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财经》2005 > 正文
 

《财经》杂志:海州立井悲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0日 12:42 《财经》杂志

  发生在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造成213人遇难的惊天矿难,亦为阜新城市转型蒙上阴影

  □本刊记者 石东/文

  走在阜新的大街上,仍能看到一些商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大红灯笼,以及雪地上散落的
红色鞭炮碎屑。春节残留的喜庆气息更加映衬出刚刚发生的一场惊天矿难的悲凄。阜新,这座全国惟一的资源枯竭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沉浸在深沉的悲痛中。

  2月14日15时49分,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大瓦斯事故。截止到2月18日中午,来自抢险指挥部的消息表明,矿难遇难者人数上升到213人,仍有2人下落不明。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临近岁末,中国两个国有重点煤矿——河南大平煤矿和陕西陈家山煤矿相继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分别有148人和166人遇难。痛感这两次矿难遇难者之多,1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嘉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誓言,2005年将力争消灭死亡百人以上煤矿事故。

  言犹在耳,孙家湾煤矿爆炸声再起。从148人、166人,再到目前的213人,中国煤炭安全这条脆弱的神经一次次被残酷地拨动。   

  矿震引发瓦斯爆炸?

  2月17日,“2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领导小组成立,明确事故原因仍需要一些时间。但坊间盛传,此次瓦斯爆炸与矿震有关。目前已测出在瓦斯爆炸前发生了2.5级矿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孙家湾矿难与此前发生的大多数矿难有所不同——人为安全事故的因素下降了。

  所谓矿震,是矿区挖煤人为地改变了原本稳定的地壳结构,导致地壳受力不均引发地震。而孙家湾煤矿发生事故的海州立井为高瓦斯矿井,矿震会造成坑道变形,煤体垮塌,引发地层中的瓦斯大量泄漏,极可能引发大火和巨大爆炸。

  家住在海州立井边上的王少亭老人告诉记者,当时他清晰地感到了两次震动,之间相隔十几分钟。在他看来,第一次震动是矿震,第二次则是瓦斯爆炸。

  海州立井一位电气工人则告诉记者,或许他是地面上第一个知道发生矿难的人——由于要负责井筒的升降,电气工的值班室离井口最近。当天下午,他在听到爆炸声冲出屋外时,看到井口已冒出了滚滚黑烟。“我赶快给井下和矿上的几个地方打电话,已经接不通了。”

  在海州立井工作了20多年的这位工人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天灾。“井下的情况我没有看到,不过凭经验,矿震有可能造成瓦斯突出,同时也有可能造成电线短路等情况,这些都会引起瓦斯爆炸。”

  对于天灾和人祸之间的关系,煤炭信息研究院能源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彭成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某种程度上,煤矿发生的所有瓦斯爆炸都与人为因素有密切关系。理论上说,矿震多是人类活动造成,与开采时不当掘进有关,而且应该可以对矿震进行监测。但目前中国大多数煤矿,对矿震都没有预报和监测手段。从这一角度讲,突发矿震导致的瓦斯爆炸,应是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缺乏矿震监测和预报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州立井的沉重使命

  煤矿业中人对阜新海州矿的名称并不生疏。在阜新煤矿的全盛时期,海州矿曾经是其“半壁江山”。然而,这里的海州矿系指海州露天煤矿,如今资源已将耗尽;此次发生事故的海州立井则是一处地下开采的井工矿。这是一种开采难度和安全要求要高得多的矿井,因而在阜新矿业集团的历史上,海州立井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开采量极小,过去也很少得到特别重视。

  但是到了2002年,情况有了变化。

  阜新矿是一个百年老矿。由于开采年限长,煤炭资源渐趋枯竭。2001年3月30日,阜新矿务局所属的东梁矿、平安矿、新邱露天煤矿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全面破产。到2002年,改制前的阜新矿务局已欠债31.8亿元,安全欠账3.2亿元,生产欠账2.72亿元。

  2002年4月,曾经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也是阜新矿务局主要盈利单位的海州露天矿,也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目前已基本无煤可采,但尚未正式破产——记者注)。全公司的煤炭年产量骤降至550万吨以下。78万城市人口中,下岗、失业人员15.6万,生活在156元低保线下的就有19.98万人。

  面对危局,阜新煤矿不得不寻求经济转型。2001年12月,阜新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试点。在机制上,阜新矿务局改制为“阜新矿业集团”,并以资源尚未枯竭的煤矿为基础,组建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中43.22%的股权以“债转股”的方式,由信达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并进行了基本的主辅剥离。

  在实践中,通过转型求生的基本思路被确定为“加快非煤发展,实施煤与非煤并重”。因煤业仍是主业之一,《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济转型方案》提出,在发展非煤产业的同时,要对现有矿井进行改扩建,使煤炭年产量稳定在800万吨左右。否则,“将难以稳定矿区现有职工的就业岗位,也无法维持全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更无力掩护矿区经济转型,并直接影响到全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这个800万吨的目标后来提升至1000万吨。阜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梁金发曾提出,“全集团必须年产1000万吨才能渡过当前难关”,可见1000万吨关乎重大。由于露天矿萎缩,实现千万吨目标的重心之一就是“全面提升井工矿”。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挖掘原矿区剩余资源,原来年产量只有六七十万吨的海州立井,被赋予了“掩护转型”的重任。

  翻看阜新矿务局的历史,海州立井的归属几经变迁。据阜矿集团一位退休干部介绍,海州立井在2000年以前,归五龙矿管理。按五龙矿的规划,海州立井每年六七十万吨的设计生产能力,能够保证几十年的开采要求。

  2000年,海州立井被划拨给高德矿管理。到了2002年,高德矿自身即将破产,海州立井又被从高德矿划出,与原本就在地下相通的孙家湾矿合并,成为自负盈亏的一级实体。而原只有一个斜井、接近于停产的孙家湾矿,也由此划拨而实力大增。

  在全面提升井工矿的过程中,阜矿集团投入4亿多元,对海州立井以及五龙矿、清河门矿进行改扩建,包括改善通风,完善瓦斯监测、抽放等设施。海州立井地质储量0.7亿吨,可采储量0.4亿吨。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可达每年150万吨,能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在阜新煤矿渡过难关所需的1000万吨生产目标中,海州立井担起了历史上从未担当过的重任。

  “这么大的投入,在海州立井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位退休干部告诉记者。

  矿难发生后,记者在海州立井门口宣传栏还能看见残存的“2004年的经营目标”,上书:“商品煤产量:120万吨,力争150万吨;总收入:1.6亿元;吨煤成

  本:128元/吨;安全生产:杜绝重伤以上人身事故……” 

  替代露天矿坑的得与失

  2004年,海州立井的生产目标顺利完成。提及此,一位矿工颇为自豪:“我们这一年效益好得很,人均月收入能有2000多块。”

  而与立井遥遥相望,当年风光一时的海州露天矿,矿工2004年人均月收入尚不足800元。

  这显然也是阜新矿业集团转型带来的变化:通过改扩建把采煤重点由露天矿转向地下矿井,2003年集团公司共生产商品煤1063.45万吨,比上年增产138.68万吨,创建局24年来的新高。煤业收入17.7亿元,维持了矿区的生存。九个地下矿井中,八个矿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4年到2005年,煤炭市场行情依旧不断看好。为尽可能多出煤,海州立井加班加点,在农民协议工回家过年的情况下,正式合同工成为采煤一线的主力。因此,这次遇难的矿工中,正式合同工居多。

  “效益好,大家都争着找路子调到孙家湾矿。”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在此次事故中,他妻子的表哥不幸遇难。

  但是,一两年间效益的改变,尚不足以对海州立井及其周边生产生活环境带来根本性的改变。通向海州立井的那条土路,凹凸不平,满是泥泞,两辆小轿车都难以错车;海州立井周边矿工们居住房屋,低矮破旧,很多已有坍塌的迹象。居民告诉记者,这里是阜新最严重的沉陷区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搬迁他处。

  有居民告诉记者,该片地面沉陷,与紧邻的海州露天矿坑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50年的开采,曾经是昔日阜新矿业集团公司主力矿的海州露天矿,留下了一个深达300多米、方圆十平方公里左右的巨大矿坑。有相关专家分析认为,这样大的一个矿坑,对近在咫尺的立井必然产生影响,会加大矿震发生的可能性。

  在矿坑边上,几个检修车辆的矿工告诉记者,海州露天矿因资源枯竭,今年就要关闭破产,他们将面临着退休、买断工龄或重新安置工作等不同出路。

  从矿坑口放眼望去,东边和南边,是高高的煤矸石山,沉淀着这片矿区的历史记忆;西边,海州立井的井架高高耸立。它是这个矿坑的替代者之一,它承载着阜矿转型的沉重使命。

  相关专题:

  《财经》 杂志2005封面秀

《财经》杂志2005年2月21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经 济放慢无碍股市寻宝
上 海飙地内幕 财经调查
上 海土地囤积之谜 《亚洲华尔街日报》/《财经》200强(AW...
房 地产信贷:升温中的火药库 公司与产业
外 来者的游戏? 1.2 亿违规电建清查记
香 港的土地批租制和房地产盛衰 波 音空客订单之秘
财经观察 美国电信新版图 浮现
阜新矿难再逼煤矿改革 卡莉向 左,惠普向右
经济学家 民 资外资盛宴中国电影业
李 剑阁:跳出窠臼看股市 财经速览
斯 蒂格利茨:老年生活何以更缺安全感? 事 件
文 萃 中 国周边
观点评述 科 技风尚
高 西庆:资本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人 物志
评 之评:寻找中国股市的支点 焦点
财经论衡 惩 处金融诈骗力度加大
人 民币汇率风云辨——哈继铭、胡祖六、麦金... 读者来信
经济全局 谁 在违背市场“游戏规则”?
阜新矿难悲剧 环 保执法:制度化面临考验
国有资本预算开局 向 《金融腐败求解》作者建言
国 资预算北京试水 中 国企业如何“基业长青”?
市场与法治 本 刊记者于宁获IWMF世界女记者奖学金
汪 丁丁:走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财经专栏
背 景:“王直墓”命运 随笔
法 治·动态 说 时容易做时难
资本与金融 文 化与制度
华 夏证券生死之间 “ 举国体制”的尴尬
姜建清纵论工行 改革 读书
保 险公司交易席位争议 《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书评:天才与机心
商 界·动态 《 拉维尔斯坦》书评:分成两半的政治哲学教授
沪深股市 逝者
中 国股市“边缘化”了吗? 阿 瑟·米勒
香港股市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阜新矿难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