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2014年10月31日 15:38  作者:于剑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于剑

  中国有句俗话: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突出了黄金的避险功能。过去兵荒马乱的,逃难肯定要带着金银细软,不可能带着一大堆瓶瓶罐罐。当年蒋委员长远走海岛的时候,也是把大陆的黄金洗劫一空。由此可见黄金的重要地位。

中国大妈爱黄金中国大妈爱黄金

  最近一年来,网络上“大妈”是一个热门词汇。黄金涨,就炒作“大妈”赚了;黄金跌,就嚷嚷“大妈”套牢了。一帮子网民也跟着起哄,好像凡是购买黄金的“大妈”都和腐败有关似的。其实,购买黄金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习俗,至今很多地区都流行孩子结婚要买黄金饰品的习俗。

华尔街人员奉劝大妈买点儿别的吧,别买黄金了。

  中国有句俗话: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突出了黄金的避险功能。过去兵荒马乱的,逃难肯定要带着金银细软,不可能带着一大堆瓶瓶罐罐。当年蒋委员长远走海岛的时候,也是把大陆的黄金洗劫一空。由此可见黄金的重要地位。

  解放后,民间黄金市场几乎一片空白,国内没有完善的黄金市场。自2002年国家建立黄金市场,实现了黄金的自由买卖后,中国人民的黄金消费才迅速扩大。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消费国,仅次于印度。据统计,印度民间黄金储备超过一万吨,而中国只有印度的一半。

  据《2012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中国民间人均拥有黄金不到4.6克,而全球人均是20克,我国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这说明“中国大妈”买黄金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表一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家黄金储备排名第六,但是黄金占外汇储备的比重仅仅1.1%,远低于10%的国际标准。

国家 黄金储备(吨) 占外汇储备比重(%)
美国 8133.5 71.0
德国 3384.2 67.3
意大利 2451.8 66.0
法国 2435.4 64.5
俄罗斯 1077.9 9.3
中国 1054.1 1.1
瑞士 1040.0 7.6
日本 765.2 2.4
荷兰 612.5 53.0
印度 557.7 7.1
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2014年7月

  黄金目前价格大约是240元/克,假设中国人均再买入5克黄金,民间黄金储备将翻一番,这将需要7000吨黄金(中国年产黄金约400吨)。即使是人均买入1克,也将引起国际黄金市场的巨大波动。而1克黄金,对个人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据2013年的统计数字,中国居民存款是44万亿元(超过地球上已探明的黄金储备),人均3万元,居民黄金储备只占存款的3.7%。而从理财的角度,10-20%的黄金配比是比较安全,也是比较合理的。这说明中国人购买黄金的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黄金产品的重视程度不够。

  另外,购买黄金不要太在意黄金价格一时的涨跌。购买黄金的目的是避险,我们不能过分看重通过购买黄金获利,因为很多理财产品的收益远远超过黄金。再说了,拿出10%的家庭存款购买黄金,大多数家庭应该承受得起。

  另外,个人购买黄金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达到“藏金于民”的目的。虽然很多声音在唱衰黄金,说什么“金本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代社会不需要黄金储备了……如果黄金真的不重要,怎么解释美国、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如此高的黄金储备呢?怎么解释世界局势一有风吹草动黄金价格就活蹦乱跳呢?说的极端一点,如果世界黄金价格再下跌一半,中国这么高的外汇储备拿出5%来购买黄金,你看看美国佬是不是喜大普奔?我想应该是“细思恐极”吧!

  所以,在笔者看来,“中国大妈”的黄金购买热情我们应该多多鼓励,鼓励个人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国家更应增加黄金消费品、投资品的品种,扩大民间黄金消费。因为,这也是国家黄金储备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紧急情况下国家可动员这部分储备,增强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本文作者介绍:危机管理专家,外企公关总监,中国口岸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公共管理校友会理事。)

文章关键词: 中国大妈黄金微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