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调至1万是否可行?机构人士详解税改路径

个税起征点调至1万是否可行?机构人士详解税改路径
2018年03月16日 11:0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王茜

  今年两会期间,许家印、刘强东、董明珠等代表都建议将个税起征点调整至10000元。这较现行起征点3500元有大幅提高,也高于今年全国工商联提案的7000元建议起征点,但坊间呼声较高。个税改革惠及千家万户,起征点调至10000元是否可行?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毕马威中国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卢奕,详解本次税改路径和影响。

  他指出,相较于起征点的变化,本次提出的个税改革方案中影响更深远的,是对征收方式的改变,即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的转变。这种征管模式的改变将考虑个人的整体收入,从而更加有利于个税发挥其收入调节的作用。

  新浪财经:“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您如何看待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将个税起征点调高至1万元?这个标准是否合理?

  卢奕:起征点的设定,建议在考虑居民实际生活支出成本以及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毕竟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关乎每个中低收入者切身利益的,对社会总体福利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具体的起征点的制定,除了应该考虑维持居民最低生活水准之外,还要考虑各地财力及收入水平以及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异,所以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决定。

  对于个税起征点合理性的探讨,还应该追根溯源考虑个人所得税的两大基本职能,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个税收入占我国总体税收收入的占比并不高,由于起征点的适度提高而对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可能并不会太大,因而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是更值得关注的。

  现行个人所得税所采用的分类加扣缴的征管方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便于征收管理。但也正因为此,使大部分个税针对工资薪金收入,而不能充分起到对收入进行调节和保证社会公平的初衷。

  因而,本次提出的个税改革方案中影响更深远的,是对征收方式的改变,即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的转变。本次税改,将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劳动性所得,采取综合申报的模式。为此,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模式也将由现行的代扣代缴模式逐渐转变为纳税人自主申报的模式。这种征管模式的改变将考虑个人的整体收入,从而更加有利于个税发挥其收入调节的作用。

  当然,向自主申报模式的转变还需要有效的信息系统建设来保驾护航。为此,中央去年已经批准了《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预计系统的建设将会与个税的改革同步推进。

  另一方面,本次税改虽然未采纳此前呼声很高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征收方案,但也适当考虑了家庭的因素,新增了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这也是社会所广泛关注并热切期待的。

  新浪财经:在您看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将会给中国市场带来哪些变化?例如消费和金融领域。

  卢奕:理论上来说,起征点的变化将直接增加所有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特别对于中等收入人群而言, 由于起征点提高而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将会更高,因而似乎应该直接带动这部分个人消费和金融领域的支出。

  但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尚不十分完善,居民个人增加的这部分可支配收入也有可能被用于储蓄、偿还住房贷款等用途,因而其对个人消费及金融领域的刺激作用还有待观察。

  新浪财经: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具体将落实到增值税、行业税率、小微企业所得税等领域。您如何看待这些政策方向的影响?

  卢奕:降低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值税税率是大家非常期待的。首先,税率的降低对相关行业企业来说会起到直接或间接(例如缓解留抵进项负担)的减负;其次,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实际上也为很多其他产业提供进项税额的抵扣,由于其税率的降低,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很多行业的整体税负的降低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制造业目前的适用税率为17%,而交通运输业是11%,另一档税率是6%。要重点降低这两个行业的税率,再加上总理提到的三档并两档的税率调整方向,这就意味着简并后的两档税率极有可能是全新的税率,需拭目以待。

  但增值税目前存在的其他问题,如增值税全链条的打通(借款利息目前尚不能抵扣进项)、大额的期末留抵退税问题(如前期投入比较大的房地产业),本次都还没有被提及,仍有待观察。

  在美国税改和全球竞相降税的大背景下,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增值税税率的降低和简并,虽然不能单纯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其作出的回应,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降税趋势,无疑加快了中国的减税降费步伐。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本次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措施主要还是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范围的扩大。对于小微企业的进一步优惠,反映的是国家一直以来对创新创业的鼓励和支持,因其带动的是全民的就业、技术的革新和创新。

  现阶段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整体降低似乎不太切合实际,但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也是业界所广泛期待的,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的适度放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进一步优惠、对外投资境外所得采用更简单易行的免税法等。

  其他一些增强我国税制竞争力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如增加集团(母子公司)的合并纳税制度、扩大企业特殊性重组的优惠适用范围等,也是业界所一直呼吁的。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政策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