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15家银行联网7城市启动 个人征信体系年底试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7日 12:19 和讯网-财经时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指出: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对评级的认识。因为我们发现,对同一个企业,不同的商业银行进行评级,级差相差很大。显然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完全依赖内部评级是不够的,客观上需要外部评级。因此,现在我们追求的是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相结合

  本报记者 胡进之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中国正计划通过建立征信体系来突破这一“瓶颈”。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透露,今年年底,个人银行信用体系的基础数据库将在一些省市进行试点。

  所谓征信体系,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与信用交易有关的企业和个人记录,并通过信用制度的安排,满足市场对信用信息的需求。

  《财经时报》:中国征信体系的建立对金融稳定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戴根有:中国的金融改革发展和演变到今天,已经到了建立征信体系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中国的金融格局以银行为主,带来的问题是社会储蓄过多集中到银行,银行在整个市场融资体系中担负的责任过重。这既是一个好的现象,同时也带来很大的风险。假如经济出现波动,不良贷款数量就会迅速增加,这种金融格局不利于整体的金融稳定。

  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大程度上是银行、债券和股票等金融市场的共同发展,这样可以构成各尽所能的,使单一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的格局获得有效转变。

  《财经时报》:今年年底是否会在一些省市进行征信体系的试点?

  戴根有:是的。建立个人银行信用体系的基础数据库,我们打算先由15家商业银行实现联网,在7个城市进行查询试点。在上海,已经进行了个人征信体系的试点,现在来看,其作用非常大。现在,在上海的车贷、房贷市场,个人信用数据已是银行放贷重要的参考指标。

  《财经时报》:征信体系建设中最关键的是哪个环节?

  戴根有:当前,中国评级市场还处在比较混乱的时期,有些机构在利用征信这个概念进行不规范的操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事和其主业利益相冲突的评级活动;另一方面是通过举办会议,进行各种评比,从中渔利。

  我认为,在征信体系建设中,关键的环节是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目前,央行征信管理局正在研究如何提高信用评级业的评级水平,改善自身的评级技术,提高社会公信力,做到为信、为公。

  《财经时报》:目前商业银行在贷款评级中比较重视内部评级,而对外部评级重视不够,一些银行甚至在贷款活动中没有外部评级。您认为外部评级在银行贷款中有多大的作用?

  戴根有:“巴塞尔新协议”强调了评级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结合的思路。商业银行为了防范贷款风险,内部评级肯定是要做的。可以说,商业银行这几年在内部评级方面卓有成效,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部评级机构的市场空间。

  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对评级的认识。因为我们发现,对同一个企业,不同的商业银行进行评级,级差相差很大。显然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完全依赖内部评级是不够的,客观上需要外部评级。因此,现在我们追求的是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相结合。

  《财经时报》:您怎样看待中国的评级业和外国著名评级机构的竞争问题?

  戴根有:在这个问题上,中外评级机构应该是在同一个起点上,因为外国的著名评级机构虽然熟悉外国的市场,但中国的市场有其特殊,它们对中国的情况未必了解。在这一点上,中外评级机构应该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中国的市场在评级方面非常开放,开放程度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本土评级机构的压力非常大。但是,本土的评级机构也有它的优势,因为它对中国的国情比较了解。

  中国评级业的人才是比较缺乏。评级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人员的竞争是最关键的。

  《财经时报》:您刚才所谈的都是银行借贷行为中的征信问题,那么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征信该如果做呢?

  戴根有:严格来讲,企业、商业贸易中的赊销问题是征信业务的延伸。征信本身包括:信用咨询、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和信用评级),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包括商账管理、商账催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个人征信体系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