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敢不敢远离新闻?

2013年06月13日 09:25  作者:邓立君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者 邓立君 [微博]

  投资机构利用人们对新闻和信息的迷信,宣传的大多是我们人多关系广,反应比别人更快。好像长跑冠军都是用抢跑的那几秒制胜的。会不会有人敢说自己的投资总是比别人慢一拍?

似乎投资就是跟新闻相关的,你只有不断地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最新消息,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买方机构订阅大量的卖方服务,激烈的竞争让卖方研究的月报变成周报、周报变成日报。  似乎投资就是跟新闻相关的,只有不断地获得最新消息,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买方机构订阅大量的卖方服务,激烈的竞争让卖方研究的月报变成周报、周报变成日报。

  典型的职业投资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大多是打开金融终端,点击浏览财经要闻、关注的行业和公司的重要消息。买卖方机构的晨会一般也是从宏观开始,然后讲策略,再到各个行业分析师说自己行业、公司的最新情况。

  似乎投资就是跟新闻相关的,你只有不断地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最新消息,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买方机构订阅大量的卖方服务,激烈的竞争让卖方研究的月报变成周报、周报变成日报。当然,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买方们早已屏蔽上百个电子邮箱、QQ微信群甚至短信电话,但是他们仍然相信有些“有水平的人”的分析不容错过。卖方机构同样必须与行业各种渠道保持紧密的联系才能形成自己的报告来喂给买方。

  业内不乏从媒体招聘研究员,因为挖掘信息是他们的强项。正是信息的发掘使得市场变得更加有效,这是分析师理所当然的工作。如果你作为职业投资人,并且全球的投资人都这么干,你不这么干的话,你去干什么呢?

  很多资深投资者其实都会陷入这样的困境——金融界充满了这种“存在所以合理”的场景,任何对这些既定现象的质疑都不符合任何一方的短期利益,因此也不会带来任何的改变。但是这不代表所有人都默认“存在所以合理”这句话本身的合理性。

  在做投资决策之前——我这里说的是投资,我们翻阅大量的跟公司相关的资料,实地调研、充分论证估值的合理性,然后颤抖着双手下单拿自己的钱或者别人的钱去买下了这个公司的一部分股权。接下来该干嘛呢?

  大多数人就回到文章的开头。每天搜索着跟自己投资相关的一些新的动态,询问业内其他人对自己持有的证券的态度,看着行情显示器来计算自己的投资还剩下多少。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价格一上涨,就为自己的英明决策而骄傲;价格一跌就不吭声,也有偶尔勇敢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由于我们这个物种与生俱来对不确定性的憎恨,市场价格理所当然成为检验投资成败的唯一标准。因此“敬畏市场”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也大行其道。市场如果在天有灵,它多少会为自己这个每天变幻无常的“标准”而内疚吧,这是题外话。

  而这些新闻,就是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投资者每天重新把自己投资的公司审视一遍,每天都期望有新的事情发生——当然是好的事情。每天检讨自己的投资,这种勤奋的精神令人钦佩。可是,这又好像一个不厌其烦的家长会,每天集合在一起讨论着跟孩子们前途相关的一切事情,从外面打听别人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孩子每天小测验的成绩波动都会让你认真思考这孩子是不是生错了。

  难怪会有性格率直的董秘说你们二级市场的人真是有病,公司哪来那么多新情况值得研究?董明珠也说过:格力电器只对投资者负责,不对投机者负责。过多的检视最终只会让人怀疑你是不是在寻找投机的机会。

  根据胡彻研究,新闻的意义大致符合邓立君定律——你花了多长时间去读这条新闻,它对你的影响就只有那么长时间。新浪官微头像恢复彩色那一天起,就不会再有人讨论地震了。

  网络的发达是信息迅速传达,让我们倍感强大。手机屏幕上的行情每秒变动,我们知道每个资产的价格,却对它们的价值一无所知,就像我们知道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却对他的真实想法一无所知。更为可悲的是,我们知道每天新闻上报到着什么,而从高考结束起,我们的知识却再未见长。

  有人会问,我们的知识是不是也跟新闻一样,花一个礼拜看完一本书对我们的影响也就那么一个礼拜呢?是的。不过根据邓立君第二定律,知识对我们的影响时间,与重复学习的次数的平方成正比。但你绝对不会去复习新闻,这也是我的专栏不想写任何时评的原因。

  投资机构利用人们对新闻和信息的迷信,宣传的大多是我们人多关系广,反应比别人更快。好像长跑冠军都是用抢跑的那几秒制胜的。会不会有人敢说自己的投资总是比别人慢一拍?

  我知道我的文章不会让你有任何行动上的变化,你不会因此而关掉免费的微博、微信来去看完那本给你带来真正知识的书,你也不会停止去跟人打听公司的最新的消息,去把公司的财报从上市起读个三五遍;你更不会把电脑手机上的股票行情器卸载掉,去计算一下公司实际上应该值多少钱。因为这种存在是不合理的。

  当然,即使我不写时评,也不太会有人去把我的专栏文章读第二遍。莫非真有人想要去证伪邓立君第二定律?

  (本文作者介绍:深圳前海黑天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投资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投资者新闻财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