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东方大手笔收购信达1300亿资产 转让价格引猜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4日 12:08 《财经时报》

  和讯网-《财经时报》特供

  相关人士分析,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出高价接收信达的1300亿元不良资产,主要原因是这批不良资产的质量较好,多为有抵押物的可疑类资产,而这种资产不仅债权清晰,且容易有稳定的现金流,将来比较容易做成证券化产品;这次东方如果要以高于36.4%的资产回收率接收这笔资产,无论如何对东方的处置能力都是个考验

  本报记者 胡进之

  11月29日上午,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信达)签署了《债权转让协议》,从信达手中收购了原建设银行剥离的可疑类不良贷款,总额约1300亿元人民币。这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首次最大规模地以商业化手段,打包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财经时报》获悉,目前两家公司还只是达成协议,具体工作尚未启动。

  在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批量处置不良资产的竞争中,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能够胜出,东方公司认为,这是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批量处置不良资产的一项新探索。

  商业化收购

  今年4月,财政部印发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规定AMC可以从事投资业务、委托代理业务和商业化收购业务。

  6月份,信达公司收购了中建行的2787亿元不良资产。尽管公开宣称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采用了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公开竞价,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收购只能称作半市场化的收购。原因是AMC并不是直接从银行手中购买不良资产,拍卖会仍由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组成的拍卖委员会负责,而对参与竞标者也有一定的限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东方公司从信达手中大规模地收购不良资产,可以算是首次的商业化收购,其交易主体完全是市场中的两家公司。对于东方公司而言,是首次扮演二级批发商的角色,其市场地位类似于以前从四大AMC手中购买不良资产再出售的外国投行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四大AMC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地位和角色的转变,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

  不良资产的商业化包括收购和处置两个方面。原先的大部分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是商业化的,但从收购方面来说,都是政策性的剥离,这样就造成了业绩考核中的不对称,到底应该达到怎样的回收率很难衡量。

  而一旦商业化后,考核体系就清晰得多,公司完全从自负盈亏的角度来进行不良资产处置。从东方的这次处置来说,其收益如果不能大于收购成本,那么这笔生意将给公司带来负盈利。因此业内认为,这次商业化收购的意义显著。

  不良资产成香饽饽

  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资料显示,东方公司从中国银行一共接收不良债权2714.64亿元。5年来,已经完成处置1466.29亿元,回收现金211.62亿元,持有企业股权207.91亿元,回收实物资产92.13亿元,未处置资产大约100亿元。东方公司已经处置完成的不良资产大约50%,东方公司人士曾表示,在规定的2006年前完成全部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应该没什么问题。

  近来资产管理公司对证券公司的托管经营,以及其他投资银行业务也在发展,但其获得的费用和不良资产处置相比要少得多。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关法律也没有出台,限制了资产管理公司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所以资产管理公司不止一次地表示,不良资产处置才是主业。

  对于这次不良资产的转让,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表示,主要是考虑到1999年接收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即将处置完毕的大背景,而出于开拓市场的考虑,以商业化手段接手了信达的1300亿元不良资产。

  转让价格猜想

  信达在中建行的2787亿不良资产拍卖竞标后,业内人士曾经做过计算,信达再批发给其他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投资人,必须平均达到36.4%的资产回收率,才能收回成本。如果要盈利,则要达到近40%。

  任何公司都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信达批发给东方的价格不会低于其成本,那么东方的接受价格无疑会非常高。对于这次协议涉及的价格,东方人士表示目前还不能透露。

  相关人士分析,东方能够给出如此高的价格,主要原因是这批不良资产的质量较好。在四大行的不良资产中,建设银行的资产质量最好,多为有抵押物的可疑类资产,而这种资产不仅债权清晰,且容易有稳定的现金流,将来比较容易做成证券化产品。

  此前,东方做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个困扰是,其手中的不良资产多为外贸公司,不像建行手中的矿山之类抵押物,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根据相关数据,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中,东方公司的资产回收率大约20%多,信达有30%多。而这次东方如果要以高于36.4%的资产回收率接收这笔资产,对东方的处置能力都是个考验。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对《财经时报》表示,如果没有信心的话,是不会去做这么大笔的买卖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不良资产新闻 全部东方新闻 全部信达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