会议大同小异——国际商贾云集,为政府建言献策。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种不约而同的举动,既体现地方政府的开放姿态,也暗含密切与跨国公司关系的用心。 今年广东国际咨询会的主题是“今天与明天——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叙事”的议题背后,隐藏着社会经济的现实逻辑。 参与此次咨询会“循环经济与绿色广东”论坛的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说,这两年相继出现的“民工荒”和“油荒”击中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软肋,预示着一个重大调整期的到来。而受这“两荒”打击最为沉重的,莫过于珠三角所在的广东。因此,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鲁云认为,作为旧的增长模式下的排头兵的广东,面临着比其他任何地区更为迫切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此前的四次国际咨询会也无一例外地针对当时政府具体的施政重点。1999年的“世界科技进步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2000年的“广东实现现代化途径的探索”、2001年的“经济全球化与广东”以及2002年的“国际竞争力与广东发展”,勾勒出近年来广东社会经济的前行路线图。 如果我们对比广东和上海两次咨询会的不同主题,甚至能对两地的经济社会概况“窥一斑”,或可见全豹。 上海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下分为“发展服务业与构建现代化城市”、“举办世博会与上海服务业展望”和“服务业与上海制造业升级”3个专题。而广东咨询会的主题将被定义为广东产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个子话题。 不难发现,上海当局更为关注如何突破发展服务业的瓶颈,而广东省则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资源、劳工、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困扰。 据了解,本次咨询会顾问们共提交了24份报告。广东省长黄华华表示,顾问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广东省政府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决策水平。 黄华华说,自1999年以来,两届五次会议收到119份咨询报告,前四次会议共有45项重点建议被采纳,包括建设科技创新新网络、建设珠三角产业群和城市群以及发展现代物流等。 而今年所提的24份咨询报告也不乏让广东高层触动的内容。柯达公司提醒广东政府,现在国内所倡导的依赖市场力量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可能会带来系统缺陷和市场失灵的问题;BP集团则建议,应该发展价格低廉的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自行车。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此类咨询会不以招商引资为主题,但当顾问公司派人来粤考察并撰写报告的时候,无疑也是考察广东投资环境的良机。 黄华华致辞中就介绍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顾问公司在广东都有投资,而且投资规模不断扩大。BP近年来每年增加在广东投资1.5亿美元;西门子公司在广东的合资企业,从1999年的三个增加到目前的七个;本田公司的合资企业已经增加到八个,总投资额达3亿美元;ABB公司在广东的投资,从开始到现在增长了七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