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市场动态 > 正文
 

受累市场下跌 去年11月险资国债投资增幅放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9:10 第一财经日报

  11月末保险公司国债投资同比增幅36.42%,低于10月末的40.61%和9月末的45.61%

  本报记者 胡进之 发自上海

  “跷跷板效应”在保险公司身上体现了。近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2005年11月的保险公司最新经营状况数据。受10月下旬开始的国债市场大幅下跌影响,11月底保险资金国债
投资增速继续放缓。与此相对应的,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和银行存款的资金增幅却有所增加。

  “跷跷板效应”指的是,国债投资的减少势必引起其他领域投资的增加。保险公司同期银行存款规模的加大,分流了保险公司的部分资金。

  数据显示,11月末保险公司的国债投资为人民币3554.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49.01亿元,同比增幅为36.42%,低于10月底40.61%和9月底45.61%的增幅,呈现逐步放缓趋势。10月份保险公司国债投资为人民币3390.76亿元,11月增加了163.84亿元。

  数据表明,随着10月下旬以来国债市场的持续大幅下跌,11月份保险公司继续放缓了国债的投资。这和保险公司的投资取向有关,保险公司一般比较看重长债的收益率,这也使得虽然近期央票等品种的短期收益率有所上涨,但并不符合保险公司的投资需要,在没有传导到长期品种之前,保险公司的投资热情依旧难以点燃。

  11月银行存款的投资规模由10月末的5073.99亿元上升至11月末的5135.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96%,10月末银行存款同比坳口0.80%。

  另外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在11月为1050.0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50.40%。增幅高于10月末的44.59%和9月末的42.87%。有分析认为,这是“跷跷板效应”导致国债投资增幅继续下滑的一个体现。

股票市场处于低点给了保险公司建仓的机会,使得保险资金更多地进入股市。

  不过平安保险的一位人士认为,证券投资基金量的增加主要是保险公司把一部分钱投资到

货币基金进行现金管理。该部分资金年底的时候比年初要多一点,因为年底的时候保险公司投资热情会有所减弱。他表示,这只是保险公司的资金暂时没有合适的投资途径,而并不是一种投资取向的变化。从金额上看,10月份的谭券投资基金规模为1059.85亿元,还要高于11月的规模,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保险公司在银行的存款可以分为协议存款和一般商业存款。保险公司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由于协议存款利率普遍比较低,因此保险公司在银行的协议存款量有所减少。现在

商业银行的协议存款3年期的利率大约在,3.6%-4.2%左右。

  银行存款增幅加大,而协议存款没有增加表示保险公司一般性商业存款的规模增加。由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不是很高,保险公司在年末投资节奏放慢,把暂时不用的资金作为现金存款进行管理。对于一般商业存款能否弥补保费的成本,一位保险公司资金运营部人士表示,保费到底要取得多少收益是由整个集团进行计算,而由于保单的不同,保费的成本也不像商业银行那样好计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