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金融生存突围 浙江3000亿地下借贷出路求解(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 16:37 《环球财经》杂志 | |||||||||
茅于轼模式 1993年9月,茅于轼在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龙水头村开始了他的民间金融试验。 他的基本思路是民间金融必须要赚钱,要办成赢利性的。即使小额贷款也要最终做成赢利的。 他成立了龙水头村扶贫基金会。最初只有自己捐赠的500元,后来雪球越滚越大,除了当地村民,他主要把“城里人”发动起来,捐资或者入股,2001年,茅于轼在附近的湍水头村和小寨上,又成立了“湍水头扶贫会”和“小寨上扶贫基金会”。现在,茅于轼告诉《环球财经》,基金总额已经有70万元。基金运作良好,村民借贷后的归还率基本是100%。 这笔基金年息是12%。也就是说这些钱都不是无偿捐赠,而是借给龙水头村民的,出资人每年能得到6%的利息回报,高于同期国有银行存款利息。从经济上说,基金会是赢利的,因为目前存贷都很活跃,也验证了茅于轼“以城里人的钱留住农村人的钱”的设想。 据记者了解,受水龙头村扶贫基金的启发,最近,茅于轼又成立了一个注册资金为800万元的“新扶贫基金会”,据说,这个新扶贫基金会初期要动用至少1000万元进行日常运作,在全国先选几个地点进行小额贷款的试点,听说,新基金会要挂靠在国家扶贫办的名下,这回扶贫基金终于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分。 以“扶贫”为重点的基金,和以中小企业融资为目标的借贷,虽然初衷不同,但结果却是趋同的:资本实现赢利。反过来,如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成立“扶贫”基金显然是文不对题,而在落后的西部要每家动辄掏很多钱“入会”更不现实,如此一来,无论温州模式还是茅于轼模式都有其生存的土壤,但这种“地下”状态依然让人吃不着定心丸——说不定国家的一次打击或者整顿就会让很多人的心血毁于一旦。 有没有更好的模式?草根金融如何实现生存突围?专家们纷纷开出了药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